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毅:为什么中国不会取代美国

2016-09-18

党政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外交发展

笃 行 ·演讲精粹·

王毅:为什么中国不会取代美国

中国外交的五大使命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我们已经制定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外交就是要为这个最大的内政来服务,就是要为中国实现发展目标提供更加稳定、良好、友善的外部环境,就是要为助力这个目标的实现营造和开创更多外部资源。

大家对中国外交这几年的进展印象深刻,甚至是刮目相看。近三年来,习近平主席就如何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中国外交正在更加积极地维护正当的国家利益,更加积极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也更加积极地同世界各国,当然包括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国家关系。

中国外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主要会做什么?我的说明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外交要承担起五项重要使命。

第一项使命,是中国外交要使更多国家和民众了解并理解中国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国是国际社会的成员,我们希望更多、更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同时,我们必须坚持自己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这个选择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完全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中国社会各界最广泛的支持。我们希望并相信,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进一步加深,一定会有更多国家和民众理解、支持中国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这也是中国外交必须要承担的使命。

第二项使命,是中国外交要坚定维护二战胜利以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我们绝不会“另搞一套”。我们首先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当代国际体系,以及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我们还需要维护自由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中国依靠开放得到了快速发展,我们正在并希望与世界各国一起来建立开放的经济体系,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此外,我们还希望不断完善当今的国际经济金融治理机制。中国已经深入参与了现有国际经济和金融机制。我们倡议成立了亚投行(AIIB),一开始有些国家对此有疑虑,甚至怀疑中国是不是要搞亚洲版的“门罗主义”。但现在情况已经清楚,中国从一开始就敞开臂膀,欢迎全世界的国家加入,而不仅仅局限在中国所在地区。它将是对现存的国际金融机制的补充,绝不是要另起炉灶。

第三项使命,就是要更加积极有为地为中国自身的发展服务。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同各国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有三大支柱,第一大支柱是互联互通,中国目前正积极与各国合作,打通相互联接的通道。“一带一路”第二大支柱是产能合作。我们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国际产能合作协议。我们希望通过产能合作来加快各自的工业化进程,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应对目前世界经济低迷给各国带来的各种挑战。“一带一路”的第三大支柱是人文交流。欧亚大陆有各种不同文明和文化,没有优劣、高下之分。我们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使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共同促进人类历史进步。

第四项使命,就是有效维护中国不断拓展的海外利益。与其他大国发展轨迹一样,中国已经到了越来越多企业、越来越多公民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政府当然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好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五项使命,就是要更加建设性地参与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这首先是因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着重要责任。同时,热点问题的解决也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国际环境。在非洲,我们斡旋南苏丹的纠纷;在亚洲,我们斡旋阿富汗和谈、缅甸国内和解。我们和各方一起促成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

中国不会成为美国的对手,也无意取代美国

最后我要谈一下中美关系。大家都说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确实如此。一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搞好了,对两国人民甚至对世界都是有益的。但如果搞不好,有可能掉进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为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美双方要共同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说到底就是要建设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我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跟美方合作,不断加强对话,增进相互了解,推动关系发展。同时我们希望,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也应该成为中美两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得到更多中美两国人民的支持。

最近对中美关系的议论比较多。媒体也有些炒作,似乎中美之间出了这么多分歧。昨天同克里国务卿会见记者时,我们都重申中美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有分歧不要紧,我们一起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但现在确实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说法,有一些美国的朋友担心,认为中国才是美国将来真正的主要对手,可能有一天中国要取代美国。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战略互不信,是对中国长远意图的战略怀疑。战略疑虑不解决,小问题会变成大问题,没有问题会生出问题。相反,如果我们能建立战略信任,消除战略疑虑,加强战略合作,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对话协商找到解决办法。

中国会不会成为美国将来最主要的对手,甚至取代美国?我认为这个命题是完全不存在的。首先,中国虽然已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按照人均计算,我们仍排在世界80名以后。人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要聚焦自身的发展,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我们自己的发展上。我们不会去和别人竞争,也无意去取代谁。

第二,中美之间已经进入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谁也离不离开谁。大量美国企业在中国有自己的事业,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进入美国,进入美国各个州市,在当地创造着就业机会。去年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5580多亿美元的贸易规模。每年中美之间来往的人次是475万,每天都有一万多名中美民众在天上飞着。

这种相互融合的关系,怎么能想象发生冲突呢?一旦发生冲突肯定是双输,而合作才能双赢。如果我们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的话,为什么要去进行无谓的零和竞争?我们应该合作,而且完全可以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中美之间具有高度的互补性,我们应该不断发掘中美合作的潜力和空间。

还有一点,为什么中国不会取代美国?很简单,因为中国不是美国。中国就是中国,中国今后也不会成为另一个美国。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多少扩张的基因,也没有多少当救世主的冲动。中国从2000多年前开始,就不断地修建长城来保卫我们自己。这就是中国文化特质的一个典型表现。这种融化于血脉当中的文化基因和传统会继续下去。即便我们将来进一步发展了,壮大了,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经济总体规模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但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仍然不是美国。我们会以中国人的方式,以东方人的思维,以更加和谐和包容的态度来与其他国家交往,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中国应该发挥的作用。而且那个时候,中美之间的合作会更加深入,更加紧密。我认为,当今最需要的就是增进我们彼此的相互理解。

(摘自王毅外长在美国发表的题为《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外交》的演讲)

猜你喜欢

外交发展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别开生面的“舌尖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