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因素制约下的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2016-09-18冯耘
冯 耘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区位因素制约下的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冯耘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贵州是我国反贫困战略实施的重要省区,与我国其他地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比,呈现出入境旅游人数少、逗留时间短的特征。因此,区位因素的制约成为贵州入境旅游的瓶颈与障碍。近年来,贵州不断后发赶超,贵州省委省政府秉承“生态贵州”“多彩贵州”的理念,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三块长板”之一,明确了旅游的新定位。本文将结合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相关情况,提出贵州省旅游发展的相关思路与策略。
区位因素;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全域旅游
引言
今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了2016年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贵州成为中国上榜城市之一。这是对贵州良好自然生态、独特人文资源的高度肯定。贵州省委副书记谌贻琴在2016贵州旅游全国推广仪式上发言道:把“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作为贵州山地旅游业的基本品牌,把全域旅游、全民参与作为基本方针,把外拓市场、内优服务作为山地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抓手,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通过政府大力推介宣传以及新的旅游全域观念的精准植入,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在近几年中取得一定的发展。同时,由于产业基础的薄弱性和滞后性,在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持续发展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制约的因素。
一、贵州入境旅游市场的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1],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服务业区位因素主要可以分成四类:经济因素和空间因素以及信息因素、人文因素。究其本质,基于旅游区位的客观性,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都具有不可移动性,消费者享受旅游活动,必须通过交通工具到达旅游目的地。同时,由于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的差异性,造成各地旅游市场的竞争。贵州的旅游区位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交通网络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乃至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其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适宜居住的气候条件也成为近年来贵州入境旅游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这些由于区位因素制约发展的原因也逐渐转变成为客观存在的优势。构建具体的旅游区位体系,能够为贵州入境国外游客市场区位特征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贵州入境游客市场开发的现状与发展的阻碍因素
从2010年开始,贵州地区的入境外国游客市场开始小幅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至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贵州地区的入境外国游客在全国的入境旅游当中排名靠后,即便是在西南经济区五省中,贵州也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各省区(见表1)。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来看,西南经济区五省区的排名是云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虽然2013年贵州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出200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56%,但与云南省相比差距近12倍。这与云南省在国内较早发展旅游业并树立了众多具有国际声誉的旅游品牌不无关系。相反,贵州省除了黄果树瀑布景区之外,多数景区都是近十年内才发展推广,尚未形成国际声誉。同样是以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为旅游品牌核心,贵州全省各景区都没形成良性的地域文化和旅游品质化服务生态系统,与云南大理、丽江等地不仅可以吸引国内外游客,还能够让游客长时间地留驻,甚至定居的发展水平存在极大的差距。
表1 西南经济区五省区五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百万美元/年)
阻碍发展的因素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对外发展上,贵州地区在文化背景和其他临近省份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地缘因素、旅游发展时间在区位上处于不利地位。贵州地区具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着实增加了一定的吸引力,但与云南、广西地区进行比较,贵州生态型旅游产品品牌优势较弱,主要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为核心。同时,交通组织方面也缺乏相应的发展系统,因此,入境旅游客源主要是依据距离呈现减小的趋势。在西南地区,入境最便利的通道是广西和云南口岸,而这两地的入境游客多半不会在游玩之后选择继续前往贵州。同时,因为贵州全境为喀斯特山地地形,交通存在先天的困难,无法实现立体交通等优势。各个景区之间交通路程长,缺乏一定的通达性,又多盘山路,这样就造成了贵州地区地缘区位的先天劣势。在旅游资源性方面,主要以传统资源开发为基础,原生性优势并未通过有效整合而以较高的姿态呈现在国际舞台上。同时,旅游文化产品的低端化、重复化以及市场化走向并未能够吸引旅游者。
三、区位因素制约下的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崛起障碍的突破方案
大众旅游时代和散客化时代的到来,迫切要求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区域服务体系建设。当前,旅游发展模式逐步从“景点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在客观上也存在着区域跨度、城市与城市,景点与景点距离、交通通达性,区域旅游一体化保障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建立和完善区域间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保证区域间交通便利与合理性,加强地区区域旅游发展和合作,是今后贵州入境旅游发展可考虑的方向和思路。针对当前贵州多条高铁的开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交通蓝图,建立出具体的协作网络,使贵州的旅游空间的生长力和市场驱动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也让贵州地区的区域客源市场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建立出入境市场动态的机制。
2016年6月,由贵州省旅委和贵报传媒联合打造的“贵州全域旅游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挂牌成立。这无疑呈现了我省着力整合省内外以及国际传播平台,为贵州全域旅游品牌提供精准的传播服务,积极探索全域旅游资源整合运作模式。笔者认为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发和拓展贵州入境旅游市场,从旅游政策和发展层面上来看是一个较好的契机。结合国际市场调研,全面分析贵州的环境,明确入境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使具体的市场营销组合战略可以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新媒体将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核心产品元素进行有效的传播。同时,重构和创新旅游文化产品体系,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培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周芳如,吴晋峰,吴潘,李佳丽,杨春华.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市交通通达性对比研究.旅游学刊,2016(2):12-22.
[2]刘宏盈,马耀峰.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J].资源科学,2012(8):1162-1168.
[3]刘成. 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发展关系的区域比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5):51-56.
[4]张瑞英,席建超,葛全胜.1996—2013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时空演变研究:结构效应与空间效应[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6):80-85.
[5]王玎玎,马耀峰.中部六省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J].河南科学,2013(2):235-243.
[6]周成,李悦铮,江海旭,毕剑.晋陕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对比分析——基于SSM方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121-124.
[7]金春雨,王伟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MESS模型的经验证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 (8):198-202.
[8]张广海,李晶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省域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实证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81-89.
F592
A
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ZC114)。
冯耘(1983-),女,布依族,四川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现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旅游、乡村旅游、民族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