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明确干部七种“下”的渠道

2016-09-20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14期
关键词:能上能下基本工资问责

北京市明确干部七种“下”的渠道

去年7月,中办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北京市近日发布《北京市贯彻〈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中央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了七种干部“下”的渠道。其中特别提到,为因家庭困难、负担重、身体不适应等不愿继续担任领导职务以及有更适合干部成长发展机会的,提供了“自然下”、“自愿下”的渠道。

《办法》明确了到龄免职(退休)、任期届满离任和任内调整、问责追究、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辞职辞退、无法正常履职调整、违法违纪免职等7种“下”的渠道,强调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干部,坚决进行组织处理。

《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到龄免职(退休)、辞职、健康原因调整等规定,为因家庭困难、负担重、身体不适应等不愿继续担任领导职务以及有更适合干部成长发展机会的,提供了“自然下”、“自愿下”的渠道,在组织调整的同时兼顾干部个人意愿,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看待“下”,破除“上荣下辱”“下必有错”等错误观念,推动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好氛围。

《办法》强调,把严格管理干部和关心帮助干部结合起来,注意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更加鲜明地树立用人导向,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地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办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增加了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职责不力、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篡改和伪造个人档案材料等方面的问责情形,违规经商办企业、任职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和年度考核评价不称职等方面的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情形,对其他方面的具体情形也进行了适当分解细化,进一步突出从严要求、从严管理。

在干部“下”的渠道方面,中办文件明确了六种渠道,北京市的《办法》则规定了七种渠道,两相对比,多出来的是“辞职辞退”这一渠道。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重点在“能下”,北京市在“下”的渠道上增加了“辞职辞退”,是依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结合北京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中央“能下”的精神。在干部人事管理中增加一个“下”的选项,将会给一些困难问题提供解决办法。

对于北京市《办法》在问责情形和不适宜任职干部调整方面增加的选项,汪玉凯表示,这将给公平公正操作提供依据,规定越具体、越明确,争议越少,越有利于实际操作。他说,篡改和伪造个人档案材料的问题,在全国都有不少。这几年,中组部加大对官员档案的清理,发现一些官员存在档案造假、更改履历等情形,以便让自己的履历更光鲜,明确对这类官员进行问责,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专家表示,以前干部是能上不能下,下了就会被猜疑有问题。“上荣下辱”的荣辱观如果不改变,对干部制度改革会是很大的观念阻力。北京的《办法》给干部提供“自然下”、“自愿下”的渠道,给全国做了示范。

(《新京报》2016.3.28)

去年审计3万多领导干部查出问题金额2800多亿

有钱好办事

日前,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透露,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传出消息,去年我国首次开展对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同步审计。同时,去年,全国共对3万多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企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查出与被审计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2800多亿元。

据介绍,去年有800多名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被移送司法和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也有4000多名干部通过审计澄清了一些问题和情况。全国近300名领导干部受到降职、撤职等处分。同时,有5000多篇报告和信息受到各级党委政府批示,5万多条建议被采纳,促进完善了相关制度。

联席会议还审议通过了《2016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会议强调,今年,审计工作要注重把主观故意和过失违规区分开来;把制度规定不明确和明知故犯违反制度区分开来;把制度规定不适用改革发展需要与改革创新中的先行先试区分开来,既不能以现在的制度规定去衡量过去的问题,也不能以过时的制度规定去衡量当前的改革创新事项。

要大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规划和计划的统筹安排,既要突出年度审计重点,又要保证在一定周期内逐步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

此外,还要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加大对体制机制性问题的揭示和反映力度,促进深化改革;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对扶贫、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维护和保障民生;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公共资金绩效审计,促进提质增效;加大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揭示力度,促进廉政建设。

(《京华时报》2016.3.30)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技术工人要涨工资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透露,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约1100万。

从目前看,完善工资制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人均提高300元的工资,同时把一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到基本工资中,再加上补偿交纳养老保险的部分,基本工资的比重占比从30%左右增加到了40%左右,注重向基层倾斜。

根据今年两会上提交讨论的2016年财政预算表,用于基本工资的预算提高了10%,但这不等于基本工资标准就会上涨10%,因为这里面还包含了基本工资正常提档升级所需的预算。

今年的基本工资进行调整时,如果继续把部分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的占比有望从40%左右增长到45%左右。

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按6.5%左右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实现“十二连涨”,此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已从2005年的700多元提高到2015年的2200多元。

十八大以来,多项养老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破冰”,企退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涨。

3月17日,“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3月21日,《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

纲要明确,保障人才以技能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而《意见》则提出了具体措施,要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

(《人民日报》2016.3.30等)

猜你喜欢

能上能下基本工资问责
让事故问责生威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用好干部“能上能下”的指挥棒
形成能上能下的良好用人导向
“三三五”工作法促使干部能上能下——广汉市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