分组合作学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6-09-21王冉
王冉
摘 要: 分组教学是解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个体差异大等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对分组合作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基础 分组教学 合作学习
分组教学即按照一定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合作分享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分组教学的核心在于“合作”。美国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指出:“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伟大的之一。”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正确、灵活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相关软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学生个体差异大:此学科有的同学初中就学过,掌握很熟练,有的学生则从来没有接触过;同时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操作能力差距比较大;
计算机基础学科特点:计算机技术更新快、应用广,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自我要求也不一样;
教学模式不适应学生需求:一是讲授+学生上机练习巩固。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过渡上不好操作,学生容易遗忘,且在培养学生扩展应用能力上很难奏效;二是演示讲解+学生同步操作练习。此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学习者的不同要求,学生容易照搬模仿操作,缺少积极思维,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以上几点,中职计算机基础学科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分组合作教学法应运而生。
二、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可根据任务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学习、交往能力分组。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生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员直接关系学习活动效率和成败。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小组成员数量是个动态的过程。学习任务简单时,两人配对,任务稍难时,则四人相邻合作,再难的六人相邻合作。如教学《Excel分析班级成绩》项目时,“数据填充”要求两两合作;“求和与求平均值,即简单函数应用”则让他们四人合作;而“复杂函数应用,求合格率优秀率”时,学生六人合作探讨。这样分组能让每个学生各尽其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原因进行小组重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小组搭配的许多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这时,老师不应放任自流,和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私下沟通,询问原因,并适度对小组进行重组,让优、弱势趋向合理。
2.合理分配成员任务,明确成员责任。
每个小组要设立不同角色,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监督员等,并明确担负相应的职责,成员既承担个人责任,又相互支持。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成直接关系学习活动效率和成败。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
鼓励学生积极自主思考。实际教学中,影响自主合作学习的因素多样且复杂,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学习需求基础之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需要,合作学习才有坚实的基础,这样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人云亦云,甚至滥竽充数。
强化合作交流意识。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较弱,缺乏团队精神。分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善于捕捉别人的不足。尤其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让组员有意识地多接近他们,给他们更多发挥空间,争取共同进步。
建立互赖关系。可以用“荣辱与共”概括组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也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他们这种“生死与共”的关系,即只有所有成员成功,他才能成功时,才会自主地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个任务。因此建立多角度相互依赖的关系、建立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环境相当重要。只有所有成员成功,个人才能成功。没有积极互赖,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可以采取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激发学习小组内部成员的凝聚力。
3.精心设计合作内容。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做大量课前准备工作,计算机基础教材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要了解整个任务的难点重点,对整体任务进行合理分割,为小组分配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成员担当其中某项子任务。如遇到内容较难的任务,需调整合作内容,由易到难,形成梯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应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强调学生间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监控,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解惑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合作学习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展开。教师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活”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随时把握各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把学生探索引向深入。
5.采用多样评价机制。
学习任务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分组学习中的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个人自评,自评表可以规范个人行为,扬长避短,自我反思。组内成员互评,能够避免小组内个别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有效调动起组内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性。组间互评,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吸取他人所长,弥补自身不足,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各小组间竞争性学习。教师评价,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个人自评”,观察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为学生及时提供指导性意见,评定小组成绩。
教学中可以经常性评比最佳小组,或以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教师点播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互补中共同提高。如个别学生始终不能融入小组学习;小组活动中教师如何有效参与等,期待在以后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小勇.优化分组学习效果的实践策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张茜.透视“小组合作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6).
[3]靳国兴.分组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施.科技信息,2012(35).
[4]颜晓娜.分组教学的课堂创新实践研究.教育与人才,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