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在古籍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2016-09-16侯妍妍山东省图书馆济南250100
侯妍妍(山东省图书馆,济南 250100)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在古籍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侯妍妍
(山东省图书馆,济南 250100)
从古籍及古籍修复的艺术角度出发,以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论述了古籍及古籍修复中蕴含的美学理念,分析了影响当代古籍修复审美观念的因素,旨在为进行古籍修复时更好地贯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奠定基础。
古籍;古籍修复;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审美素质
在中国传统古籍修复界,古籍已纳入文物保护范围,古籍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一直深受大众重视。相对而言,古籍及古籍修复的艺术属性却一直较受忽略,从保护的角度而言,也仅仅限于摄制图录、影印出版等方式,而忽略了其本身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学理念。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可总结为一“和”字,古籍及古籍修复技艺也正是契合了“和”的美学思想,散发出她们古典温婉的魅力。
1 古籍及古籍修复与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关系
1.1古籍及古籍修复具有艺术性[1]
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象征,古籍中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古籍具有3种不同的价值属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及艺术代表性。这说明:古籍不仅仅是文物、是史料同时也是艺术品。每个特定时期的古籍所呈现出的不同风貌,都是斯时的文化、艺术、审美的集中体现。其艺术性则主要通过其版刻工艺、装帧形式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古籍的艺术性中包涵着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可以说古籍的发展史就是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史。认识古籍的艺术性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
古籍修复与古籍发展史息息相关,它担负着延续及传承古籍生命的使命及职责。古籍修复技艺既是技术,也是艺术。修复技艺本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艺术气息。同样,修复行为中也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学理念。
1.2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
中华美学最基本的思想生产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美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儒释道对“和”“圆”“妙”的追求),构成了中华美学的主导精神——“和合”文化。中华传统审美具有含蓄、内敛、不走极端、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文化品质。
中华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想。
中和之美,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应当是不偏执的、中庸的。中和之美是历代艺术家们推崇的审美标准,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
协调之美,是指事物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相关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华传统美学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标准:“和谐即美”“协调即美”。可以说,和谐、协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征。
和善之美,是中华传统美学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它将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放在一起衡量,是中华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色。它的主要观点是:美放在自然中是和谐的,体现在人性上是仁善的。
和合之美是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无论是儒家、道家都强调整体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与物也是一个整体。观察事物之间的整体联系,就会通晓事理,即“观其会通”。和合之美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和合之美的另一个含义是“兼收并蓄”,是指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及其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的美学思想。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尽在一个“和”字,它传达出真、善、美相统一的最高境界。
