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流通效率测算及演进影响因素研究
2016-09-14刘玉玲
刘玉玲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DEA技术对我国商贸流通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与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行业资本存量、行业就业劳动力、城市化水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对外开放水平LNopen、产业结构LNthird、市场化指数LNmark是影响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影响系数分别为0.442、0.441、0.541;另外,城市化水平LNurban对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程度也较高,影响系数为0.373;而政府对商贸经济的干预指标不显著,说明我国政府商贸政策还存在较多不足。
关键词:商贸流通效率 影响因素 对外开放水平 面板数据模型
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测量
(一)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确定
商贸流通效率反映了我国商贸流通服务水平发展状况,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技术(DEA)来测算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作为国民经济组成的重要产业,测算我国商贸流通效率时最重要是对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正确选择。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力是影响产出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在我国商贸流通效率测算过程中该两个指标依然适用。资本的测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劳动力采用与商贸流通业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批发和零售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住宿和餐饮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三者之和。
同时本文还选用我国各类运输路线长度作为衡量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投入指标,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产出指标。
(二)商贸流通投入发展情况
劳动力是投入的要素之一,根据表1我国城镇单位商贸流通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住宿和餐饮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长较快,由2005年的181.2万人增加为2014年的289.3万人。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城镇单位、批发和零售业城镇单位对就业人员的带动作用较大,分别由2005年的613.9万人、544万人增加为2014年的861.4万人、888.6万人。
资本作为另一要素对商贸流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表2我国商贸流通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统计,我国历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批发和零售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住宿和餐饮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逐年递增的情况,分别由2005年的9614.03亿元、1716.37亿元、808.7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43215.67亿元、15800.15亿元、6230.09亿元。尤其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大。
我国各类运输路线长度也是反映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投入指标之一,本文从海、陆、空三个方位对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定期航班航线里程进行统计,以三者之和反映我国运输路线长度变量。其中定期航班航线里程和公路里程所占比例较高,2005年我国定期航班航线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别为199.85万公里 、334.52万公里上升为2014年的463.72万公里、446.39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和内河航道里程相对所占比较较少,分别由2005年的7.54万公里 、12.33万公里上升为2014年的11.18万公里、12.63万公里(见表3)。
(三)商贸流通产出发展情况
本文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用于反映我国商贸流通产出的重要指标,根据表4显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352.6亿元,增长率为13.54%,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为271896.1亿元,增长率为11.96%。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5年的3.98倍之多。
(四)我国商贸流通效率测算
根据上文提供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本文采用DEA技术进行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测算,测算结果如下所示:2005年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为0.55,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为0.51,从整体来看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维持的0.5%的水平上,这意味着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处于一般偏上的水平(见表5)。
根据图1全国商贸流通效率变化趋势图可见看出,近几年我国商贸流通效率有所下滑,但是下滑的趋势将会逐步得到改变,这可能主要源于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转型和不景气的整体大环境。
另外,本文还对我国各省和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商贸流通高效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我国东部区域的商贸流通效率明显好于中部和西部,而中部和西部的商贸流通效率相差不大,西部略低于中部。这说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效率接近中部,这可能源于我国政府西部投资战略发挥了作用,政府财政支出可能是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省域商贸流通效率测算结果来看,其中7个省的商贸流通效率呈现出整体上升的特征,北京、山东、上海、广州的商贸流通效率最为明显,排名较靠前。河南、河北、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商贸流通效率出现了逐步下滑态势。
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投入指标作为内生因素,对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其他外生因素也会对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出大小、城市化水平等。
我国历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大小是反映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2005年我国实现进出口总额116921.8亿元,其中进口总额为54273.7亿元,出口总额为62648.1亿元;2014年我国实现进出口总额264241.77亿元,其中进口总额为120358.03亿元,出口总额为143883.75亿元(见表6)。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了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的整体环境,2005-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呈现出逐步提升的趋势。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为41.40%,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为48.11%(见表7)。
城市化发展水平与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城市化水平越高,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将越高,反之城市化水平越低,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将越低。本文用城镇人口在年末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状况。2005-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在年末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步提升,反映出我国历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在年末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42.99%,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在年末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54.77%(见表8)。
财政支出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产生重要影响,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越大,商贸流通的效率可能越高,本文以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描绘我国政府商贸流通政策环境。2005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25%,2014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86%,可见,我国政府历年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见表9)。
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
本文将采用面板数据方法构建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本文将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归结为7个,即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行业资本存量、行业就业劳动力、城市化水平。
其中E表示我国商贸流通效率,open表示我国对外开放水平、third表示我国产业结构状况、mark表示我国市场化水平发展状况、gov表示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k表示商贸流通行业的资本存量,本文选取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全社会资产存量,L表示行业就业劳动力,urban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
(二)变量和数据
模型的解释变量为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上文已经采用EDA方法进行了测算;解释变量有7个,即对外开放水平用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来表示;产业结构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市场化水平用樊纲的市场化指数来表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用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表示,行业资本存量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资本存量来表示,行业就业劳动力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就业人数来表示、城市化水平用城镇人口所占的比例来表示。
本文所使用的为2005-201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的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结果
以下实证结果均是利用eviews 7.0完成的,利用面板数据回归估计过程中,经过检验认为本模型适合用随机效应回归,结果如表10所示。
根据表10回归结果,模型的R2为82.42%,F值1234.22,不存在的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除了政府财政支出gov变量外,其他解释变量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模型估计较好。
首先,对外开放水平LNopen、产业结构LNthird、市场化指数LNmark是影响我国商贸流通效率最重要的三个变量,影响系数分别为0.442、0.441、0.541,这表明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与外开放水平LNopen、产业结构LNthird、市场化指数LNmark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其中对外开放水平每提升1%,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则提升0.442%;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例每提升1%,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则提升0.441%,市场化指数LNmark每提升1%,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则提升0.541%。
其次,城市化水平LNurban对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程度也较高,影响系数为0.373,这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LNurban每提升1%,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则提升0.373%,我国商贸流通效率成正相关关系。
另外,政府财政支出LNgov的系数不显著,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这可能源于我国政府财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高问题。
结论和建议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构建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实证研究关系,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DEA计算得出,从整体来看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维持的0.5%的水平上,这意味着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处于一般偏上的水平;第二,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与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行业资本存量、行业就业劳动力、城市化水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影响系数分别为0.442、0.441、0.541;第三,城市化水平LNurban对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程度也较高,影响系数为0.373;而政府对商贸经济的干预指标不显著。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提升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建议: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商贸流通效率提高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二,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实现商贸流通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奠定商贸流通的城市化环境基础;第三,提升我国政府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增强对农业、商贸的资金支撑;第四,推动市场化发展,为商贸流通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萍.我国商贸流通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
2.崔艳红.中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演进趋势与影响因素[J].商业经济研究,2015(33)
3.郭守亭,俞彤晖.中国流通效率的测度与演进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李骏阳,余鹏.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1)
5.王佳,张卓.城乡商贸流通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及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5(4)
6.俞彤晖.广东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及现状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5)
7.高铁生.优化匹配机制 提高流通效率[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8.陈宇峰,章武滨.中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演进趋势与影响因素[J].产业经济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