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则
2016-09-20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山西省蒲县2014年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并发布优惠政策。2016年夏天,蒲县突然发布关于加强封山禁牧的通告:“严禁任何人在野外放牧山羊”,“凡在野外放牧山羊的,每只羊处以100元罚款,并限期变卖处理”。在乡镇干部的督促下,当初进价1000多元一只的绵羊被羊贩子以均价不到300元的价格成车收购。
评论:政策的稳定对地方发展和政府诚信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今天喊这个口号,明天换那个口号,这不叫新思想,而叫不稳当。”在一些地方,政策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常常造成群众的经济损失。老百姓为什么对政府推行的一些项目心存疑虑?答案不言自明:政策风险。
据《大河报》报道:近日,陕西省岐山县青化镇北阳村有群众反映,2015年5月,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村里统一为各户修建了彩钢板厕所。由于没窗户没电没通水,至今成为摆设。对此,岐山县卫生局爱卫办副主任齐春维表示,可能在建设过程中宣传不够到位,村民对双瓮漏斗式厕所使用原理、使用方法不够了解。
评论:每天必用的厕所成为摆设一年多,恐怕未必是宣传不到位的原因。一个厕所用起来能有多复杂?在一些地方,很多政府办的好事都存在“最后一米”的问题,结果让投入巨大的工程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风景”。让好事得好评,需要多动脑筋、善做善成。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针对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2016年4月,云南省实施《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截至目前,已有1117名滥竽充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
评论:工作干不到实处的驻村干部,决不能在村里继续“镀金”甚至误事。云南省针对不干实事的干部出台召回办法,务实、可行、有力度,值得借鉴。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为了让干部们用上真劲、不误大事,必须有得力措施跟上。
据《京华时报》报道:从2016年3月1日开始,河北省衡水市车管所要求所有新上线的出租车必须使用新能源汽车,对更换或新增的燃油车不再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然而,当地出租车司机反映,目前该市既没有充电桩,也没有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原有车辆报废后,新车根本无法上路。此事被曝光后,衡水市委宣传部回应称,在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允许新能源出租车和燃油出租车并行使用。
评论:按照环保的大方向出台政策是好事,但也要考虑相关配套设施和政策衔接问题。在一些地方,部门之间协调不畅、沟通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常常导致政策之间相互打架,苦的是夹在中间无所适从的群众。
据《法制日报》报道:近日,四川省三台县百顷镇农民冯勇军因村里百顷水库肥水养鱼污染问题多年得不到解决,给百顷镇党委政府、三台县环保局送“不作为”锦旗,被当地警方以“涉嫌非法游行、示威”刑拘,引发热烈讨论。后经检方认定“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决定不予对其逮捕”,冯勇军获释。
评论:送“不作为”锦旗的确令人尴尬,但是否涉嫌非法游行、示威还有待商榷,而检察机关做出的决定体现了遵从法治的人文态度,值得赞赏。公民是否触犯法律,司法相关方应当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不能让人觉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否则,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谈。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纪委发布问责通报:州教育系统3009人收受回扣,金额达223.01万元,多名领导干部涉及购买校服等领域腐败。恩施州纪委驻州教育局纪检组组长闵立因落实监督责任不力被免职。
评论:3009人收受回扣,不是一时之举,也不可能滴水不漏。作为负有监督之责的驻州教育局纪检组组长,因为不担当、不履责而付出免职的代价。这就给许多领导干部提了个醒: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据《大河报》报道:近日,《深圳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有一条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向下属工作人员、管理或者服务对象借款或出借款,期限超过三个月或者金额超过本人一年工资总额的,应当在借贷行为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向所在单位报告。”
评论:向下属或者服务对象借钱的行为,极易产生特定的利益交织,尤其容易陷入内外勾结和内部团伙式腐败的境地。深圳市从法律层面堵住漏洞,其成效值得期待,其思路值得借鉴。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一张耐人寻味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江西省南昌市某区的环卫工人在40度的高温下头顶烈日排队,等待坐在阴凉处的领导们发放慰问品。
评论:在酷暑天气前去慰问辛苦的环卫工人,本是体恤下情之举,但这种凉热反差的位置颠倒却把慰问给“演砸了”——在阴凉下的应该是那些浑身是汗的环卫工人。人们期望,无论哪种慰问,要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些平等交流;少一些装模作样,多一些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