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大箐东矿段矿体抽稀对比及勘探网度分析

2016-09-20邹正波栗敬书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矿田锡矿矿段

赵 博,邹正波,栗敬书,雷 迪

(1.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屯锡矿,云南个旧661021;2.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3.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大箐东矿段矿体抽稀对比及勘探网度分析

赵博*1,邹正波1,栗敬书2,雷迪3

(1.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屯锡矿,云南个旧661021;2.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3.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大箐东矿段位于高松矿田大马芦矿段的西部,是云锡公司的重要生产区,目前大马芦矿段的储量储备严重不足,急需根据矿山生产中积累的生产地质采矿资料,开展抽稀对比分析,为矿山下一步找矿提供支持。以12m生产剖面线距条件下矿石体积为基础,分别与抽稀后24m、36m、48m、60m、72m、84m不同剖面线距矿石体积比较,通过分析不同抽稀间距下相对误差率、体积重叠率的变化特征,分析得出合适的生产剖面线间距应该小于36m。同时根据大马芦矿段搜集得到的200多个矿体资料,分大矿体和小矿体分析了在不同勘探线间距下对矿体的控制比例。综合得到矿山下一步工作中的参考网度为:详查网度84m×36m,勘探网度36m×18m,生产网度18m×12m。

抽稀对比;勘探网度;大箐东矿段;高松矿田;个旧锡矿

大箐东矿段作为云锡公司大屯锡矿的主要生产矿区,目前储量储备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矿山的进一步开采。大箐东矿段经过长期开采,积累了大量的采矿资料,急需开展抽稀对比工作研究,总结该区域的矿体空间产出规律,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扩大成果提供借鉴,同时合理选取勘探网度和生产网度,控制矿体空间分布,为矿山生产提供参考。

1 矿山地质概况

个旧矿区处于全球两大锡矿带(环太平洋锡矿带和特提斯锡矿带)的交汇部位,属次级的滇东南锡矿带中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区之一。个旧矿区已发现有色、稀有及贵金属矿产20余种,是一个超大型锡矿区,同时也是中—大型的铜、铅、锌、钨和银矿区,并伴有众多的稀有、稀土等金属矿产。

个旧矿区被近南北向的个旧断裂分割为西区和东区2个部分。个旧东区是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分布的主要区域,北东向的一级褶皱构造五子山复式背斜控制了所有矿床的分布,横跨五子山复式背斜之上的近东西向断裂构造自北向南控制了五大矿田的分布,即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和卡房矿田。

高松矿田介于松树脚矿田与老厂矿田之间,北以个松断裂为界,南到背阴山断裂,东为甲介山断裂,西至个旧断裂。其构造位置处于个旧矿区一级构造五子山背斜北段,矿田受与之斜交的次级构造大箐—阿西寨向斜控制,主要出露三叠系中统个旧组,为一套厚大的碳酸盐类地层。矿田东部麒麟山一带呈带状出露有玄武岩,深部有燕山中—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体隐伏。矿田内断裂发育,纵横交错,在大箐—阿西寨向斜构造的基础上,形成貌似“棋盘”格式的构造框架。与成矿作用关系明显的主要是NE方向、NW方向和近EW方向的断裂。东西向断裂主要有个松断裂、麒麟山断裂等,北东向断裂以芦塘坝断裂为主干构造,其旁侧派生一系列次级断裂和裂隙,如一号断裂等,北西走向断裂主要有大箐东断裂。

大箐东矿段属于大马芦矿段(包含大箐东、马吃水、芦塘坝3个矿段),位于大马芦矿段的西部,大箐东断裂北侧,芦塘坝断裂以西。大箐东矿段矿体为层间氧化矿,呈EW向叠瓦状次第分布于高松矿田的中偏西部位(图1)。

2 抽稀对比内容和方法

2.1抽稀对比条件

高松矿田大箐东矿段矿体主要分布在生产剖面-43线~50线之间,控制的典型矿体主要有132、133、134、10-24、10-40、10-42-3、10-64-3共7个矿体,其水平投影位置分布如图2所示。由于大箐东矿段的矿体只有相关的生产资料,缺少对应的勘探资料,无法进行探采对比。

