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平和大望山北矿段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2016-09-18郑银昌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8期
关键词:硅化金属矿成矿

郑银昌

(福建省闽南地质大队,福建漳州363000)

福建平和大望山北矿段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郑银昌*

(福建省闽南地质大队,福建漳州363000)

福建省平和县大望山矿区北矿段银多金属矿位于闽东火山断坳带,福安—南靖断裂带与上杭—云霄深大断裂交汇处,属上杭—云霄有色金属成矿带东南段。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或其次一级裂隙控制,以脉状、透镜状为主。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银多金属矿。

大望山北矿段;银多金属矿;矿床成因

福建省平和县大望山矿区北矿段银多金属矿矿床位于平和县南西直距约35km处,区内铁、铜、钼、金、银、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广泛分布,矿区矿点多达25处之多,主要分布于崎坑、龙伞岽等2个火山机构环状组合体的内、外环。经过多年的勘查工作,大望山矿区北矿段银多金属矿床已成为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典型的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银多金属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的研究,可为福建东南沿海火山岩地区提供寻找银多金属矿模式。

1 区域成矿背景

1.1区域成矿条件

本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各种性质不同、方向各异的断裂构造较发育,其中北东向、北西向尤为发育。东侧的福安—南靖北东向断裂带及上杭—云霄深大断裂带贯穿全区,东西两侧为龙伞岽火山机构环状组合体和崎坑复合式火山口,北侧为石帽山火山盆地,全区呈现为被区域断裂所分割的一个个相对独立且变形复杂的构造块体,控制着岩浆岩及地层的分布,生成差别各异的矿产类型。复杂的构造及活跃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有利条件,特别是具有划界意义的区域性大断裂和深大断裂,为区域成矿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1.2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本区地层微量元素特征:南园组和石帽山群地层成矿元素明显高于维氏值,其中Pb、Sn、Mo元素高于维氏值3~7倍,石帽山群则以含较高的Ag元素为主要特征。

侵入岩微量元素特征:与地层类似,本区主要的酸—中酸性侵入岩也具成矿元素高于维氏值的特点,一般表现为:Pb、Cu、Sn、Mo元素高于维氏值1~4倍,Zn元素除个别含量较高外,多数低于维氏值。Ag元素以燕山早期侵入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含量较高为特征。

各类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区内异常组合主要有Pb、Zn、Cu、Pb—Zn—Cu、Cu—Pb—Zn—Sn、Cu—Ag—W—Mo、Ag等多个组合元素。其中地球化学异常值为:Pb200~4500ppm、Zn150~300ppm、Cu80~450ppm、Sn30~200ppm、Mo15~80ppm。有些异常与矿化吻合,尤其是几种异常套合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由此可见,本区的地化背景及异常组合特点与成矿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区内具有较好的成矿物质基础,找矿潜力大。

2 矿区地持征

2.1地层

矿区地层出露简单(详见图1),仅出露白垩统石帽山群(K1sh),规模较小,为一套红色陆相沉积—火山喷发建造的地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地层叙述如下。

2.1.1石帽山群下组上段(K1sh1b)

为一套喷溢相中酸性熔岩夹火山碎屑岩,分布于矿区北部,岩性为巨厚层状紫灰色英安玢岩、流纹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及英安质晶屑、玻屑凝灰岩等,与大望山花岗闪长岩体呈断层接触或喷发不整合接触,与上覆石帽山群上组上段地层多呈断层接触。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为主。

图1 福建平和县大望山矿区北矿段银多金属矿地质略图

2.1.2石帽山群上组上段(K1sh2b)

为一套喷溢相中酸性熔岩,分布于矿区的北部,岩性为紫灰色、灰色流纹岩及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具硅化、绢英岩化等,除与下伏石帽山群下组上段地层多呈断层接触外,还喷发不整合覆盖于大望山花岗闪长岩体之上。

2.2构造

矿区的构造以线性断裂为特征,主要有北北东、北西向2组断裂。断裂性质以压扭性、压性为主,其次为张扭性和张性,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2.3岩浆岩

大望山花岗闪长岩体[γδ52(3)b]广泛出露于矿区,约占矿区面积的十分之九,多呈岩基、岩枝产出,该岩体与银多金属矿化关系较为密切。

2.4围岩蚀变与矿化特征

蚀变以硅化、蔷薇辉石化、绢英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岩化、钠长石化、萤石化、次生石英岩化、钾化等。其中硅化与蔷薇辉石化跟银多金属矿关系密切,可作为找矿标志。

