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发展初探

2016-09-20王念龙周永盛

体育科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金门两地厦门

王念龙,周永盛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两岸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发展初探

王念龙,周永盛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是两岸共同拥有的民族文化财富,若能整合发展,当产生协同合力的效果,增强民族文化的产业竞争力。以厦金作为研究的先发区域,研究发现,两地有形和无形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相似性高,为资源的整合发展提供了基本物质基础。两地文化同根同缘的历史渊源与现代的互通互融为资源的整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资源产业价值提升、民族地域文化建设等又促成了两岸资源整合发展的强烈需要。这些都构成了两岸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强大的推动力。

两岸;厦金;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

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作为产业基础的民族文化资源无疑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海峡两岸的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拥有着积淀极为丰厚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宝库。但长期以来,两岸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的多是独立进行的态势,虽有交流,却未能整合,极大地削弱了我们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竞争力。

文化资源的整合指将资源系统内分离的要素按照不同类型、层次组合起来,兼容互补,实现在不同状态下原先零散资源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达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的效应,最终实现文化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1]。两岸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发展可以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的重复利用,更充分地发挥文化资源的产业功能,以谋求民间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2]。

在两岸往来交流的进程中,厦门和金门之间联系的频度和密度无疑相当凸显,俗语“门对门,串串门”广泛流传,说的就是厦门和金门“两门”间的亲密关系,甚至有学者建议推进“厦金同城化”[3]。因此,本文拟以厦门和金门作为先发研究区域,探究两地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发展的有利基础与必要性,以期寻找整合发展的切入点,为两岸整体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乃至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发展提供相应的思路。

1 厦金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概况

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涉及范围比较宽泛,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牛淑萍编著的《文化资源学》(2012)一书中,根据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把文化资源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我们借助此分类法,也把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分成有形和无形两种。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有形资源主要是指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场所、空间,以及使用的道具、器械等。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无形资源主要是指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自身的本体资源,囊括健身、养生、休闲、娱乐、表演等内容,以及相依存的历史故事、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关联资源。

1.1厦门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概况

1.1.1厦门民间民俗体育有形文化资源

1.1.1.1自然生态资源

厦门位于九龙江的入海处,濒临台湾海峡,是一个典型的海湾城市,拥有丰富的滨海体育资源。海域面积约39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234公里,大大小小的海岛数量众多,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就有23个。另外还有大片成规模的沙滩,东海域一带主要分布在观音山、白城、五缘湾、鼓浪屿、环岛路等地。西海域一带主要分布在大嶝岛、小嶝岛等地,以及滨海西大道沿线的人造沙滩。这些为滨海运动休闲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先天条件,厦门的一些民间民俗体育活动与海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划龙舟、送王船、抓鸭子、赛“海马”等。

1.1.1.2传统文化场所

民间民俗体育往往与民俗活动、宗教信仰相生相随,移民们以宗祠、庙宇为聚落的圆心,建立自己的家园,所以祭祀祖辈的祠堂、供奉神灵的宫庙往往成为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场所。这些传统文化场所,渗透着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传统,尤其是连系着两岸民众共同信仰、共同祖缘的宫祠庙堂,深切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地强烈的归属感,已成为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纽带和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截至2014年,厦门市已普查登记的涉台文物古迹达250余处,先后公布两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共63处。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台胞到我市各涉台文物古迹点参观探访、寻根谒祖达2万多人次[3]。

1.1.2厦门民间民俗体育无形文化资源

丰富多彩的闽南民俗文化催生了形式多样的厦门民间民俗体育项目,我们尽力去挖掘、去整理,这既是一种文化的记录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的保存方式。我们拟借鉴民俗文化的分类,将厦门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风采分类展示于世人面前。详情可见表1。

