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笔记等管理故事四则
2016-09-20
独一无二的笔记
哲理的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声望很高,拥有上千名学生。
一天,这位两鬓花白的老者蹒跚着走进课堂,手中捧着一摞厚厚的纸。他对学生说:“这堂课你们不要忙着记笔记,凡是认真听讲的人,课后我都会发一份笔记。一定要认真听讲,这堂课很有价值!”
学生们听到这番话,立刻放下手中的笔,专心听讲。但没过多久就有人自作聪明——反正课后要发笔记,又何必浪费时间去听讲呢?于是开起了小差。临近下课时,这些学生觉得并没听到什么至理名言,不禁怀疑起来:这不过是一堂普通的课,老师为什么说它很有价值呢?
课讲完了,阿那克西米尼将那摞纸一一发给每位学生。领到纸张后,学生们都惊叫起来:“怎么是几张白纸呀!”阿那克西米尼笑着说:“我的确说过要发笔记,但也让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你们照做,那么就能将所听到的内容写在纸上,这不就等于我送你们笔记了嘛?”
学生们无言以对。有人面对白纸不知该写什么;也有人快速地将所记住的内容写在白纸上。而只有一位学生几乎一字不落地写下了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他就是阿那克西米尼最得意的学生,日后成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的毕达哥拉斯。阿那克西米尼满意地把毕达哥拉斯的笔记贴在墙上说:“现在,大家还怀疑这堂课的价值吗?”
故事的哲理:
管理者的领导艺术,越来越多地在加入教练与教师的成分。“教师”的责任与智慧之一,就是让员工在很刺激又能承受的“代价”下,懂得自己要切实为自己和组织负起责任,进而学会组织实战中至关重要的技能。就如同打疫苗,轻微中毒正是为了形成抗体。
拨亮心中的目标
哲理的故事:
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前总裁刘易斯·沃克,有一次接受记者有关稳健投资的采访。聊了一会儿,记者突然问:“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
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
记者请沃克进一步解释。
沃克说:“在几分钟前,我们谈到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个目标就很模糊。”记者并不服气,反问道:“这还不清晰吗?山上小屋,多简单的目标!”沃克笑着说:“问题出在‘有一天’,使得你的目标很难实现。”记者更加迷惑了,再次质疑说:“我怎么能确切知道日期呢?您这样说太让人为难了。”
沃克依然微笑着,只见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起来:“如果你真的希望买一栋山上的小屋,你必须先找出那座山,算出小屋的价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5年后这栋小屋是多少钱。接着,你还必须算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但如果你只是说说而已,梦想就可能不会实现。梦想是愉快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的模糊梦想,只是妄想而已。”(水中鱼)
故事的哲理:
你真的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吗?每一个细节你都清楚了解吗?需要哪些必须的步骤,会遇到哪些特别的困难?你准备好去面对了吗?很多人没有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是简单地想了想目标,而并没有真正哪怕一次好好描摹一下它的目标,不能靠近它的核心还在于你没有拉近距离去看、去研究。
幸亏有个冒牌货
哲理的故事: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是18世纪瑞典著名化学家。14岁起,他就在一家药店当学徒,业余时间获得了很多化学领域的技术成就。虽然很有实力,但由于他为人低调,很多人并不知晓他的存在。这些人中当然也包括高高在上的瑞典国王。一次偶然的机会,国王才得知原来自己的国家里还有这样优秀的科学家,便决定授予勋章嘉奖他。
消息很快传到了舍勒工作的药店,同事们都感到无比荣耀,而舍勒只是简单的报以一笑。半年过去了,见勋章迟迟未到,同事们一打听,原来瑞典国内還有一个同名同姓的舍勒,糊涂的国王竟然把勋章颁发给了他。大家愤愤不平,想要去找国王要回勋章,被舍勒阻止了:“不就是一枚不值钱的勋章吗,何必去计较?”
那之后,每当遇到一些陌生人慕名来找他讨论化学问题,舍勒就会介绍他们去那个冒领勋章的家伙那里,甚至一些官方发来的会议邀请,他也转交给那个人代劳。他自己则把全副精力都用在研究上,并在32岁就破纪录成为瑞典科学院院士。
这时,国王前来祝贺,才知道自己当年发错勋章,于是恼羞成怒地要惩罚那个冒领者,舍勒笑了笑,说:“正是因为他替我领了勋章,才让我可以不受干扰地从事科学研究,国王陛下应该代表我感谢他才对呀!”(何慧慧)
故事的哲理:
成功的意义不是追求浮名。真正的成功者,始终明晰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并能在纷乱芜杂中明确哪些是本质,哪些是假象,进而围绕目标做减法。
女王的考题
哲理的故事:
16世纪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打算派最亲密的顾问赛西尔到各地巡视,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女王决定从王宫众多卫士中挑选出最得力的人。
那天,上千名体型健壮身怀绝技的卫士聚集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广场上,他们摩拳擦掌都非常渴望能被女王选中,从此出人头地。女王的随从宣布比赛开始的话音刚落,顷刻间就发现远处有上百匹脱缰的骏马奔腾而来。女王指着他们,兴奋地说道:“我的勇士们,你们表现的机会到了,去征服这些发疯的骏马吧!”
卫士们觉得表现机会来了,一个个迈开大步,奋不顾身地跑向奔马。没一会工夫,上百匹骏马就被他们生拉硬拽地制服了,只是因为人多马少,每匹马前后左右都被七八名卫士牢牢围着,没有哪个肯远离半步。
女王望见他们,迟疑了片刻说道:“马是大家合力拦住的,我该怎样判定谁才是真正的勇士呢?”面对女王的疑问,大家纷纷窃窃私语,不知怎么判定。这时,女王突然转身指向一名卫士说道:“你怎么没去拦骏马,而是一直站在这里,站在塞西尔的旁边,难道你不想当勇士吗?”令女王惊讶的是,那位卫士摇了摇头,严肃地答道:“我保护了大臣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勇士。”女王听后,非常高兴,她对塞西尔说:“对你来说,他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张小平)
故事的哲理:
勇士们大多没想清楚:我的目标是为了保卫大臣,还是为了自我表演?优秀的人才,是始终明确自己的工作使命与目标,而不会为外界其他因素所牵绊和游离的人,哪怕那些因素更抢眼诱人,貌似与目标也有关。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