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016-09-18匡天龙

读书文摘·经典 2016年6期
关键词:仁宗宋仁宗太后

匡天龙

摘自《做人与处世》

你有风格,我有原则,别用你的风格打破我的原则。

公元1029年冬,宋仁宗赵祯决定率文武百官于冬至日在会庆殿为母亲刘太后叩头庆寿。范仲淹上了一道奏章,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这是有损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 这一事朝廷尚未答复,范仲淹又奏了一本,说仁宗现已年满20岁,可以独立担当大任,刘太后应退居后宫,不需垂帘听政了。刘太后十分恼火,一纸诏书将范仲淹贬为河中府通判。

三年后,太后病逝,仁宗即调范仲淹入朝任右司谏,工作就是评议朝事。此时又逢干旱和蝗灾蔓延山东半岛和江淮流域,范即上书请予救助。未果,范仲淹则直问仁宗:“如果宫中停粮,陛下该如何?仁宗汗颜,遂派范仲淹去赈灾。”

回朝不久,范仲淹發现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亲友,便根据自己的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公元1036年呈给宋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吕夷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蛊惑君主将范仲淹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又贬到岭南。

范仲淹到饶州不久,妻子因病离去。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意思是说,你不要像啄木鸟一样,啄了林中虫,却招来杀身之祸,面对贪官污吏不要过于耿直,要管好自己的乌鸦嘴。

通过这篇《灵乌赋》,范仲淹已然看出梅尧臣和自己陌路殊途。范仲淹回了一首《灵乌赋》:“彼希声之凤凰,亦见讥于楚狂;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和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成为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猜你喜欢

仁宗宋仁宗太后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宋仁宗好色
心中有天平
宋仁宗的自守之道
好马也忠诚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为一个错别字较真的宋仁宗
太后驾到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