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传播视角下传统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建构
——基于《华西都市报》的内容分析

2016-09-20杨丹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版面来源负面

□杨丹

健康传播视角下传统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建构
——基于《华西都市报》的内容分析

□杨丹

面对层出不穷的医患暴力事件,不少新闻媒体不断将矛头指向医院和医生,进一步恶化了医患关系。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事件性质等七个方面对《华西都市报》近六年来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进行量化分析,提出平衡正负面报道、完善报道体裁、增加深度报道和评论的建议,以期对医患关系进行更好的舆论监督和引导。

医患关系;内容分析;舆论引导;健康传播

一、医患关系报道的现状描述

医患关系是医生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的关系。①由于医疗制度的不完善,部分医生职业道德素质缺失,一些医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有的患者缺乏对医疗知识的深刻认知,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愈发紧张。

虽然对医患关系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重视,但是运用社会研究方法的论文比较稀少,比较集中的是对某一具体事件与理论相联系的阐述,或者是对某一媒体对医患报道的不当进行反思,或是对某一年份医患纠纷的梳理。

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在拟态环境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刻板印象的塑造也同样拥有强大的影响力。②受众通过媒介获知医患关系的相关报道,大众媒介的一言一语对医患关系的建构都至关重要,尤其是报道主题、报道语义倾向都会对受众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前社会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因此大众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极其重要。

虽然现在中国网民超过6亿,但是新闻门户网站还没有新闻信息采编权,更多的是转载其他报纸和刊物上的文章,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华西都市报》进行内容分析,探索该报2010年—2015年对医患关系报道的变化趋势,发现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媒体在医患关系上应该怎样做到最恰当的舆论引导。

二、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华西都市报》近6年时间的医患关系报道进行定量分析。

(一)目标媒体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诞生。该报按照市场规律办报,第一次提出“市民新闻报”的定位。虽然四川不是医患矛盾最突出的省份,但是成都作为四川省会城市,在西部人口集中,城市发展水平高,《华西都市报》贴近市民生活,选择该报作为研究目标比较具有代表意义。

(二)时间范围

2010年,整个医疗行业历经巨大震动。首先官方出台了规范新版病历书写、知情同意书的下达政策;在这一年青海发生了7.1级玉树地震,全国各大医院组织医疗队争分夺秒前往灾区;在这一年中,更是发生了肖传国雇凶袭人事件、产妇缝肛门事件等。卫生部表明,2010年全国发生的医闹事件有1.7万起,比2005年多了7000起。从医疗界“打”到了整个社会,近年来医患纠纷闹得沸沸扬扬,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了中国整个社会最严峻的热点问题之一。故本文将2010年—2015年这6年作为样本选择的时间范围。

(三)抽样方法

医患纠纷的发生没有规律可循,具有明显的随机性,不像会议新闻之类的报道有固定的时间轨迹,因此,本文采取的是随机抽样的方法,2010年-2015年一共6年,总共72个月,每个月随机抽取一周的报道,总共504份报纸,报纸对医患关系每一则报道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样本,样本单位为篇。

三、研究结果

(一)报道数量和分布情况

从2010年-2015年,总共获得样本512篇。其中,2010年68篇,占总量的13.3%;2011年80篇,占总量的15.6%;2012年94篇,占总量的18.4%;2013年101篇,占总量的19.7%;2014年84篇,占总量的16.4%;2015年85篇,占总量的16.6%。由此可见,2010-2013年医患关系的报道逐年增加,而2013-2015年则略有下降。

(二)事件性质

本研究将报道的事件和主题分为正面性质、负面性质以及中立性质。事件性质只针对事件的本身,并不代表媒体的报道立场。正面报道是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负面报道主要是指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中立报道是指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并无影响。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事件性质为正面的报道有313篇,占报道总量的61.1%;事件性质为负面的有95篇,占报道总量的18.6%;事件性质为中立的报道有104篇,占报道总量的20.3%。正面报道数量远高于负面报道数量,二者相差42.5%。(如图1)

本文将事件性质按照每一年具体分析,进一步得出:2010-2015年,正面报道数量都高于负面报道数量;除2011年-2012年负面报道数量有所增长以外,2010-2011年、2012-2015年的负面报道数量逐年下降,而中立报道总数量除2010年较少以外,2011-2015年数量都变化不大。《华西都市报》对医患关系正面报道的重视有利于正面舆论的引导,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构。

图1 2010年-2015年医患关系报道的事件性质数量变化

(三)报道主题

本文将报道主题分为表1中的7类,医患报道的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医疗纠纷上,报道数量为42篇,占报道总数量的8.2%;医患关系的正面信息主要集中在医院与医生的正面形象宣传上,报道数量为173篇,占报道总数量的33.8%;医患暴力、医生的负面信息与医患关系现状的评述的数量还较少。

表1 各报道主题的报道数量与所占百分比

从表2可知,关于医疗纠纷的报道内容在2010年与2012年较多,与医患暴力有关的报道内容在 2011年-2014年数量变化不大,而医生的负面信息则在2012年-2014年数量多于其他年份。关于医院、医生的正面形象宣传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报道数量变化的趋势都不大;相关会议政策法规体制改革与讨论的报道数量在2010年较多,其他年份变化不大;有关医患关系现状的评述2013年-2015年的报道数量明显高于2010年-2012年。

表2 2010年—2015年不同主题的报道数量变化

(四)报道版面

由表3可知,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所在的版面集中在其他版面,001版-004版报道数量的总和也不及其他版面数量的一半,001版的报道数量也不及002版-004版的报道数量,而001版的新闻多为要闻,相比较于其他版面的新闻内容重要性更胜一筹,从另外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华西都市报》在医患关系的建构并没有成为该报纸的主体。