表1 厦门市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分类一览表

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无形资源,从其性质上来看,可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近年来,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纳入了传承和保护的范畴。截至2014年,厦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4个,其中世界级1个、国家级11个、省级16个、市级36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121个,其中国家级10人、省级45人、市级66人[3]。在这些名录中,民间民俗体育主体和附属性文化资源占据了一定比重,各级各类民间民俗体育保护项目9个,各级保护民俗14个。笔者略做统计,详见表2、表3。

表2 厦门市民间民俗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3 厦门市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根据厦门市第一批至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而成)

1.2金门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概况

1.2.1金门民间民俗体育有形文化资源

1.2.1.1自然生态资源

金门位于厦门岛东面,面积150多平方公里,下辖金城、金沙、金湖、金宁、烈屿等五个镇乡,烈屿就是俗称的小金门。金门面积不小,但人口却不多,只有五万多人,所以走在金门土地上,感觉十分的舒适安静。金门本岛为典型的大陆岛屿,岛上多为不足百米的小山丘,如狮山、五虎山、大帽山等,坐落在沿海一带。海岸线由岩岸和沙岸景观交错而成,分布着美丽的银白色的石英沙滩,比较著名的有料罗湾、金门港湾、后江湾、洋山湾等,阳光、沙滩、海浪、青山、绿树,让金门充满了宁静的乡野情趣,被誉为“海上仙洲”。

1.2.1.2传统文化场所

金门古时变革频繁,后又被郑成功据为反清基地,再加上近现代的建设和变迁,在岛上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和风貌建筑,金门全岛拥有170座宗祠、280座庙宇、130处以宗祠为中心的聚落、230座洋楼,这么大规模的遗存,是十分珍贵和罕见的[4]。这也为金门民间民俗体育活动提供了广泛的文化场所。比较著名的有太武山风景区、延平郡王祠、水头聚落建筑群、山后民俗文化村、金门“国家公园”、牧马侯祠等,参见表4。

表4 金门传统文化场所一览表

1.2.2金门民间民俗体育无形文化资源

金门的居民多移民自闽南一带,所以它的民俗风情、民间信仰等文化均与厦门有着非常类似的情况。正月初九“斋天”、登海印寺礼佛,元宵节猜灯谜、乞龟,中秋节博状元饼等都承袭了闽南古风,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每年农历四月十二的后埔迎城隍日,农历七月的沙美兰盆盛会以及最具金门特色的风狮爷民俗信仰。

在对厦金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概况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地资源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和重叠性,这就为资源的整合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2 厦金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

2.1厦金文化同根同源

从历史层面看,厦金两地同属中华文化区,同属闽南文化区,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2.1.1厦金之间的史缘

金门古时称浯洲,明洪武年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在岛上修建城池,屯兵海疆,内悍厦漳,外制台澎,“固若金汤,雄镇海门”,取名为“金门城”,从此定名。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设马巷厅,金门属之。民国元年(1912年)裁马巷厅,复归同安。民国三年(1914年)与大小嶝岛一起划置思明县(今厦门),从同安剥离。次年又与大小嶝岛一起析离思明县而建置金门县。历史上金门为同安辖地长达850余年,故有“无金不成同”之古谚流传[5]。日据时期,金门沦陷,金门县政府内迁大嶝乡,直至1945年光复。由此可见厦金两地史缘之远。

2.1.2厦金之间的血缘

晋朝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六姓苏、陈、吴、蔡、吕、颜逃难到金门,可说是金门人的始祖。宋元交替之际,中原汉族大家为躲避蒙古族人,再度南迁,部分进入闽南地区避祸。许多金门氏族的族谱显示,他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段期间来到这里的。