图2 大箐东矿段矿体水平投影分布图

但大箐东矿段矿山长期以来的生产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采矿资料,生产剖面线为NS方向,间距为12m,自西向东有94个剖面,且各生产剖面数据丰富、资料齐全,为开展矿体抽稀对比分析、勘探和生产网度分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2图件编制

从矿山生产剖面的CAD图中将每一个矿体形态的控制点坐标整理出来。利用Matlab编写程序,将不同剖面的同一矿体联系起来,形成矿体在大箐东矿段范围内的三维空间分布图形,并在此基础上统计出抽稀前后矿石体积、重叠体积等指标。

2.3对比参数确定

为了分析矿体抽稀对比前后的矿体形态变化,分析矿体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选取了体积重叠率、相对误差率等相关参数(表1)。

基础矿石量:Qm=Vm×W

抽稀后矿石量:Qt=Vt×W

矿石量相对误差:Qr=(Qm-Qt)/Qm×100%

体积重合率:Dr=Vd/Vm×100%

式中:Qm——12m间隔剖面线圈定的矿石量;

Vm——12m间隔剖面线圈定的矿石体积;

W——矿石体重;

Qt——抽稀后矿石量;

Vt——抽稀后矿石体积;

Vd——抽稀前后重叠部分体积。

矿体对比参数允许误差分别为体积重合率>70%~80%(C级—B级)、矿石量误差率<40%~20%(C级—B级)。

2.4抽稀对比分析

根据矿体立体图,可以统计出不同间隔剖面圈定的矿体体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矿体矿石量、相对误差、体积重叠率。参加对比的有自西向东-43线~50线之间的94个剖面,每两条剖面线间距12m。本文以12m间隔的生产剖面资料来圈定矿体空间分布形态,计算矿体的矿石量和金属量,作为抽稀对比的基础,分别与抽稀后24m、36m、48m、60m、72m、84m间距对比。

通过抽稀对比分析,可以研究不同抽稀距离下矿体空间位置分布、空间形态及体积变化的稳定程度。从矿体抽稀前后的相对误差率的变化来看,抽稀后矿体体积大于抽稀前矿体体积,误差率分布在0%到60%之间,最小为3.64%,最大为59.77%。小于20%的相对误差率抽稀结果为84m;20%~40%的相对误差率抽稀结果为24m、36m、60m;40%~60%的相对误差率抽稀结果为48m、72m。相对误差在间距为36m之后发生变化。

表1 大箐东矿段矿体抽稀参数对比结果表

从矿体抽稀前后的体积重叠率的变化来看,体积重叠率从65.76%到25.99%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72m距离略微上升。说明随着抽稀剖面线间隔的不断增加,抽稀前后矿体的形态与空间位置分布的误差逐渐增加。在48m间隔之后,体积重叠率趋势发生变化[6]。

矿体抽稀对比前后相对误差率、体积重叠率随抽稀间隔的变化可以用折线图反映其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以10-42-3矿体为例)。从结果来看,10-42-3矿体的剖面线间隔在小于36m的情况下,矿体形态、空间位置分布及体积变化相对稳定。

图3 大箐东矿段10-42-3矿体抽稀对比变化图

同理,大箐东矿段矿体抽稀对比前后的体积重叠率、相对误差率的变化规律可以归纳总结如表2、表3所示,进一步可以分析不同网度的控制效果,制定合适的勘探规范,提高勘探资料(地质编录与取样成果等)的可靠性[5]。

表2 大箐东矿段矿体抽稀对比变化总结

表3 大马芦矿段矿体延伸长宽累计分布统计表

总体来看,大箐东矿体在抽稀距离36m之内矿体形态、空间位置分布及体积变化比较稳定。因此,矿山下一步的勘探生产工作中剖面线距可以控制在36m之内[7]。

3 勘探网度分析

为了确定高松矿田的合理勘探网度,为矿山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搜集整理了大马芦矿段的200多个矿体资料,从矿体延伸长度、宽度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在不同间距控制下的矿体的累计个数和百分比[8]。同时为了适应矿山不同生产阶段的需求,分大矿体和小矿体分别进行了分析。

