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被网谣迷了眼

2016-09-19胡凌飞章维军

政工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谣言官兵信息

☉胡凌飞 章维军

莫被网谣迷了眼

☉胡凌飞章维军

面对全媒体时代来势汹汹的网络谣言,稍不留神,主见的“小船”就会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让自己的头脑成为网络谣言的“跑马场”。特别是随着军营放宽对智能产品的使用限制,个别官兵一旦把握不好,不仅会让自己成为网络谣言的受害者,而且还有可能在无意中推波助澜,成为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帮凶。防网络谣言之害,绝非轻而易举,更不会与己无关,必须从自身做起,筑好自律、怀疑、责任、稳重这四道“防火墙”。

筑起自律之墙,做审慎网民。谣言不论因何而起,都是由人为制造并传播的,网络谣言也不例外。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除了少数有强烈目的性的谣言,生活中的大多数谣言都不是人们故意制造出来的。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要防止网络谣言滋生蔓延,产生重大社会危害,需要在切断源头和传播途径上下功夫。一方面,广大官兵要自觉强化政治意识,主动辨别信息真伪,不能出于一己私利或好玩心理去制造网络谣言,要把自己真正融入到网络精神家园中,认识到造谣者终将害人害己。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做负责任的信息传播者,对于有怀疑、无根据的网络信息不要轻易传播,在传播网络信息过程中,尽量符合原貌,避免夸张渲染。

筑起怀疑之墙,用实证除霾。对于网络上似是而非的东西,广大官兵不能轻易相信所谓的专家或者权威,要用理性去质疑,用实践去验证。比如湿面条可燃就证明添加了塑化剂的传言,这可以通过燃烧多种面条甚至米饭馒头来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很多都可燃,可见能燃烧并不能推断出面条就有问题。当然有些谣言无法亲身验证,但可以采取比较法进行实证分析。比如网易曾有这样一则新闻“河北15000名干部下乡吃住8个月”,经过搜索发现,这则新闻在其他网站也有,但表述却区别很大。比如新华网表述为“河北15000名干部下乡吃住8个月,帮差村找项目做维稳”;搜狐网为“河北15000名干部下乡,斥2.5亿元保证不出群体事件”。而作为信源的《新京报》原文为:“河北15000名干部下乡,帮农村找项目同时保证不出群体事件。”就这一新闻事件本身,虽然我们没有条件亲临现场核实,但通过多方查证比较,就不会被某些媒体片面失实甚至别有用心的报道迷惑,因误读做出误判,甚至以谬传谬。

筑起责任之墙,拒做旁观者。凡是谣言,都有破绽。虽然有些网络谣言背后的真相离大众很遥远,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总有了解真相的人,如果每一个掌握真相的人都能够行动起来,及时通过网络澄清事实,讲明真相,那么,网络谣言就会无处藏身。军营也被网络所覆盖,因此,我们每一名官兵都应当意识到“网络是我家,清洁靠大家”,都有责任为营造公正透明清洁的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如果任谣言污染网络空间,甘做“打酱油”的旁观者,甚至抱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热衷于起哄、看热闹,推波助澜、四处传播,让家园在网谣中沉沦,最终将会是“危巢之下,岂有完卵”,自己也不能免受其害。要增强“网络兴亡,网民有责”的责任感,军人虽然有诸多上网限制,但对有疑点的信息不能盲目转帖、不要轻易跟帖;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进行深究,查清真相,澄清事实;对于恶意制造谣言、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危害的,及时向网管部门举报。

筑起稳重之墙,莫断传统根。传统是创新的基石,互联网、大数据并不能代表世界的一切、包罗世界的全部。网络信息是海量的,可以开阔视野,但网络汲取信息却弊病多多,在某些方面甚至会成为思维的大敌,比如网络创作准入门槛低,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不高等等。相反,传统的阅读手段具有网媒无法替代的思想“反刍”功能,阅读者可以根据思考的进展控制选择阅读的节奏、内容和顺序,在较为稳定和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深入反复的思考。因此,在引导官兵用好网络的基础上,应当坚持好的传统,搞好两者的结合。要关注网上热点,根据网上提供的线索走进现实,走入实体,让自己更快更准地到图书馆、书店或者地摊上,找到自己最需要、最受启发的书刊报纸,进行深入阅读,参考网上的评论观点进行思考,得出更深入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主见,避免人云亦云。

【作者系92858部队某分队副政委、92877部队某营教导员】

猜你喜欢

谣言官兵信息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如何科学识别谣言?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订阅信息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展会信息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