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2016-09-16叶明儿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杭州310058
叶明儿(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杭州 310058)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叶明儿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杭州 310058)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其形成起源于2 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将地势低下、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然后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式。这种传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蕴含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智慧,对当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桑基鱼塘系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生态环境保护
在古代,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区域属于太湖南岸的古菱湖湖群,又名湖州低地,为典型的水乡泽国地区。从春秋战国开始,系统区域内劳动人民将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然后逐步演变成为“塘中养鱼、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图1),最终形成了种桑养鱼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水乡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图2)。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是一项重要、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为此,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高度肯定。2004年6月,菱湖镇射中村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综合养鱼培训中心桑基鱼塘教学基地,每年接待发展中国家的淡水渔业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习和推广这一历经千年的生态循环人工养鱼模式[1]。
图1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图2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景观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缔造的儒学,自春秋起就开始书写她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再到宋代以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程朱理学)的儒学,以及清末康有为等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至今也已有2 500余年的历史了[2-3]。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儒家思想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2 000多年的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伦理思想作为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主流,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行为方式和人格塑造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儒家哲学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对生态环境问题虽没有系统的言论,但也蕴含十分丰富生态伦理思想,其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顺应天常”的生态发展观、“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生态保护观的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十分相符。2014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此,剖析湖州桑基鱼塘这一传统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形成所蕴含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智慧,对进一步提升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价值,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所蕴含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1.1体现了“顺应天常”的生态发展观
儒家认为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内在必然的本质联系,都有其自身规律,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意思是:天没说话, 四季万物还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生长,所以天为啥要说话。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4-5]意思是: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常规,不会因为尧统治天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统治天下就消亡。同时,儒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就是要求人们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按照四时变化和生物生长规律组织生产和生活。荀子曰:“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荀子·天论》)意思是: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糟。加强农业生产而又节约开支,那么天不可能使人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应天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遭祸。所以水旱灾害不可能使人受饥挨饿,寒暑变化不可能使人生病,自然界反常的现象不可能使人遭难。由此可见,儒家不仅肯定了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客观性,而且强调人们只有认识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凶”趋“吉”,由“乱”致“治”。
湖州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区域属于太湖南岸的古菱湖湖群,又名湖州低地,为典型的水乡泽国地区。当时,每当雨季,南面东苕溪和西面西苕溪有大量河水进入湖群区域。由于河道不甚畅通,故经常发生洪涝灾害。针对系统区域内这种不良自然条件,我们的祖先不是采用填、堵的方法解决区域洪涝灾害问题,而是按照水会流动及洼地储水能力强的自然规律,采用“先疏、蓄后排”的水资源利用设计方法,形成了“五里七里一纵浦(溇港),七里十里为一横塘”的“纵浦(溇港)横塘”的桑基鱼塘系统水利系统(图3),将东苕溪、西苕溪水洪水流逐级分解到横塘中进行“蓄水”,然后通过与横塘垂直的浦(溇港)将多余的水排入太湖;同时,采用低洼区深挖塘抬高塘基,提高“蓄水”能力,避“凶”趋“吉”,从而不仅使苕溪水资源和菱湖洼地得到了合理利用,且较好地解决了汛期洪涝灾害,使太湖南岸大批洳湿之地开发成为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膏腴之地。
图3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纵浦(溇港)横塘”水利系统
此外,在桑基鱼塘系统中的鱼塘生态系统中,我们的祖先按照青鱼、草鱼、鲢鱼、鳙鱼4大家鱼生活自然规律(青鱼以螺蛳、蚬、蚌肉及饼粕等高蛋白食饵为主,草鱼以青草等食饵为主,鲢鱼则以食浮生植物为主,鳙鱼以食浮生动物为主),创造出来了的一套良好的鱼塘水质控制自然生态系统技术遗产。农民收集河塘丰富的螺丝及养蚕的废弃物蚕沙、蚕粪作为青鱼饵料,青鱼排泄物是培育浮游动物、浮生植物的良好肥料,同时通过草鱼控制鱼塘表面水生植物生长,确保鱼塘光照充足,促进浮游生物繁衍,浮游生物生长为鲢、鳙提供大量食饵;青鱼吃的残饵,还可供鲤、鳊、鲫为食,形成了一个极佳的鱼塘生态食物链,从而为保持鱼塘的生态平衡,防治鱼水质恶化,避“凶”趋“吉”,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形成了“盖一池中,蓄青鱼、草鱼七分,则鲢鱼二分,鲫鱼、鳊鱼一分,未有不长”的高效鱼塘生态系统[6]。
