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龙王江金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讨

2016-09-15尹华锋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2期
关键词:锑矿龙王金矿

尹华锋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吉首416000)

湘西龙王江金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讨

尹华锋*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吉首416000)

龙王江金锑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赋存于板溪群五强溪组一套浅变质的碎屑岩系中。矿床主要产在2条NE向逆冲断层所挟持的陶金坪复背斜中。依据矿体构造、矿脉(体)产出形态,可划分为3类: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糜棱岩型。在扼要阐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了找矿方向。

金锑矿;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找矿方向;湖南龙王江

龙王江金矿位于湖南溆浦县城东南17km,面积102km2。该区经过数十年的找矿勘探,发现并探明了泥潭冲、江东湾、江溪垄、南江坪、桃坳等5处中小型矿床,白竹坪、雁鹅界、黑湾、椒坪、火毛塘等5处矿点,可称为龙王江金锑成矿集中区,找矿前景良好。通过多年的探采实践和地质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和科研成果,在扼要阐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了新的找矿方向,或可作为该地区和类似地区找矿研究之参考。

1 区域及矿区成矿地质背景

龙王江金锑矿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安化—靖州深断裂上盘,主要由一系列NE向复背斜、复向斜组成。矿区构造主要为NE向陶金坪复背斜,该复背斜自北而南由右行斜列分布的下里湾背斜、黄麻田、邱家湾倒转背斜及松树脑背斜组成。复背斜两翼被2条NE向的逆冲断层(F1、F2)所挟持。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青白口系板溪群五强溪组浅变质岩系,为金锑矿的主要容矿层位,岩性为灰绿色薄层含粉砂质板岩、板岩,局部夹钙质砂岩。厚度大于1935m。次为南华系富禄组、洪江组,与下伏五强溪组呈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但在矿区东南约20km的葛竹坪—小沙江一带大面积出露白马山花岗岩体,在其内、外接触带见有金、铅、锌白钨矿床(点)分布。

2 矿床类型、特征

按矿床产出特征及其与构造关系,可将龙王江金锑矿集中的矿床划分为3个类型,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类型和糜棱岩型。矿床主要产于陶金坪复背斜近轴部的陡倾斜劈理化带或陡倾斜劈理化带与缓倾斜劈理化带的过渡部位(图1)[1-2],成矿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

2.1石英脉型金(锑)矿

该类金(锑)矿主要赋存于剪切断裂破碎带内,成组成带出现。断裂破碎带主要由石英大脉、碎裂岩及角砾岩组成。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多数以断裂面为界,但在矿体顶、底板蚀变围岩中,部分尚具有金矿体或金矿化。以泥潭金矿为例,简述如下:

泥潭冲金矿位于邱家湾倒转背斜北西翼的倒转翼上,区域陡倾斜劈理化带与缓倾斜劈理化带的结合部位。主要控矿断裂构造为EW向剪切带,走向长90~810m,厚度0.10~3.17m。主要矿体平均厚度1.04~1.36m,Au品位平均7.14~8.92g/t,由地表以浅向深部呈柱板状延伸,垂深达500m以下。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石,其为破碎带型及蚀变岩型金矿石,局部见金锑矿石。金主要以次显微金和显微金赋存于载金矿物毒砂中。

2.2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该类金矿化主要沿断裂带发育,矿体由成矿热液沿断裂带交代围岩而形成,使之成为蚀变矿化体,矿体与围岩无明显的界面,矿体边界由Au品位围定,控矿构造主要是剪切断裂及其密集的劈(片)理化带,走向NNE、NE向,倾向SE,倾角陡,为58°~75°。以南江坪金矿最典型。

南江坪金矿位于陶金坪复背斜北西翼北段近轴部,下里湾背斜南西倾伏端之南江坪线型背斜岩层产状较陡的南东翼。已发现5条硅化砂岩和绢云母化,板岩组成的矿化蚀变带,总长3200m,单条蚀变带长760~1500m,宽8~120m不等。金矿体主要集中在V1、V5矿化带,走向22°~45°,倾向SE,以58°~73°的倾角向NE方向倾伏。矿体走向长101~192m,倾向延伸131~201m;厚度0.55~7.56m,平均1.08~3.21m;Au品位0.803.90g/t,最高12.34g/t,平均1.06~2.65g/t;赋存标高539~107m。有用矿物为单一自然金,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毒砂,少量或微量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硫锑铅矿、磁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绢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粘土矿物、绿帘石、石榴石、电气石等。主要矿石类型为石英—绢云母—硫化物—自然金矿石和石英—硫化物—自然金矿石,而石英—绢云母—自然金矿石则为低品位矿石的主要矿石类型。

