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6-09-21赵海东彭嘉瑢
赵海东 彭嘉瑢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赵海东 彭嘉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表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将是下一阶段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轴,也表明国家宏观管理的着力点和政策发生根本性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在于以结构性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活动两个基本要素,通过供求关系的自我调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供需均衡是经济运行的最优状态。在政治经济学范式体系中,供给对应着生产,需求对应着消费,生产主要由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由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生产全过程的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产能过剩和库存过多,表象上看是需求侧的问题,本质上是生产的水平、质量、结构与人们消费的水平、结构不匹配,供需不对路,问题的根子在供给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因此,着力改善供给环境、解除供给抑制、放松供给约束、优化供给侧机制,特别是通过改进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的创新
围绕着供给和需求的管理,经济学上各种理论流派层出不穷,需求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29年大危机之后,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管理理论;供给方面,从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派的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到马歇尔、熊彼特都是围绕供给展开研究,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和供给学派。在实践方面,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根据供给学派理论进行了系列改革以应对“滞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激活供给动力的市场化改革。当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容易让人们产生宏观调控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管理”转向拉弗的“供给学派”,是复制美国和英国以减税为主的供给改革经验的认识。实际上,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宏观调控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总路径,遵循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增量改革推动存量改革的实践路线。为了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自1998年以来,我国先后两次采取了以扩大总需求为目标的刺激总需求的宏观调控。在有效避免经济下滑的同时,总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手段可用空间已经显著收窄,投资尤其是政府常规投资的边际收益率持续下降,因此,以调控总需求为主的宏观调控手段已无法解决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讲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解决短期经济波动,特别是经济下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管理具有有效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总结包括美国大萧条、日本1997年银行危机、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美国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储贷危机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三国银行和经济双重危机等历史上五次严重金融危机的经验,证明财政刺激政策短期内有效,增加政府开支、有针对性的减税和转移支付措施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具有更大的乘数效应。
但是,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以解决短期经济下跌或危机的凯恩斯主义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引擎动力不断减弱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没有变”的国情特征,2015年11月1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表明党中央在对经济新常态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看到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供需的主要矛盾方面在供给端,在总供求模型中,往往要通过长期总供给曲线(LAS)的移动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因此,瞄准供给端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生产端入手,全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经济发展的长期结构性矛盾,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全面提升社会总供给水平、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解决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问题。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供给与需求的辩证统一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对立统一的有机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放弃需求,而是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经济理论的演进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实经济增长动力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需求拉动与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四大要素”供给驱动的有机结合。
国际经验表明,各经济体在起飞前和起飞阶段,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容易较多地生成和体现出来,而进入到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即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制度与创新的贡献更大,并且极其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优化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供需低水平均衡向供需均衡的高度化、合理化演进。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解决当前经济难点与建立长远体制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改革工程,目标是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确定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是针对长期积累形成的、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实施单一的减税政策,而是实施相互配合、有机统一的“五大政策”,实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长远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大力促进制度创新,形成新制度供给,优化供给侧机制,构建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制度体系。通过构建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发展、驱动转型,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提高整体生产力水平,构建和谐的生产关系。
三、内蒙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依托资源优势,依靠投资拉动和强劲的市场需求,2000年以来,内蒙古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和有色等为支柱产业的重化工产业结构。但是,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减少,供给侧相对应的重化工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煤炭、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利润下滑严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要加强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内蒙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以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构建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
随着我国主要工业产品需求临近或达到峰值,传统行业产能新增步伐明显放缓,产业组织正在深度重构。以钢铁为例,目前国内前十位的钢铁企业市场集中度仅为48%,而韩国、日本、美国和欧盟分别为65%、75%、67%和74%,传统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保持竞争优势的步伐会加快,2015年三季度我国上市公司共发生企业兼并重组交易795单,环比增长28.43%。我区应积极通过兼并、重组和资产证券化等资本手段,推动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纵向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形成产业链竞争新优势。
(二)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发展新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顺应新一代技术革命和新需求的出现,着力培育稀土+金属,非金属材料,核电燃料,多晶硅、单晶硅,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制药系列,新型煤化工,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三)增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供给,满足不断扩大和提高的国内需求
201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00美元左右,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对无公害、无污染、有机绿色食品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将达2475亿公斤、肉类消费将达5971万吨,其中牛羊肉消费达655万吨,在市场成为最稀缺资源的背景下,内蒙古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充分发挥内蒙古草原、土地、绿色的优势和产品品牌优势,发展乳、肉、绒、马铃薯等特色大产业,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技术进步,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发展模式创新,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增加有效供给。
(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聚焦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高铁、地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防灾抗灾设施、空气质量改善、公共保障性住房等供给不足,是急需补齐的短板。在农村牧区继续推进包括“十个全覆盖”在内的“四个一”工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
内蒙古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湖泊等生态多样性,已经形成了以草原观光、民俗体验、沙漠休闲、森林生态与边境旅游为主体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近年来,我区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全区旅游总收入1805.29亿元,同比增长28.63%,占全区GDP的比重首次突破10个百分点,达到10.16%,相当于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7.18%。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旅游形式的变化,预计“十三五”我区旅游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的旅游市场空间,我区一方面应构建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交通体系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撑旅游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供给品质的提高与结构的升级。
(六)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
制度性的交易成本、税收、社会保险、财务成本、电力电价、物流成本六类成本过高,直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企业对未来的生产预期大幅下降,投资行为严重紧缩,生产行为出现紧缩。通过系统性降低成本的改革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