1.2体现了“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7]的生态道德观,这种“仁爱”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而且存在于人与物之间。孔子认为:人对万物应持一种同情的善待态度,否则就是不人道的。《论语·述而》记载:“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8]意思是:孔子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着的鸟,不射夜宿的鸟。因为用网捕鱼会“一网打尽”,大鱼小鱼都会被捕;而射杀窝中的鸟则会损伤鸟巢,大鸟小鸟都被打尽。告诫人们不要把小鱼一网打尽,不要把归巢的鸟赶尽杀绝,并身体力行。孟子认为: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梁惠王上》)[8-9]意思是: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同时,孔子又把人们对待生物的态度当作儒家道德规范之一的“孝道”来看待。他指出:“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7-8]这充分反映了孔子保护生态的道德观。
传统湖州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养蚕过程中多余的蛹和蚕沙作为鱼塘养鱼的饲料,鱼塘肥厚的底淤泥挖运到四周塘基上作为桑树肥料,桑基土壤中多余的营养元素随着雨水冲刷又源源流入鱼塘,故系统中多余营养物质和废弃物周而复始地在系统内进行循环利用,没有给系统外的环境造成污染,基本实现了“零”污染,从而对鱼塘外生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充分体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此外,从蚕娘“暖种”开始一直持续到蚕茧采收的养蚕过程中的“蚕关门”习俗(即蚕农会在门口打上许多桃树桩表示禁止陌生人造访,或者在门口贴一张红纸表示“蚕月免进”等方法[10],确保蚕的生长发育)对蚕的爱护,也体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
1.3体现了“取之有度”的生态保护观
儒家认为自然界能够提供给人类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环境息息相关,主张人们对大自然开发利用时必须珍惜自然、节约资源,遵循“循时取物,取之有度”之准则和规范,只有做到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的利用。孔子主张“不时不食”( 《论语·乡党》)[11]。孟子认为: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8-9]意思是: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荀子曰:“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荀子·王制》)[8]意思是:鼋、鼍、鱼、鳖、泥鳅、鳝鱼等怀孕产卵的时候,鱼网、毒药不准投入湖泽,这是为了使它们的生命不夭折,使它们不断生长。池塘、水潭、河流、湖泊,严格禁止在规定时期内捕捞,所以鱼、鳖丰饶繁多而老百姓有多余的资财。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在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基础上,具体地加以阐释:“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孟子集注·尽心上》)[8-9]孔子、孟子、荀子及朱熹思想充分反映了儒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生态保护观。
传统湖州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池塘中养殖的青鱼主要以自然界河、湖中的螺蛳、蚬、蚌肉及饼粕等高蛋白食饵为主,而螺蛳、蚬、蚌肉又是改善河、湖水质的主要水生动物。因此,为了保持螺蛳、蚬、蚌肉等青鱼天然饵料永续利用,生产中采用“螺蛳、蚬、蚌肉繁育期间停止捕捞”“以养殖青鱼为主的青鱼塘与养殖草鱼为主的草鱼塘交叉养殖”“南荡螺蛳北塘草”“一朝螺蛳一朝饼”及规定了6∶4、5∶5基塘比例[10],以获得更多蚕沙、蚕粪、蚕蛹等高蛋白饲料等方法,减少自然界河、湖中的螺蛳、蚬等捕捞量,这充分体现了桑基鱼塘系统鱼塘养鱼过程中对河、湖中螺蛳、蚬、蚌肉等天然鱼饲料所采取的“循时取物,取之有度”的儒家保护生态的伦理思想。
1.4体现了“天人合一”生态和谐观
儒家“天人合一”生态和谐观,认为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人类与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这个生命统一体中的组成部分[12],“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王阳明全集·语录一》)。人类在处理与万物关系时,应以一体之仁心对待万物,视万物之情为己之情,万物之心为己之心,和谐共处[13]。
传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由桑蚕生态系统、蚕鱼生态系统、鱼塘生态系统、塘基生态系统4个亚系统人工组合而成,4个系统间生态连接必须由人参与完成。因此,人是湖州桑基鱼塘生态循环系统中一分子,是人把陆基“桑蚕生态系统”和“鱼塘四大家鱼生态系统”组合成了“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更大复合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并使蚕桑产业和淡水渔业成南浔区和湖州市经济主导产业。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在洼地区域雨季容易遭受洪涝灾害的不利条件下人工创造的、独特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嬗变出了如祀蚕花、请蚕花、点蚕花火、焐蚕花、关蚕花、祛蚕崇、烧田蚕、望蚕讯、谢蚕花等养蚕习俗和各种各样的养蚕禁忌及送蚕花、接蚕花、撒蚕花、坐蚕花床、点蚕花、看蚕花等婚嫁习俗[10]。桑基鱼塘系统文化已经与种桑、养蚕、养鱼的生产过程、传统节日、日常生活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人生婚姻大事。因此,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非常典型样板。
2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1对预防极端恶劣天气带来的灾害、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从传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1],祖先们以“天人合一”生态和谐观、“仁民爱物”生态道德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生态保护观的儒学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采用“以柔克刚”“以疏缓急”及“先蓄后排”的水资源利用设计理念,先沿东苕溪、西苕溪开挖一定数量的“横塘”,将水流逐级分解到横塘中进行“蓄水”,从而使洪涝期东苕溪、西苕溪的洪水冲击力得到显著减弱;然后通过与横塘垂直的浦(溇)将多余的水排入太湖,防治对作物产生涝害。同时,采用低洼区深挖鱼塘抬高塘基的方法,提高蓄水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区域内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为太湖南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桑基鱼塘系统面积逐年减少,“纵浦(溇港)横塘”的桑基鱼塘系统对涝灾害防御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影响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与发展“纵浦(溇港)横塘”的桑基鱼塘系统,保持和提高其对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对预防极端恶劣天气带来的灾害,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2对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因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污染量已经成为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14]。2007年5月太湖蓝澡大暴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至今还无法得到完好治理,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流域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5]。然而,“传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中鱼塘肥厚的底淤泥挖运到四周塘基上作为桑树肥料,桑地土壤中多余的营养元素随褚雨水冲刷又源源流入鱼塘,养蚕过程中多余的蛹和蚕沙作为鱼饲料和鱼塘的肥料,生态系统中的多余营养物质和废弃物周而复始地在系统内进行循环利用,没有给系统外的环境造成污染,实现了“零”污染。因此,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为保持区域内水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位于太湖流域的上游地区,因此,保护与发展“纵浦(溇港)横塘”的“桑基鱼塘系统”,对改善太湖流域现实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是十分重要。
