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谱写空间事业新篇章
2016-09-16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党委书记赵小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张洪太 党委书记 赵小津
继往开来 谱写空间事业新篇章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张洪太 党委书记 赵小津
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自身特色的空间事业发展道路。
坚持党和国家正确领导,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是中国空间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1958年,基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宏伟设想,中国空间事业开始迈出第一步。在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相关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各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协同攻关,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上世纪80到90年代,中国空间事业迎来大发展时期。1986年,“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再次将航天和空间技术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在随后的十多年间,科学探测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卫星、传输型遥感卫星等多个卫星系列和领域先后形成,广泛覆盖和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多个重大领域开始进行深入论证和实施,中国空间技术全面转入工程应用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关于航天事业发展的规划更加清晰,空间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诸多应用卫星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标志性成果,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今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今年刚刚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列入了空间科学卫星系列、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地球观测与导航、新型航天器等空间技术领域发展规划。党和国家关于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不仅指引着中国空间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也给予了我们勇往直前、誓夺成功的巨大信心和无穷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紧密围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空间技术的牵引、带动和辐射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牢牢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中国空间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
作为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亲历过研制之初,在国外对我们技术、设备、原材料等全方位封锁情况下,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并最终取得成功的那段“苦难而辉煌”的岁月,在随后的发展壮大中,更是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是买不来的,产业发展依靠别人是不行的,要想把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多年来,研究院牢牢锁定“创新”这一发展的主基调,用创新驱动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规律,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创新领航发展,以管理创新护航发展,以文化创新续航发展”的系统创新理论和体系,明确了“抓人才、抓环境、抓协同”的创新抓手,找到了坚持预先研究、技术积累、数字化和产业化“两化融合”的创新路径,掌握了采用系统集成、重点突破、“提前抓、科学干”的创新方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十二五”期间,研究院紧密围绕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和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有力地支撑了空间站系统、探月三期、火星探测器、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任务的顺利推进。
我们始终坚信,只有掌握了空间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才能推动我国空间事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系统工程管理理论和优秀管理制度,并在工程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空间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开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几代航天人在工程实践中,逐步总结积累了适应大型复杂航天器研制要求的系统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和经验,孕育形成并完善发展了中国航天的系统工程理论。
早在空间事业的初创阶段,研制计划实施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就都充分贯彻了“分解——集成”这一系统工程理论的核心精神。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空间事业发展进入到工程应用阶段,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也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研究院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全面质量管理,形成了诸如“集同设计”“重心前移”“零缺陷管理”的系统工程管理思想,以及质量问题归零“双五条”、技术状态更改“五条原则”、元器件管理“五统一”等一系列方法规范,逐步建立起了系统、全面、规范的空间飞行器研制管理体系。
进入21世纪,研究院全面实施项目管理,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空间飞行器项目管理规范。“十二五”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把握宇航产业发展规律,坚持项目管理与产品管理并重,完成任务与提升能力并重,相继发布了质量管理“22条”、科研生产管理“55条”等顶层要求和规范,进一步强化科研生产、研发创新、产品保证能力,系统开展“创新引领”“宇航智造”“质量提升”三大能力工程建设,形成了符合系统工程理念的宇航业务科研和产业化管理模式。
系统工程管理理论和优秀管理制度有力确保了以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为代表的一系列型号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中国空间事业积累了宝贵的重大工程实施经验。通过在工程实践中的不断创新,这一宝贵财富对整个航天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坚持培养造就航天科技人才,孕育形成宝贵的精神文化,是中国空间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研究院始终坚持用事业凝聚人,用事业培养人。在几十年的工程任务实践中,研究院通过大力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锻造历练了一支思想过硬、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甘于奉献的队伍,孕育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自主发展、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为特征的精神文化,为空间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和人才基础。
近年来,研究院把建设一支适应空间技术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国内知名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作为推动空间事业发展的基础,精心实施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的培育和打造工程,不断拓展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方法模式。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在充分发挥老专家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人才的选拔、评价和激励机制,着力增强年轻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通过以老带新、加强培训、关键岗位锻炼等多种方法,确保了一大批青年业务骨干脱颖而出。目前,研究院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5岁以下。在型号研制一线人员中,青年比例超过70%;型号“两总”45岁以下的占46.8%,主任设计师35岁以下的占28.3%。正是因为凝聚和造就了一批年富力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打硬仗的年轻科技人才,我国空间事业发展才有了坚实基础和蓬勃活力。
“十三五”期间,研究院将以国家需求和重大任务为牵引,坚持人才培养、坚持深化改革,紧扣“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目标,不断筑牢国家安全基石、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国际影响力,为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