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三部曲
2016-09-15江苏徐州市丰县王沟镇赵庄小学221700刘喜梅
江苏徐州市丰县王沟镇赵庄小学(221700) 刘喜梅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三部曲
江苏徐州市丰县王沟镇赵庄小学(221700) 刘喜梅
空间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名词之一,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小对学生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空间观念培养
空间观念主要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它所描述的物体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为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才更有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只有通过观察,学生才能认识和了解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空间观念。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通过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渗透。
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时,对小学生来说,要分辨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是很容易的。但对于“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理解上却存在障碍。因此,笔者让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硬纸片塞到信封里,然后沿着信封的边沿做抽拉的动作。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在信封的遮挡下的变化情况。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清楚地观察到长方形有时候由小变大,有时候又由大变小。在长方形抽出刚好变成正方形的那一刻,笔者让学生针对这个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在观察中,学生清楚地感受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此时,再让学生来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就水到渠成了。
由此可见,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方面,没有观察,一切就只是空谈。只有通过观察,学生才能获得对图形最本质、最客观的认识,进而为空间观念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操作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自操作,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图形的概念、性状、名称或者特征。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真切、直接的空间感受,从而形成主动建构空间观念的意识。
如教学“观察物体”时,以下图为例:
对于这个图形,如果让学生仅通过观察就要回答这个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这个问题,我想除个别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是没有办法回答的。多数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比较薄弱的,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不妨让学生亲自动手搭一搭。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自然会对图形的组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这样也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使之将平面与多维空间联系起来,提升自身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做的方法,让学生想一想、搭一搭,亲身体验过程。这样教学,有效地化难为易,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更在实践操作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交流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在空间观念形成方面的体验和感受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个人学习经验的机会。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能使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的几何语言或者几何术语去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提升。此外,通过经验交流,学生可取长补短,内化其他学生的好方法,空间观念在无形之中也会得到显著增强。
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时,多数教师都爱采取实物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看一看、摸一摸的过程。为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交流分享。有了先学的准备,学生在描述长方体的形状是这样刻画的:“有一个物体,它有6个面,12条稜,它的稜有长有短……”学生通过描述学习成果,不仅培养了空间观念,更提高了对空间几何术语的运用能力,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的学生在描述时采取了“猜一猜”的形式,吸引其他学生随着他的描述纷纷猜测他所描述的是什么物体。这样教学,不仅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的活力,而且让学生在这样友好和谐的交流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此可见,当学生能够用具体、详尽的语言对所学过的图形进行口头语言描述的时候,学生的空间观念已经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几何表达能力和空间观念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总之,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共同参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责编吴美玲)
G623.5
A
1007-9068(2016)2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