按蚀变类型大致可分为:硅化—蔷薇辉石化、硅化—绢英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岩化、钾化等几十种类型。

2.5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电法及磁法异常特征:激电ηs异常特征,区内的物探异常具有随地势地段变化和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特点。异常主要分布在北北东向F6断裂带的南侧,与矿化段相吻合。异常背景值一般为3%~4%,最高ηs为7.5%。

电阻率ρs异常:在ρs剖面平面图和平面等值线图上,可以看出有数个带状异常,异常呈不规则状,ρs值一般1000~2000Ω·m,异常强度地段3000~5000Ω·m,个别达11000Ω·m。

地球化学特征:各类岩石的成矿元素丰度,岩石中Ag元素以凝灰岩、花岗闪长岩、绢英岩含量较高;Pb元素以蚀变岩、构造角砾岩含量较高;Zn元素以英安玢岩、构造角砾岩含量较高;Cu元素以次流纹斑岩、绢英岩含量较高。4种成矿元素含量均较高的主要有次流纹斑岩、其次为绢英岩,花岗闪长岩的成矿元素相对也较高。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Ag、Pb异常:呈椰圆形,面积约0.05km2,位于0线附近;Pb异常:多呈椰圆形及不规则状,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是矿区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带的主体部分,面积约为1.8km2,异常峰值分别为(1916~4000)×10~6。

3 矿床特征

3.1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特征

大望山矿区北矿段银多金属矿矿体主要分布于石寨—大湖岩一带,矿带北至青云宾馆东,南至水宝村,呈北东向展布,位于13~40线间,介于F3—F15,矿带长约1km,宽约0.5km,由33个矿体组成。各矿(化)体分布于F1断裂带中及上、下盘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碎裂花岗闪长岩内,其中6号矿体为区内主矿体(见图2),矿体长33~150m,厚度0.54~9.68m,斜深44~315m。

6号矿体为银(铅锌)矿体,出露于水沟西侧,标高约516m,产于F1断层下盘的碎裂花岗闪长岩中,呈长透镜状,37°方向展布,延长约150m,平均厚度约4.93m,最厚达到 9.68m,最小仅 1.88m,延深约152.33m,最深达230m;矿石平均品位Ag148.16×10-6、 Pb1.17%、Zn0.63%。

3.2矿石矿物

金属矿物主要有碲银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其次为黝铜矿、碲铅矿及锑银矿、辉钼矿、自然金、自然铜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蔷薇辉石、绢云母、绿帘石、绿泥石、黄铁矿、方解石和萤石等。

表生矿物主要有孔雀石、铜蓝、铅钒、褐铁矿、软锰矿、硬锰矿等。

3.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不规则粒状、半自形粒状、自形粒状和交代结构,其次为乳浊状、叶片状、压碎状、固溶体分离结构等。

矿石构造以浸染状、小团块状构造为主,其次为星点状、细脉状构造等,局部还见有蜂窝状、皮壳状和网格状构造等。

4 矿床成因探讨

4.1成矿物质来源

燕山早期侵入的大望山花岗闪长岩体及早白垩世石帽山群火山岩的成矿元素在矿区含量相对较高,矿区Ag、Pb、Zn等微量元素与维氏同类岩石中的平均含量对比,丰度值相对较高,初步认为该岩体和地层为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的主要矿质来源。

4.2矿床成因探讨

矿区构造复杂,相互交错,为成矿提供足够的容矿空间,频繁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液及矿源。其中北北东向构造为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含矿热液从深部沿断裂构造带上升进入储矿围岩,在运移中不断地从火山岩中萃取银铅锌等成矿元素,并不断富集,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成矿物质在容矿构造F1及次一级裂隙中富集并沉淀成矿。受热液影响,围岩发生强烈蚀变,主要有硅化、蔷薇辉石化、绢英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其中绿泥石化、蔷薇辉石化和硅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5 结论

综上所述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等条件分析,大望山矿区北矿段银多金属矿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银多金属矿。

P640

A

1004-5716(2016)08-0144-04

2015-09-07

2015-09-09

郑银昌(1963-),男(汉族),福建南靖人,工程师,现从事矿产地质工作。

[1]范君学,等.福建省平和县大望山矿区矿区北矿段银铅锌多金属矿详查及外围普查地质报告[R].福建省闽南地质大队,2012.

[2]柯木枸,等.1∶5万《平和县矿产图》[E].福建省第七地质大队,1991.

猜你喜欢

硅化金属矿成矿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新疆寨北山铜矿成矿新认识及找矿预测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复杂地层取芯技术在多金属矿区应用取得突出效果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