中原人迁徙金门,而金门人也有迁徙内陆的史载。明朝年间,因防范倭寇侵袭,清初因防郑成功而迁界封岛,形成了几次比较大规模的金门居民内迁。因入仕、嫁娶、谋生等原因而迁居同安的情况那更是从未间断。内迁的金门居民在同安城村各处定居繁衍,为了表达对金门的怀念,往往把新处所冠以金门祖籍名,或是在宗祠楹联上点明金门祖籍,这进一步密切了两地的血缘关系。据查族谱,由金门琼林蔡姓迁入繁衍的还有马巷坪边、大嶝嶝崎坪兜角、五显大溪、大同东山后亭、马巷五甲尾山仔尾及小盈岭下明代名宦蔡复一墓守墓宗亲的后裔[6]。据统计,历代由同安移入金门的氏族有56个,而由金门迁入同安内地的氏族也有31个。亲密的血缘关系,能够使中华民族传统伦理观念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成了各种宗亲社团,具有很强的社会凝聚力和号召力。

2.1.3厦金之间的地缘

金门位于福建省东南方海面上,九龙江的出海口,东望台湾,西对厦门,最近处距离厦门的角屿岛仅1 800米。天朗云淡的时候,在厦门的海边,甚至用肉眼就能看到金门土地上的景物和人影,由此可见厦金两地地缘之近。这极大方便了两地居民的互相迁徙,也加深了两地的血缘关系。紧邻的地缘关系,使得两地居民的迁徙距离缩短,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祖辈文化内涵。移居之初,百姓们往往按照迁出地聚居在一块,结成了地缘性社会群体,深受地缘文化的影响,并以祖地来命名所居的新处所,这从两地某些相同村名的情况如欧厝、阳翟等就可略窥一二。不完全统计,现在同安、翔安境内有98个自然村是金门的移民,而金门有72个村是同安的移民。同一行政区内居民互迁,形成“金门有同安人,同安有金门人”的人口布局。

2.1.4厦金之间的俗缘

先民们迁徙入金门后,往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祖籍地聚居在一块,并带去了家乡存留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诸如春节贺岁迎新、元宵闹灯猜谜、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悬艾食棕、中元普度敬鬼、中秋赏月团圆等等,这些岁时节庆的民俗风情,承袭了闽南文化的传统内涵,和厦门尤为类似。早年海路迁徙艰难险阻,为祈求平安,移民们往往会将自己平时供奉的神灵如妈祖、关帝、王爷、城隍、保生大帝、清水祖师等等带在身边,也就将家乡的民间宗教信仰带到了金门,传到了台湾。岛上乡民视石狮为保护神,各村落路口,随处可见身穿盔甲或外围披风的呈站立状的风狮爷,石像前常见香火供奉,成为金门一道亮丽的景观。厦门现在只能在一些乡村路口才能看得到石敢当,但习俗和金门类似。

2.1.5厦金之间的语缘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厦金两地的文化都是上承中原,下续台湾,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是相同的,闽南语是两地通行的方言,而普通话,金门称为国语,两地也是相通的。这个历史可追溯至清雍正年间,因皇帝“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乃系乡音,不可通晓”,所以谕示闽粤两省传习官话,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国语[5]。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是两岸血脉相连的见证,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

厦金史缘远,地缘近,血缘亲,俗缘同,语缘合,清晰地揭示了两地文化同根同源的亲缘关系,为两地文化资源的整合奠定了一个非常和谐的文化大背景,也使得两地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发展有着其他地方无可相提并论的独特优势。

2.2厦金民间民俗体育自身渊源

在厦金两地和谐的文化大背景中产生的民间民俗体育,不可避免地带有相似的民族文化特质外,其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自身的渊源。

厦金两地的民间民俗体育的缘起和发展与两地人民共同的生产生活习俗、神灵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伴着岁时节令产生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都带有强烈的身体运动文化色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并且随着两地人民的迁徙,从大陆传到金门,传到台湾本岛,广泛传播开来。而最能体现闽台区域文化特色的可能当属那些在神诞祭典的庙会上必不可少的艺阵表演,民众以此来娱神酬神,突显仪式的隆重。如蜈蚣阁、宋江阵、八卦阵、跳鼓阵、高跷阵、龙狮阵等,这些艺阵有“文阵”“武阵”之分,但不管哪一种,都带有规定的身体姿势、活动程序、动作要求。