2 传统美学思想在古籍修复中的体现
2.1古籍修复原则体现了传统美学思想
古籍修复历经1 000余年的历史发展至当代,形成了一系列修复原则,这些原则是修复业界内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具有行业规范性。这些修复原则除最为人熟知的“整旧如旧”原则外,还有“抢救为主、修复为辅”“较少干预”“可逆性”等[2]。细究这些行业准则,都蕴含着传统美学思想。
整旧如旧的含义是指修复后的古籍尽量保持其原来的面貌,整旧如旧的目的在于保护古籍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不受损失。从另一个角度看,整旧如旧也是尊重历史,尊重前人,尊重光阴在古籍上留下的足迹。
可逆性主要是指材料可逆,手段可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旨在确保古籍的安全性,另外这一准则体现了当代修复者已认知到自身的局限性及修复手段发展空间,因而为未来的修复操作行为留有余地的初衷。
较少干预指对古籍的修复干预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修复的面积和添加的材料都要尽可能减小。从而避免出现过度修复现象,避免对古籍原始文献信息形成干扰。
抢救为主,修复为辅则是指先修复破损情况最为严重的或者出现紧急情况的古籍。这些修复准则阐释了修复的本质,修复就是修补和复原,是维持古籍原有的艺术特征和历史痕迹。不偏执,不篡改,顺其自然,尊重原貌。这些都是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和”字精髓在修复工作中的体现。
2.2修复实例中应用了传统美学思想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修复准则,领悟传统美学思想在修复行为中的指导意义,修复的技术与境界才能更上层楼。现以所修天津馆藏明嘉靖南京刻本大藏经一册为例说明。
天津馆藏《大明重刊三藏圣教》共 1 606种6 382卷,目录3卷。明嘉靖四十四年南京徐筠泉刻本。所修大藏经为青字部第7卷。经折装,轻度破损。主要破损原因为老化及磨损,有轻微虫蛀。破损主要位置为两侧折口处。经折装从装帧方法上看是最为简单的一种,但是从修复角度而言却是困难最多最大的。修复时要尽最大可能控制水量、控制外力。稍有不慎,则无法复原。折口处的磨损处理是该书的修复重点。为防止书叶遇水变形和出现水渍①古籍单张纸单面印刷对折为一“叶”,现代书籍单张两面印刷为一“页”。,不对书叶进行喷水展平处理,且不在书叶上施浆,只将浆糊涂于补纸上,进行背面修补。背面折口根据其折叠方向,在展开后出现凹进和凸出两种情况,经过多次反复折叠,折口处已不平整,甚至呈立体状棱形折口。如果依照普通破损古籍修复方法,将其展平后修补,则复原后书口修补处非多即少,与原折痕出入极大,书口不齐,外观不佳。针对这种情况,修复时采用了顺势而修的手法,对原先不平整的棱形折口不做干预,将两边书叶多展开几面,保证两边书叶在平整不错位的前提下,使折口处呈自然垄起状态时进行修补。折口破损处用补纸先补好一面,然后补纸顺棱形折口形状补过,再粘贴于另一面书叶上,撕去多余补纸。如此,修后的折口处形状可与原折口形状浑然一体,没有变形和不平整的现象出现。
本次大藏经的修复手法与过去普通线装书的手法有所不同,如果将过去的手法称为平面修补法的话,那么大藏经的修复手法可以称之为立体修补法。本次修复是将传统美学运用到实践中的一次尝试。从技法角度而言,对大藏经的书口不做展平处理,不改变其自然形态,符合传统美学的和合思想。从理论角度而言,修复时遇到了新的问题,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偏执之心,抛开固有思维,仔细观察,从大局着眼,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从小处着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问题不偏不执,取中庸之道,得中和之美,如此才能确保大藏经修复后外观不改,视觉效果和谐。
2.3用传统美学思想解决古籍修复界的争议问题
将中华传统美学思想融入到修复实践中,可以美学的眼光及哲学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虽然在修复界已制定了相对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具体到一些修复细节时,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其中最具争议性的就是修复后古籍的可辨识度问题。
以古籍补纸的染色问题为例。修复时应选择同原书用纸颜色、材质、厚度、帘纹等相近的补纸。当纸张颜色不符合要求时,要对纸张进行染色处理。目前,修复界出现另外一种观点——反对使用染色纸张,这种观点的出发点一方面是要降低修复时间及修复成本,提高修复效率;另一方面,它主张应该保持古籍修复后的可辨识度,即修复后的古籍仍可彰显原破损情况,保留历史及时光在古籍上留下的烙印,旨在尊重历史、尊重古籍的流传面貌,同时也为版本鉴定提供历史性的依据。目前这种争执的声音不单存在于古籍修复界,同样存在于文物修复界(一种观点认为修复部分就应该和文物本体截然不同,能够一眼识别。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传统的修复技艺属于艺术修复,修补部位与器物本体浑然一体才是修复大师追求的境界)。这两种观点各执己见,各有道理。
