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I理论对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启发

2016-09-15曹锋利吉日嘎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智力高中物理物理

曹锋利,吉日嘎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DI理论对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启发

曹锋利,吉日嘎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高中物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和选择性,而学生是多样化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基于DI(DifferentiatedInstruction)理论的启发,通过逆向设计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学生多样化;逆向设计;翻转课堂;物理教学设计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是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落实但又难以落实的理念.面对全体学生,要照顾差异,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发展需求,正视其个体间的差异性,而高中阶段需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此背景下,通过逆向设计并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对高中的物理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1 学生是多样化的

在高中阶段,学生多样化程度表现的更加明显,宏观来看,个体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学习风格的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目前比较成熟的多元智力指下面九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智力和存在智力.这八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①因此,个体在各智能领域的发展水平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他们进行信息加工的时候,可能会优先选择某种学习偏好,因此体现出个体在学习风格上会有差异.

(2)知识基础的差异.通常表现为对过去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阅读能力、动手等能力的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效率.

(3)情感差异.主要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情感认知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学习习惯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的认知途径与方法往往是不同的.

(2)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阅读、理解、分析、思考等能力间存在差异.

(3)学习目的与欲望的差异.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与目的有了一定的主观认识,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这种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程度.

2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论探讨

学生多样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面对这一现象,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去研究每一位学生、了解真实的学情,在充分了解、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去改进自己的教法,实现现代教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际的有机结合,尽可能的为每一个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创造条件.

在此背景下,笔者采用逆向设计的思路对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如下图示:

图1 逆向设计过程

如上图所示,物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倡导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体现基础性.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的差异,在课程的内容上还应体现时代性、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生活需求,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具体的物理教学设计前,教师应该充分的考虑不同学生当下的学习需求和今后的生活需求、发展需求,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而进行设计.

另外,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面对多样化的学生,对其学习过程中差异性的认识也至关重要.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来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在接下来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目的的明确性和方向性也必然存在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因此,在开展物理教学设计与评价时,进行逆向设计,从实际生活出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恰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等,使教学设计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需求.

基于上面逆向设计的构思,面对多样化的学生,笔者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其教学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设计,并以较为直观的教学流程图呈现:

图2 教学流程图

在上图所示的这一教学流程图中,整个教学活动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通过自主选择性学习和隐性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知识传授阶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活动是根据教师设计的任务单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借助微视频、教材等学习资源选择性的完成任务,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能够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知识内化阶段为课堂的教学阶段,是在物理课堂上通过分层教学、师生互动来完成.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并根据学生在任务单中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隐性分层,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下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更为“有效”的物理问题,使学生明确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对于任务的布置,教师要结合不同小组成员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合理分配,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明确了任务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究过程,使学生通过参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组织不同小组间进行研讨、交流,将学习成果共享,实现对本节难点、疑点的解答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评价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将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上的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每一点进步,注意纵向的评价学生,突出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DI理论启发下的这一教学设计思路更为充分的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从学生长远发展和实际需求出发,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一设计使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成为真正解答疑难的平台,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 展望

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不断的涌现出来.面对多样化的学生,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运用到物理教学中也无疑为物理差异化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注释:

①何敏.浅析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教学观念的转变[J].教育探索,2011(3).

〔1〕伊藤,由紀子.「DifferentiatedInstruction(生徒の多様性に応じた指導)」を取り入れた中学校英語科の授業実践[R].大阪市教育センター,2013.

〔2〕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课程与教学,2014(7):108-113.

G633.7

A

1673-260X(2016)08-0023-02

2016-04-12

吉日嘎拉,(1961-),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智力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智力闯关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智力闯关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