表3 医患关系报道在各个版面的分布情况

(五)报道体裁

由表4可知,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体裁多为消息类,报道数量达365篇,所占百分比为71.3%,而图片新闻、评论、专访的报道数量较少,深度报道所占百分比为10.9%,可见《华西都市报》对医患关系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图片新闻为多张图片与简洁叙述相结合,难以归入其他题材类别,因此单独罗列出来。

表4 不同体裁的报道数量与所占比例

(六)信息来源

本文将医患关系报道的信息来源主要分为四类:民间来源、官方来源、网络来源和其他来源。民间来源主要来自于读者报料、读者致电,而官方来源主要指卫生部门、医院、政府相关部门,网络来源则指微博、博客、网友发帖等,其他来源则指未交待来源或者无法判定的消息出处。

由表5得之,除其他来源以外,官方来源的报道数量最多,高达189篇,所占百分比为36.9%,是民间来源的报道数量的6倍。官方来源的新闻可信度更高。网络来源的报道数量最低,仅22篇,仅占4.3%。

表5 不同信息来源的报道数量和所占比例

(七)医疗纠纷、医患暴力与医生负面信息的信息方引用

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发生了医患纠纷或是引起了医患暴力,事件信息的引用方是为受众呈现客观事实真相的关键。根据表6所示,来自于医患双方的引用信息报道篇数最多,为19篇,占27.1%;最少的为医患某一方与第三方的转述,仅为4篇,所占比例为5.7%;但是无信息方引用的报道数量高达13篇,占18.6%。

表6 事件不同信息方引用的报道数量与所占比例

四、分析与讨论

(一)稿件数量分布

从研究结果得出,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在2010-2013年逐年增加,而2013-2015年则略有下降。据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显示,从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中,中国暴力伤害医生事件共发生了40起,其中2012年暴力伤医事件发生11起,达到顶峰。一系列医患暴力事件的发生使广大医护人员的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2013年之后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和预防办法,医患关系的报道相对减少。

(二)所报道事件的性质

《华西都市报》在这6年时间内,医患关系报道的正面报道数量明显高于负面报道的数量,但是正面报道过于集中,多为医院活动,如96611空中医院联合华西传媒中心的宣传,“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的评选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作为受众,我们可以从其他媒体获知医患之间的矛盾,一味地报道正面新闻会破坏正负面新闻的平衡性。况且医生救死扶伤本是职责,而医患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往往容易成为新闻,更具备新闻价值。

只有协调好正、负面报道的数量,满足受众的需求,媒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报道主题

本文将医患关系报道的主题分为7类,《华西都市报》在各个主题分布上并不均匀,医院、医生的正面形象宣传的报道数量最多,多为医院的活动、专家号的预约,而负面新闻多为医疗纠纷。虽然正面的新闻多于负面主题有利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构,但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过多的正面形象的报道更类似于宣传,多为医院单方面的描写,可信度有待商榷。

从统计结果分析,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评述的报道数量还需要进一步增加,评述在对受众的舆论引导的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报道版面

《华西都市报》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所在的版面集中在其他版面,001版-004版报道数量的总和也不及其他版面数量的一半,说明《华西都市报》在医患关系的舆论引导方面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从健康传播舆论引导的角度来看,该报的版面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使001版 -004版的正面报道数量多于其负面报道的数量。这一点值得其他报纸借鉴。

(五)报道体裁

《华西都市报》在报道医患关系时所采用的体裁多为消息,超过七成,而深度报道也只有一成左右;在这个读图时代,图片新闻却不过1.2%而已。消息类的新闻以简洁的文字传播事实,缺少细节描写,不涉及事件的详细经过;反之,深度报道能够揭露事件的全貌和细节,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图片新闻能够从枯燥乏味的文字中脱颖而出,增加理解新闻的直观度。《华西都市报》在报道医患关系时应该平衡各种报道体裁,增加深度报道与图片新闻的报道篇数,同时也应该多采用评论体裁,以尖锐深刻的语言去揭露真相,正确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受众能有更深刻的解读。

(六)新闻来源与消息来源

《华西都市报》在刊登关于医患关系的新闻时,为了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多采用第一手资料,信息来源也多为官方来源,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未交代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的比例分别达10% 和52.7%。只有交代清楚来源,才能追根溯源,充分展示新闻的真实。随着网络的普及,新闻的来源也更加广阔,涉及到微博、微信、论坛等。但是,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的特征,网络信息参差不齐,记者要多方求证后才能刊登新闻。

(七)医疗纠纷、医患暴力与医生负面信息的信息方引用

《华西都市报》在医患关系的报道中,只涉及一方报道的数量也不少。本文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报道医患矛盾时,都要引用双方观点。医患纠纷闹得最大的一起事件是“八毛门”事件,记者可能被“患者是弱者”这个固定思维限制住了,报道没有采访医院方面,在没有经过仔细调查下就草草写稿,而最后事情澄清,虽然医患双方和解,但对医院的名誉损害难以弥补。

由于医患双方立场不同,知识的差异常常致使医患双方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医患关系报道中,不仅要引用医患双方的话语,最好也能涉及第三方观点,才能保证媒体立场的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注释:

①姚非凡.医患关系中患者权利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②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季慧娟.都市报时评与公民话语权研究——以《华商报》时评为个案[J].东南传播,2013(6):49-51.

2.吉雪菲.试析我国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方式[D].西南大学,2014.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版面来源负面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