笔者认为,当一个古老的行业流传了几百年甚至千年后,忽然出现了新的观点或者与前人截然不同的声音时,其实传递出行业正在进步的信号,标志着行业内理论系统即将在思辨的过程中完善。中国古籍修复行业一向以口传心授为教学方式,重实践而轻理论,因此造成了理论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摆在现代修复者面前的任务不仅是传承技艺,更要建立起完整缜密的修复理论体系。欲建立修复理论必离不开哲学思想,中国古籍修复理论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古籍修复美学理论也离不开中华传统美学思想。那么若以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为指导方针来解决上述修复后可辨识度问题,不偏不执,当古籍是文物又是艺术品来看待:修复时运用中庸思想,尊重规律、尊重历史;修复行为讲究天人合一境界,一切以和谐为主旨,力求达到修复后既可辨识原貌,又能有视觉上的协调统一,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具体到做法上,应对问题分而视之,例如染纸与否的问题,依照相近原则,若补纸纸张较原书纸张为同色调且浅1~2个色号,则可以省去染纸程序直接作为补纸使用,这样既可保留一定程度的可辨识度,又保障了修复后书籍的协调美,既尊重历史性,又兼顾艺术性。另外,以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去解释修复后的可辨识度,其实就是以中庸思想解释这个“度”字,而中庸这个圆熟的美学思想,实在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依据。
除了上述辨识度的问题,修复后古籍的历史性与艺术性孰重孰轻,是目前在实际修复行为中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例如,此前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一批宋刻本珍品中,有这样一本书,该书经前人修复,天、地均接以补纸,经年积月累后,补纸的颜色深于原书纸色,明显不符合“补纸色宁浅勿深”之审美及适用原则。假若此书再次受损,修复的时候是否要将不符合审美标准的补纸替换掉呢?答案是:当我们对一本古籍进行二次修复时,应该意识到前人的修复遗迹(修复方法不恰当且不利于古籍保护的前人修复遗迹除外)已经成为该古籍的历史递变的一部分而存在着,一方面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地进行再次修复,不可一味求其美观;另一方面,也应尊重前人,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应当认识到:每一段修复行为都是以当时的环境为背景的,在那些我们不得而知的历史环境里,修复行为必定受着某些制约,我们不能以后来者的目光去妄断前人的可为或不可为,我们可以做到的只有守望,只有尽最大能力去尊重历史,保护艺术,使这些古籍安然于时光,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学中崇尚的以人为本的“和善之美”的美学思想在修复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3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在古籍修复中的制约因素
要使得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在古籍修复中得以正确运用,归根结底要解决审美的问题,审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有个人因素、地域因素、社会因素3点。要做好古籍修复,使古籍修复成为一门真、善、美的艺术,在具体工作时这3点都不容忽视。
3.1个人因素
这里的个人是指每一个从事修复工作的修复人员。修复人员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审美能力决定了审美行为能否展开以及展开的程度。所以,要提高修复技术,首先要提高修复人员的审美能力,而注重人员的美学素质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中以为人本的要旨。
在国外,古籍修复被视为一项崇高而神圣的艺术,古籍修复人一般需具备相关硕士、博士文凭,在意大利、法国、波兰等一些古籍保护技术较发达的国家里,至少有2个以上的高校开设古籍修复和保护专业或者文物保护专业课程,且专业课程设置中格外重视艺术史或艺术素质培养的科目。
我国是文明古国,自有古籍出现以来,古籍修复行业就随之出现了。然而因为口传心授的教学形式,造成中国传统修复方面的书籍资料匮乏,20世纪末,经过一批新时代修复者的不懈努力,传统修复理论渐渐受到重视。2007年中国古籍保护计划确立实施,古籍保护与修复事业得以有序展开。加之社会对古籍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日渐提高,古籍保护与修复事业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目前,国内多所大学也开设了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课程设置中对艺术及艺术素质培养科目日渐关注,一大批新型的古籍修复人才将在未来加入到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队列中来。
通过下列国内外几家大学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课程设置表(表1),粗略可见其对艺术素质培养的关注方向及关注程度。
表1 国内外几家大学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课程设置
3.2地域因素
审美受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
以18—19世纪维吾尔古籍文献为例,这一时期的古籍版面普遍是以左右对称均衡式存在、版面用线框网格划分、动态斜排文字段落、构图形式为空白与密集结相合等。之所以出现这些特征与规律,原因为受到伊斯兰教教义、美学思想的影响。伊斯兰教的教义、宗教文化和美学思想主要有3个原则:统一、单一、运动[3]。伊斯兰美学将信仰和伦理放在首要位置,崇尚和谐与秩序之美。在维吾尔古籍文献的版式中,强调结构安排的有序和规律性,每个框架内即使要表达的内容再多,通过有序的组织都不会有杂乱的感觉,体现出稳定和秩序感。维吾尔文古籍版式的左右版面常用对称的排版方法,使整体版面达到统一、平衡的构图,同时又以有规律变换方向的倾斜段落文字、字号、字体来活跃版面,表达不断运动变化的律动感。伊斯兰教义中规定:空间是魔鬼出没的地方[2],维吾尔纹饰艺术的表现形式纷繁密集反映伊斯兰艺术崇尚繁复、不喜空白的审美。因此我们所见的维吾尔纹饰都以纷繁复杂、密集分布的形式呈现。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差异,于是审美标准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中国古籍线装形式以四眼装帧居多,而日韩古籍则多五眼装帧;中国古籍线装形式的书衣讲究与书芯尺寸一致,书衣既不可大于书芯,也不可小于书芯,出现“露白”的情况。而韩国古籍的书衣则讲究略大出书芯部分。这样的审美差异皆是源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
