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阎红彦开辟云南经济新思路的开国上将

2016-09-18林晓娜

人物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云南群众

林晓娜

阎红彦在“文革”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至今已将近50年了,但人民仍深深地爱戴他,怀念他。

阎红彦1909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创建晋西游击队,是红军陕甘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转战南北,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共和国第一批授衔的上将。全国解放后,他先后担任四川省委书记、副省长兼重庆市委第一书记。1959年庐山会议后,调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委、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留下了历史性的业绩。

阎红彦主持云南工作的7年,正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左”倾错误日益严重,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在这样情况复杂、处境艰难的形势下,阎红彦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好思想、好作风,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集中群众智慧和经验,采取一系列独特的具体政策措施,大胆地解决了一批急迫问题,稳定了形势,发展了生产,改善了群众生活,增强了民族团结。

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阎红彦一到云南,特别注意了解和掌握云南省的特点、优势与劣势。他几乎跑遍全省,心情十分振奋,但也感慨万千。云南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发展潜力诱人;但交通梗阻,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十分困苦。在这里,“既不会旱到赤地千里,也不会水淹连城”,“哪里是什么‘七分天灾三分人祸?”连没有脱离原始部落的“直接过渡区”也要“一步登天”办起人民公社。他心情沉重,连连叹息:“主观主义害死人!”“脱离实际也就脱离群众。”“最可怕的是失掉人心。”他从调查研究入手,首先抓住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逐步理顺干部思想,从而改善党群关系,民族关系,团结一致,发展生产。他常说:“抓住生产,就抓住了群众的心。”

阎红彦常说,实事求是不只是个作风问题,认识问题,还有个思想感情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问题。只有对实际情况作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群众饥寒感同身受,才能排除一切干扰和顾虑,取得正确的结论;才能摸到群众的脉搏,听到群众的心声,制定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1961年2月间,他亲自主持制订了《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加强调查研究的决定》,对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出具体规定,并带头身体力行。

1961年4月间,阎红彦来到西双版纳,发现傣族的竹楼旁都有一片自有“用柴林”,用以解决各家日常烧柴需要,周围山村没有乱砍乱伐,林木葱郁,植被保护很好。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与思考。他随后到了景东县,在文井公社大营大队蹲点调查,触动更深。这里森林面积约5万亩,由于没有考虑群众需要,管、育、用三者关系处理不好,乱砍乱伐日趋严重。座谈中老农反映,林权不清,责任不明,成林都是国家的,村头路边是集体的,房前屋后一棵也没有自己的,群众烧柴没人问,管和砍的矛盾越来越大。群众一面对山林的破坏感到可惜、着急,一面又认为,谁不砍谁吃亏。过去这里养护森林靠乡规民约,由当地群众派专人负责保护和发展山林,具体做法是:保护水源林,管理河堤林,经营果木林,培植烧柴林,看管风景林。每年定期开山,可以上山砍柴,但不能乱砍乱伐。三天过后鸣锣封山,专人巡查管山,如有违犯,以“规”处罚。群众说,只要能这样,不用10年,既能使山林茂密,又能保护水土资源。阎红彦听了非常高兴,立即告诉省委及有关部门,请他们组织力量,多点调查。

客观事实使阎红彦深深感到,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才有边疆的长期稳定和巩固的边防。

当时,云南边疆29个县,248万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70%以上。在边境一线,做民族工作的力量并不少,部队的民族工作队有5000人,沿边境有100多個农场,职工6万余人。省、地、县机关团体中均有专门的民族工作部门,专门财力数量不少。

阎红彦指出,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而没有把工作做好,主要责任在省委没有把情况吃透,思想理顺,方法摆正,没有把各种力量组织到主要方向上来,而是力量分散,自成系统,各吹各打;对情况若明若暗,似是而非;一般化的传达,笼统的布置,很少触及实际问题;一些政策和做法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能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把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阎红彦在不同地区调查中,反复与当地党、政、军负责人,与当地干部群众多次座谈,向省委常委会专题汇报,请他们结合调查,统一认识,提出具体措施。1965年12月20日到1966年1月13日,阎红彦等组织召开了边疆工作会议,形成正式文件,全面分析了情况,提出具体的方针政策。各有关方面都采取了切实的措施,有力地把党、政、军、民扭成一股绳,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做好群众工作,迅速改变边疆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

