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2016-09-21任文选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8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作文

【摘 要】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其实,这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表达,结果是学生的表达水平不但没有得到提高,还对写作产生了害怕的心理。我们要逐步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让小学生乐于修改习作,通过修改习作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关键词】

自主 修改 兴趣 讲评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感悟品味,激发兴趣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一交了事;有的学生直接把作文交给别人代劳;还有的学生拿到教师修改的习作,只是看看评语,修改也只是改一改错别字,就塞进书包。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就要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听故事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是个简单的办法。每一册语文教科书都有八次习作,在修改习作前经常给学生讲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修改、锤炼自己文章的故事,如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贾岛反复思考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王安石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等故事。这样很好地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学生修改的兴趣。

二、读改结合,以读引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有效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一句话,一个词,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如:学生作文时拟题往往缺乏新鲜感,写事的习作往往以事件为题,而教材中文章题目却精彩纷呈。课文《赵州桥》以事物作题;《卖荸荠的小姑娘》以人物性质为题;《晏子使楚》以事件为题。抓住这个特点,对学生进行修改作文题目的训练。要求学生给写好的习作从多个角度拟题,比较哪个最合适。学生有例可循,改起题目来得心应手,效果颇佳。如:作品中人物和自己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进行比较,看有何不同,从中让学生明白描写人物外貌不能孤立静态,应该放在环境中动态地去描写人物外貌。了解了写作方法,学生改起习作来就有的放矢了,经过学生修改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就会跃然纸上。

三、讲评结合,以评促改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心理的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作文讲评课目标制定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不能多而杂。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以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以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

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教师不能简单的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总之。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只有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修改,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这样的“自改”作文能力,既使学生感到容易接受,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和训练“六要”的要求,坚持面向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作文“自改”的质量,为培养一代新人打好基础。

注:

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6 年度微型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名称: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提升研究

课题立项号:PLWKT20167228

课题主持人:王 贤 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教育委员会

课题组成员:王 贤 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教育委员会

魏顺来 甘肃省静宁县实验小学

任文选 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教育委员会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作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