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6-09-16杜兰军甘肃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
杜兰军(甘肃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杜兰军
(甘肃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
数学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而思维能力既是发展智力的前提,又是提高素质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重视操作实践,提高运算技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运算技能
数学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采用“开火车”的方法让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读数,如从3990读到4008,这样就让每个学生积极思维,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他们感到学数学轻松有趣。在小结时,我编了一首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即读数要从高位起,数位顺序莫忘记,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作几,中间有“0”读一个,末位有“0”不要读。让学生通过这首顺口溜牢记“万以内数的读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就把“快乐”带进了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学习情境,发展思维能力
情境是以具体事物为依据的,在教学时注意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如例题“一辆公共汽车有乘客36人,到某车站下去8人,上来了12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在课堂上,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接着请孩子们按座位顺序从第1个到第36个同学站起来(表示车上原有乘客36人),然后说到了某站,让第1个至第8个孩子坐下(表示下车8人),再让第37个至48个同学站起来(表示上车12人),这时让学生数一数站着的同学有多少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车上共有40人。”紧接着由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他们会很快列出算式来,即:“36-8+12=40(人)”。由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思维过程一清二楚,列式计算就轻而易举了。
三、提高运算技能,培养思维能力
1.重视口算,培养习惯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通过口算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口算,以培养其良好的口算习惯。
2.掌握规律,深化练习
四、重视操作实践,发展思维能力
五、强化学生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在复习“平均数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回顾归纳出“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接着出示以下问题,如:
1.五年级平均每人糊纸盒多少个?
2.五年级平均每组糊纸盒多少个?
3.五年级平均每班糊纸盒多少个?
让学生说出以上问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练习思考出求“平均数”的关键,求平均数,就要找准总数量和总份数。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应条件,也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技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蔡妮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科教新报,2010(24).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