2.3糜棱岩型金矿

该类型金矿主要赋存于与区域主剪切带平行或呈微小交角的次级剪切带内,由石英脉、角砾岩、糜棱岩及含金(锑)矿脉组成,围岩蚀变微弱。以白竹坪金矿点为例。

该矿点地处陶金坪复背斜西南倾伏端,次级松树脑背斜南东翼,赋存于背斜轴部劈理产状由缓变陡部位,与陡倾斜劈理化带一致。矿体剪切带内,剪切面较为平直,剪切带由角砾岩、糜棱岩组成,并有少量石英脉。糜棱岩具定向排列,早期充填在剪切带内的石英脉有被拉长、压扁之现象,而呈大小不等的透镜体。

区内共发现11条破碎带及石英脉,其中V1、V2、V3为主要含金锑剪切带,呈NE向右行斜列分布。单条脉长450~1150m,厚0.18~1.64m,Au品位0.04~13.40g/t,局部见锑,品位0.08%~1.75%。V1脉见2个小金矿体,长12~24m,厚0.41~1.08m,Au品位1.58~11.68g/t,矿化不连续。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占金的配分94.05%。围岩蚀变微弱,蚀变带宽度0~20m,总体呈平行于剪切带的线型分布。

3 成矿地质条件

3.1构造条件

龙王江金(锑)矿集中产于2条区域性断裂(F1、F2)所挟持的陶金坪复背斜中,次级的背斜控制了矿床的分布。F1、F2断层为导矿构造,次级NNE-NE向断层及与区域断层共轭产出的近EW向断层为容矿构造,该类断裂为脆—韧性剪切断裂,一般沿走向及倾向延伸较稳定,断裂破碎带宽度较窄,故矿脉(体)沿走向及倾向延伸较稳定,而厚度较薄的特点。当EW向剪切带与NE向劈理化带交汇部位,形成柱状富集的矿体。

3.2地层岩性因素

区内金(锑)矿床均赋存于板溪群一套厚大的含火山物质的沉积岩建造中,板溪群既是矿源层,又是储矿层,具有显著的层控效应。研究表明,板溪群中Au (22.28×10-9)、Sb(18.69×10-6)含量较高,为金(锑)成矿提供了矿源。容矿围岩的主要组合为含粉砂质岩板岩或粉砂质板夹绢云母板岩或两者互层,以及砂岩与绢云母板岩组合。粉砂质板岩、砂岩物性相对较脆,易于形成构造裂隙,提供储矿空间,而绢云母板岩主要呈塑性,且空隙度小,易于形成封闭环境,有利于矿化富集。

3.3变质作用条件

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流体使地层成矿元素活化、运移,并初步富集。动力变质作用使剪切带范围内的成矿物质发生重新组合,并定向迁移至扩容空间富集成矿。

3.4岩浆岩条件

区内F1断层可与其西南部隐伏花岗岩株相沟通,为成矿提供热(动)能和深部矿化剂也不无可能。

4 找矿方向

(1)已知矿床边深部找矿、攻深扫盲是新一轮找矿的重点,以寻找延深矿体或边深部未知矿体(隐伏矿体)。

(2)采取地质为基础,物探相配合的方法,对As6、As7两个Au、As、Sb综合异常[3]进行验证,扩大已知矿床找矿范围。

[1]鲍振襄.溆浦县龙王江锑金矿带地质特征[J].湖南地质,1990,9(1):35-41.

[2]尹倾锋,向田,杨洪超,鲍振襄,包觉敏.湖南江溪垄金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资源,2007,16(4):275-279.

[3]桂祁零,余小艳,伍先中.湖南省溆浦县陶金坪矿区金、锑矿预查报告[R].2005.

P618.51

A

1004-5716(2016)02-0174-03

2015-10-27

尹华锋(1966-),男(土家族),湖南沅陵人,工程师,现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猜你喜欢

锑矿龙王金矿
诱人的金矿
广东省韶关市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锑矿废渣模拟酸雨淋溶重金属Sb、As、Hg淋溶释放规律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湖南锡矿山锑矿田飞水岩矿区的应用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龙王的孩子
黄锑矿晶体及表面基因特性与可浮性关系研究
龙王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