突破局限 生产发展

在调查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和现象,引起了阎红彦的深思。每到一处,人们总想让他更多地了解那里的“穷山恶水”、土地贫瘠、干旱缺水、肥料不足、耕牛老、农具旧、产量低、收入少,群众生活困难。他指出:“这代表了一种不好的思想方法和精神面貌。只看困难一面,消极叫苦,工作没有信心。”“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没有反映客观的真实情况。”他说,山虽然大,但并不穷,大小牲畜、山林特产,无论品种和数量都不少,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都不错。生产、生活搞不好是不从实际出发,机械地执行“以粮为纲”的结果。只要打破思想束缚,放开眼界,方法对路,趋利避害,群众生产、生活很快会得到恢复和发展。

阎红彦与省委们商定,必须突破局限,才能帮助干部解除顾虑,打开局面。为此,省委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就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具体方针政策:

一是在粮食分配上实行“三三制”,提高了群众种粮积极性。

条件较好的坝区是云南的粮食主产区,着重提高单产。根据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改变“多产多购”群众不能多留多吃的征购政策,实行“三三制”,即当年增产部分,国家多购一点,集体多留一点,群众多吃一点。受到群众欢迎,调动了增产积极性。

二是养牛、养羊不能单纯追求“存栏数”,主要应看“出栏率”,有计划地“杀、卖、吃”。

为了改变单纯追求“存栏数”,不让“杀、卖、吃”,群众得不到好处,“存栏数”也难增长的状况,省委制订了牛羊“杀、卖、吃”政策,不仅让群众吃到肉,分到钱,连群众喜欢穿的羊皮也得到照顾。规定不仅统计“存栏数”,还要考核“出栏率”。群众吃到的肉多了,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牲畜的管理,“存栏数”反而有了较快的增长。

三是养猪实行“吃一半、卖一半”的政策,使农户家庭养猪迅速发展。

在调查中,阎红彦了解到群众对养猪吃不到肉的“生猪派购”政策有意见,经与有关部门反复算账研究,大胆实行“吃一半、卖一半”的政策。结果,多养多吃,大得人心,群众养猪积极性高涨,超额完成了派购任务,存栏数也增加了。猪多肥多,也促进了粮食增产。

四是扬长避短,发展多种经营。

阎红彦反复强调,云南是个好地方,只搞粮食不行,发展多种经营,可是一大优势。只要敢于实事求是,方针对头,各展所长,云南落后局面就会很快改观。

在粮食生产条件差的山区、半山区,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余粮减免”“粮食自给有余”、鼓励自愿多卖的政策,减少了国家的“口粮返销”,大大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发展。

对于一部分贫困山区,实行“减免公粮”或者“以畜产品、山林特产抵交公粮”的政策,鼓励他们粮食自给,不吃返销粮,集中力量发展多种经营。群众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积极性高涨,生产、生活都有了提高。

五是供销社要组织群众生产生活。

阎红彦每到一些基層供销社,总是仔细地察看货架上的所有商品,详细询问每个商品的销售情况。当发现了一些完全不适合山区的商品,如长筒丝袜、高档香水等根本没人买,而屡屡退货又屡屡调入时,他严厉地批评了那种“单纯任务观点”和“官商作风”。他指出,要搞活供销业务,必须首先了解当地特点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不仅组织货源,促进生产,还应帮助群众请师傅,学技术,发展手工业等多种经营,并把当地产品推销出去,增加群众收入。

阎红彦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采取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云南全省形势发生显著变化。粮食连年增产,总产量很快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户均大牲畜、生猪头数位居全国前列,经济作物、经济林木、多种经营发展迅速,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在全国还处于比较困难的时候,人们都说“云南的日子比较好过一些”。

阎红彦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无畏,刚正不阿,坚持真理,勇于实践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猜你喜欢

云南群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