如果说厦金两地同根同源文化的亲缘关系为厦金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的整合创造了一个外在宏观的中华民族文化背景的话,那么,两地民间民俗体育传承发展过程中的自身渊源则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内在微观条件,二者相得益彰。2001年1月2日,厦金航线正式开通,阻隔两岸50多年的“坚冰”被打破后,两岸人民尤其是厦金两地居民的来往日益频繁和便捷,“厦金生活圈”逐渐打造形成,实现了厦门、金门“门对门,串串门”的愿望,更是促进了两地文化的融合发展。

3 厦金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第一,打造中华文化圈、闽台文化圈,建设中华文化话语体系的需要。厦金两地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深厚的同根同源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在吸收利用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两地整合发展,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精品,无疑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增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助推中华文化迈向世界的步伐和节奏,提高民族文化的软实力。

第二,传统文化创新性继承、保护和再创造的需要。传统文化资源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中要获得创新性发展的机会,单纯依靠旧有的方式和手段,显然难以实现。借助文化产业,可以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活化文化遗产,从更多层面展现厦金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表现旧有方式无法呈现的内容,拓展时空视野,从而给民众带来崭新的文化体验。

第三,建设地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自信的需要。地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在某些特定地域创造的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的总和。厦金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既具有闽南文化地域特色,又具有各自的历史底蕴,通过整合发展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自信。诸多实践表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地域文化的形象和品位[7]。

第四,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资源价值的需要。厦金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整合发展的道路上却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能充分激发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两地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若能经由新的路径进入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形成完整的价值链,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来,这对文化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提升都有好处,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语

文化的结构层次中,最重要的当属精神心理层次,这是一种文化得以传承并且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因素。我们在讨论两岸文化资源整合发展时,必须立足于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共同内核和两岸民众共同的心理心愿,方能达成美好的愿景。民间民俗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其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它往往是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在生产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运动文化,对于其成员来说,还兼具有身心教育意义。海峡两岸尤其是厦金之间盈盈一水间,依依同胞情,共同的民族文化根基使得彼此对于民间民俗体育的认识具备更多的融通性,从而也便利了文化资源整合的进行。同时又由于民俗体育更多地属于民间性质,使得这种整合也具备了更大更灵活的操作空间。囿于篇幅,两岸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将另文阐述。

[1]牛淑萍.文化资源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2]石正方.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厦金合作析论[J].台湾研究集刊,2014(6):35-43.

[3]厦门市统计局.2014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3-18)[2016-04-10].http://www.xm.gov.cn.

[4]吴鼎仁.金门风情[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15.

[5]杨浩存.渊源共脉、唇齿相依[J].闽台文化交流,2006(1):92-94

[6]蔡干豪.金门厦门蔡氏亲上加亲[EB/OL].(2015-08-07)[2016-4-10].http://www.wwdoa.com/2015/0807/22832.html.[7]宋暖.融合历史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探讨[J].东岳论丛,2015(4):5-12.

[责任编辑魏宁]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CultureResources of the Cross-Strait Region

WANG Nian-long,ZHOU Yong-she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Folk sports culture resources are the common ownership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wealth.The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will surely lead to the effect of synergy to enhance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national culture.Taking Xiamen-Kinmen as a targeted area,the research found,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of folk sport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very rich,high similarity,resources integ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vide basic substance.Both the cultural root with the edge of the historical origins and modern exchange mutually melt provides a soli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innovation, cultural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industry,national reg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has contributed to the strong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All of these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and a strong impetus to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custom sports culture resource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Cross-Strait;Xiamen Kinmen;folk sport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2016-04-22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2YJAZH164);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JA09152S)

王念龙(1973—),男,福建福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体育传播。

G80-05

A

1007-7413(2016)04-0020-05

猜你喜欢

金门两地厦门
厦门正新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偶”遇厦门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