当然,我们既要以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中和合之美的“兼收并蓄”的态度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形态的美;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造成的审美差异有可能会起到负面影响,这种差异有可能形成错误的古籍修复行为,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同地域的不同审美受宗教及文化的影响而各具特点,古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也因此而异彩纷呈,修复行为也因此情况各异。修复人员在修复实践中应充分予以重视。
3.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价值观念、传统观念等。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审美,一方面有广泛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于人类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提炼、概括出来的能引起人的审美愉快形式的共同特征,例如人们普遍以整齐、对称、均衡、比例、节奏、调和、对比、和谐等为美;另一方面,社会因素中的个体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不同,使得审美能力与标准各不相同。例如面对同一部破损古籍,书商及文物拍卖商与修复者及收藏者对修复后的要求就各不相同:书商以盈利为目的,只要求修复后古籍的品相,一味求新而不在意修复手法是否得当,是否会对古籍构成隐患。修复者、收藏者则更注重修复后古籍是否得到了保护,其版本价值、史料价值是否完备。因目的不同,要求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标准。修复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完善的美学思想,秉承古籍修复原则,做真、善、美的古籍修复人。
4 结束语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说:“研究文学、艺术、心理学和哲学的人们如果忽略美学,那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同样,研究古籍及古籍修复的人们如果忽略美学,也将是极大的欠缺——尤其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在科技日渐发达而人们却渐渐失去了自然之趣的今天,中华传统美学思想那鲜活、灵动的生命力和充满激情的面貌显得尤为可贵。它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它没有庞杂的理论体系,没有精密的逻辑推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对审美体验的精妙总结和直指人心的描述;在于它对人的悲悯和对自然的敬畏的哲学思想。现在,让我们以同样的悲悯与敬畏之心面对古籍、面对古籍修复,细细品味其间无处不在的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并以之为刃,消除我们的偏颇及浅见;以之为光,照亮我们的前路与迷茫。
[1]陈剑.传统古籍版式设计美学三题[J].艺术生活,2008(5): 34-35.
[2]杜伟生.古籍修复原则[J].国家图书馆学,2007(4):79-83.
[3]任文杰.浅析宗教美学影响下的维吾尔文古籍版式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5):106-108.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in Ancient Books Repair
HOU Yanyan
(Shandong Province Library,Jinan 250100,China)
From an artistic point of ancient books and ancient restoration,this paper tak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as a base,discusses the aesthetic theory in ancient books and ancient repair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restoration ancient concept,in order to better repair books with traditional a esthetics foundation.
ancient books; ancient books repair;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aesthetic quality
G255.1
A
侯妍妍(1973-),女,馆员,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古籍修复。E- mail:xiaoyaner12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