2.3对推动区域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1年初,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遗产地的湖州市南浔区启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工作,并专门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区农林、发改、财政、水利、环保等部门协助配合,各镇(开发区)积极建设的工作机制。结合浙江省农业“两区”建设,围绕创建标准,突出抓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企业以及示范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工作,点、线、面结合,有序推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创建。目前南浔区已被列入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创建点。
“整体、循环、协调、再生”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南太湖地区“桑基鱼塘”“桑基圩田”是一种循环生态农业。农业为人提供粮食和食品,人排泄的粪尿作为肥料重新施入农业耕地,通过水土流失进入河塘的淤泥被重新挖出来重新回归农业耕地,剩饭剩菜不是作为垃圾而是作为牲畜的饲料。因而,太湖地区能够在长期维持地力不下降、生态没有受到破坏、环境没有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维持粮食高产数世纪,堪称世界可持续农业典范,为世界生态学家感到震惊。同时,水和森林是现代化城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必要因素,桑基鱼塘作为一种人工湿地森林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营建生物栖息地等多种生态效应。因此,保护与发展“纵浦(溇港)横塘”的桑基鱼塘系统,对推动区域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束语
进入21 世纪,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全球气候趋向变暖,自然灾害频发,水源、空气等污染日益加重,严重制约了人类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对环境与生态保护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16]。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在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17]。
传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儒学“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顺应天常”的生态发展观、“节用有度”的生态保护观的集中体现和实践硕果,为湖州赢得“明代湖丝遍天下,清代辑里丝载誉海外”“东南望郡”“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名,为湖州成为全国最大的丝绸产业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淡水产品的生产贸易基地,为湖州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因此,大力推进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对传承和发扬我国“天人合一”儒学生态伦理文化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叶明儿,楼黎静,钱文春,等.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形成及其保护与发展现实意义[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增刊):117-123.
[2]陈庆魁.论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原因及影响[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1):69-74.
[3]谢祥皓.略论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J].理论学刊,1996(1):51- 56.
[4]韩伯成.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J].社科纵横,2010,25(12):105-106.
[5]吴黎宏.论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启示[J].党史文苑,2009(7):48- 49.
[6][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等校释.补农书校释:增订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7]刘书正.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J].淄博师专学报,2008(1):61- 65.
[8]乐爱国.儒家对生态和谐的追求:以朱熹《中庸章句》的生态观为中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3):101-106.
[9]易灿,郭馄.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J].文学教育,2014(9):138-141.
[10]李惠民,姚志为,李加生,等.菱湖镇志[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
[11]任健,孙越.儒家生态思想内涵及其省察[J].兰州学刊,2011(9):39- 41.
[12]卢霞.浅谈儒家“天人合一”的生命伦理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5):10-11.
[13]齐姜红.孔孟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J].管子学刊,2008(1):96-99.
[14]杨林章,冯彦房,施卫明,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96-101.
[15]闫丽珍,石敏俊,王磊,等.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99-107.
[16]李明山.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31(2):1- 6.
[17]贺利平.论儒家生态伦理观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启迪:兼论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施途径[J].前沿,2014, 368(9):60- 61.
Huzhou Mulberry Base Pond System and Confucian Ecological Ethics
YE Minger
(New Country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China)
Huzhou mulberry base pond system as a China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originat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2500 years ago. Over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laboring people dug deep into the lowlands, resulting in perennially stagnant water. The dug-out earth was used as blocks nearby. Gradually, the ecological mode of the mulberry base pond was developed. Mulberry trees were planted along the pond bases, the leaves of which are the sole food of the silkworm Silkworm excrement was used to feed fish; and the fish excrement enriched the pond, which in turn provided nourishment for the mulberry. Thi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ycle agricultural model contains the Confucian ecological ethics and ecological wisdo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ulberry base pond system;confucian ecol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881.2;S181.6
A
叶明儿(1963-),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E- mail:617915791@qq.com.
湖州市南浔区农业重点项目(H2013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