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的家教

2016-09-19柳如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物喜钱学森家教

柳如

钱学森夫妇自己非常优秀,但对孩子的成绩却从不苛求。钱永刚(钱学森之子)说他小时候的成绩单并不漂亮,那时是5分制,他总有几个4分。但父母看了,只是笑笑,从来不说你再努把力,考个满分。他们认为丢个一分半分很正常,硬让孩子拼出满分来,太累,也没有必要。钱永刚上初一那年,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说:“像你这样的家庭,应该消灭4分,全拿5分。”吃晚饭的时候,钱永刚跟父亲说起这事,钱学森听完一句话都没说,呵呵一乐,走了。那年期末考试,钱永刚果真全拿了5分,他想这次一定会得到父亲的表扬。谁知钱学森看后笑道:“以前也不错的。”

在钱永刚眼里,父母讲话做事都很有分寸,喜怒不形于色,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说:“那时候,毛泽东、周恩来经常把我父亲叫去,对他的工作予以肯定。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天大的事啊,父亲却从不向外人提起,他认为这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母亲非常有教养,遇到再高兴的事,她都不会哈哈大笑;碰到再大的麻烦,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下,从不会絮絮叨叨个不停。”

钱永刚家里有个厨师,文化水平不高,但菜做得不错。钱永刚那时没有把厨师当回事。读中学时,有一天厨师突然问他:“你的父母每次来吃饭时,为何都要穿戴得整整齐齐?”这个问题真难住了钱永刚,想想也是呀,即使是大热天,父亲也从不穿背心和拖鞋出来用餐。厨师说:“这是你父母对我们这些为他们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尊重。”

厨师的话让钱永刚想到每逢过年过节,父母总会给工作人员送食品,这个一条烟,那个一瓶酒等。父母的这种行事方式,直接影响到钱永刚待人接物的态度。

素材点拨钱学森的家教,重在以身作则,一个行动比一千遍说教更有力量。

猜你喜欢

物喜钱学森家教
钱学森
生命需要被欣赏
像朋友一样 :杨烨亭
锐词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钱学森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