3.1大矿体勘探网度分析

从搜集到的117个矿体来看,矿体延伸长度多数大于90m,占总矿体数的80%,其中最小为30m,最大为1725m,平均为237m;延伸宽度多数大于36m,占总矿体数的80%,其中最小为11m,最大为299m,平均为76m。在高松矿田,这部分矿体被认为是大矿体,从其延伸来看,具有以下的统计特点:

从矿体延伸长度来看,48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95%以上的矿体数,60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90%以上的矿体数,78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85%以上的矿体数,90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80%以上的矿体数。

从矿体延伸宽度来看,18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95%以上的矿体数,24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90%以上的矿体数,30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80%以上的矿体数,36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80%以上的矿体数。

3.2小矿体勘探网度分析

在矿山生产中,除了上述大矿体,还发现了许多矿体,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共有102个小矿体。这些矿体的延伸长度主要集中在30~42m,其中最小值为20m,最大值为180m,平均值为37m;延伸宽度有20m(25个)和40m(77个)2个数值,平均值为22m。根据累计分布统计,这些小矿体的延伸具有以下特点:

从矿体延伸长度来看,18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95%以上的矿体数,24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85%以上的矿体数,36m以下的勘探间距可以控制80%以上的矿体数。

从矿体延伸宽度来看,由于只有20m和40m两个数值,因此20m的间距可以控制100%的矿体数。

在期望控制95%、90%、85%、80%以上矿体的比例下,大马芦矿段大矿体和小矿体的勘探网度总结见表4[9-10],考虑该矿段矿体形态随勘探线距的变化特点,综合确定该矿段不同级别下的勘探网度。

表4 大马芦矿段综合勘探线网度分析表

4 结论

根据搜集到的矿山生产资料,通过抽稀对比,对每一矿体在体积、矿量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对相对误差及体积重叠率2个指标分析不同线距下变化的稳定情况。选取适宜的线距为下一步矿山勘探、生产等方面工作提供参考。根据本次抽稀对比误差分析的结果,在36m距离内抽稀前后矿体相对误差率、体积重叠率变化稳定。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小矿体延伸情况统计得出适宜的点距。综合得到矿山下一步工作中的参考网度:详查网度84m×36m,勘探网度36m×18m,生产网度18m×12m。

[1]云南省有色地质局308队,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个旧市大箐东深部铜锡矿床接替资源勘查报告[R].2010.

[2]云南省有色地质局308队,云南省个旧锡矿地质[R].1974-1975.

[3]云南省有色地质局308队、云锡松矿地质队.云南省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大马芦锡矿一期勘查报告[R].2000.

[4]云锡松矿地质队,云南省有色地质局308队.云南省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大马芦锡矿二期勘查报告[R].2003.

[5]彭张翔.个旧锡矿成矿模式商榷[J].云南地质1992,11(4):362-368.

[6]刘春学,秦德先,党玉涛,等.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综合信息矿产预测[J].地球科学进展,2003,8(6):921-927.

[7]庄永秋,王任重,杨树培,尹金明.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

[8]孙绍有.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断裂构造多期活动特征研究[J].矿物学报,2004,24(2):124-128.

[9]童祥.个旧矿区老矿山地质找矿新进展[J].矿产与地质,2003(增刊):276-280.

[10]毛景文,程彦博,郭春丽,等.云南个旧锡矿田:矿床模型及若干问题讨论[J].地质学报,2008(11):1455-1467.

TD21

A

1004-5716(2016)09-0119-05

2015-09-01

2015-10-15

赵博(1989-),男(汉族),陕西渭南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矿山地质工作。

猜你喜欢

矿田锡矿矿段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北厂-架崖山矿段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诸广长江矿田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湖南水口山矿田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第二找矿空间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诸广岩体南缘长江矿田铀矿成矿机理探讨
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安徽省铜陵市金口岭铜矿宝山矿段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