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经济学的范式逻辑
2016-09-14孙浩进
孙浩进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论民生经济学的范式逻辑
孙浩进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
“民生”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甚至生态的综合性概念,亦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学视阈下,“民生”主要是指关系国民生计的经济活动及规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民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应基于价值理性,而非自利理性。从范式结构来看,民生经济学作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问,应是在吸取古今中外关于民生问题的典籍的思想精华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理论的原理、方法和观点,结合所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民生问题现实情况,搭建和完善科学的范式结构。民生经济学范式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经济领域中与社会民生有关的规律进行解析、展开,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剖析,使之具体化,并运用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实践领域,为广大民众服务,实现共享发展。
民生;民生经济学;经济博弈;理性假设
“民生”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思想家关注和诠释的重要范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甚至生态的综合性概念,毫无疑问,民生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民生与经济学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 “似是而非”的境地,即究竟是民生思想指引经济学的研究导向,还是经济学分析的创新推动民生思想的升华,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本文基于改善民生福祉、实现共享发展价值判断,对“民生”进行思想上的溯源与理论上的界定,并初步构建一个民生经济学范式的分析结构,为社会民生与共享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个有力的范式工具。
一、基础逻辑:“民生”与经济学范式的内在联系
“民生”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词汇,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中国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民生”与“国计”的关系,所谓“国计民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民生问题一直与朝代更迭和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古代的民生思想就多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阐发。“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主要指的就是百姓的意思。我国古代思想家多为秉持“悲天悯人”的民生情怀和理念,以及维护帝王朝代统治的民生目标。
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直接出现 “民生”这一词汇,西方社会对民生的关注主要是在人道主义语境与现实的制度安排上得以体现。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以“理性”的人道主义视角关注民生,宣扬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体现了丰富的自由主义民生思想。而在近代西方国家那里,民生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安排则主要集中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创立上。为了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对那些由于不同原因而失去基本生活来源的成员提供一部分生活资料而创立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这也是从国家层面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制度安排。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的关于“民生”的具体词句表述,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民生异化的揭露和批判,赋予了民生概念以历史的“实践性”,指出工人阶级只有联合其他劳动人民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经过社会主义阶段最后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全人类所盼望的理想民生。
综合来看,民生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现实范畴,与“经济”在范畴界定上的属性相当,可以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或指导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思想。究其本质而言,民生这一范畴,其内在逻辑中的主体是作为“民”的“人”,其目的则是实现更好地“生”。民生具有明显的经济学性质[1]。在我国,“经济”一词的古典思想精髓被阐释为“经邦济世”、“经世济民”,其最终目的就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出发而实现民生的改善。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帕累托最优,其理想状态是全部个体的福利此消即彼长的状态,本质上即民生的均衡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是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剥削和失业这一民生问题作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首要动因。因此,民生与经济学之间,不仅有其源自历史和现实的内在共生性,还有着理论脉络上概念关联的外在耦合性。本文并不以“面”牵“面”地将民生与经济学进行广泛地联系,而是侧重于“以点带面”的形式,选取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各个变量,将经济学理论抽象的节点与“民生”这一范畴对接,梳理出民生与经济学的联系与脉络。
基于以上分析,在经济学视阈下,“民生”主要是指关系国民生计的经济活动及规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民生不是一个单向维度的限定,而是一个双向维度的界定;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而不是个体性概念,其包括“盈”和“亏”两个边界,由一个“度”来确定。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从五个关键性的和本质性的维度来界定“民生”与经济学范式的内在逻辑。下面就这一问题展开阐述。
(一)稀缺性与民生
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性概念,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是与稀缺性斗争的一门学问[2]。在经济学意义上,民生问题源自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稀缺性。所谓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面临的客观事实,也是一直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意味着“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所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3]。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创造财富的资源既定的限制下,一部分人获得了较多的资源甚至全部资源,一部分人获得了较少的资源甚至无资源,这就导致了社会财富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分布不平衡,如果这种不平衡演变为严重失衡,就产生了民生的亏缺。
(二)效用与民生
在主流经济学中,效用是物品具有的满足人类欲望的能力,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消费的增加,边际效用呈逐渐递减的趋势。效用是在消费领域的衡量工具,其按大小不同有正负之分。由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对居民区别于市场消费品的一种“补贴”,因此,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消费而言,效用的大小决定了民生的盈亏。民生“盈”意味着群体对于公共产品的正效用越来越大;反之,民生“亏”,则意味着群体对公共产品的负效用越来越小。
(三)就业与民生
就业是经济学中最能直接衡量民生的概念。在现代经济学中,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源泉之一。失业是经济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维持充分就业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之一。失业也是反映就业领域民生趋于“亏”的重要现象。失业是指在社会经济中劳动者处于无工作的状态。失业对于失业者来说,不但没有收入,生活贫困,还会损伤其自尊心,可能造成家庭破裂,引发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奥肯定律指出,降低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提高3%[4]。失业的类型主要有:摩擦性失业,是指在市场运行中,由于暂时的或局部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季节性变化,某些行业间歇性需求变化带来的失业。以上三种是自然失业,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也是维持通货膨胀不变时的最低失业率。与自然失业不同,还有非摩擦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其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构成,有效需求不足是民生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失业是一个资本构成变动的衍生品,产生了大量的趋于贫困化的过剩人口,造成了民生的“亏”问题。资本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其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来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5],但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日益增加。因此,必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主要包括流动过剩人口、潜在过剩人口、停滞过剩人口三部分。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引起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断恶化的民生问题。
(四)价格与民生
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高低意味着居民消费货币支出的多寡,进而决定了其福利的变化情况。福利是民生的内涵和基础,价格对民生“盈亏”的影响主要通过通货膨胀这一范畴来实现。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表现在:会使货币收入和财富从固定收入者中转移到非固定收入者手中,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手中;在通货膨胀时期,工资和薪金增长慢于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工资下降,利润增加,工资收入者受损失,利润收入者得益处;通货膨胀对领取租金、利息、退休金等固定收入者的人们来说,要降低他们的实际收入,这就导致了民生之“亏”。
(五)收入与民生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都将收入作为“民生”这一领域的最重要衡量范畴。居民收入是经济福利的最重要体现,也是民生“盈亏”的最直接衡量。在西方经济学上,对于居民而言,工资收入是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无差别的,该种劳动的供给者很多,需求者也很多,市场自由进出,劳动力市场出清的价格即劳动力的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高低即表示工资收入的高低,在最一般意义上反映了民生的“盈亏”。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工人的工资收入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后的一部分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了工资收入多少,若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多,则工人的工资就少,反之亦反。这是资本主义雇佣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所在。剩余价值生产导致的民生之“亏”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民生问题上显著的阶级性。
二、内在逻辑:民生经济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研究对象与主客体界定
民生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不是个体性概念,即民众个体的生计汇集成社会群体的生计才能涵盖对民生的界定。完全意义上的民生源自微观层面,而表现在中观乃至宏观层面,在很大程度上为顶层设计所决定。就民生经济学而言,其研究范式中的主客体亦是经济系统中的主客体。但从民生作为一种利益博弈与再分配的角度,其有“盈”和“亏”即一正一反两个度量,笔者将这个过程类比成一个猜硬币的博弈过程,民生的“盈”和“亏”分别代表硬币的正反面,在这一博弈过程中,掷硬币方是事件的决策者,设为主体1,具有主动性;猜硬币方是事件的接受者,为主体2,具有被动性;硬币自身代表利益,为客体,具有中性。如下图博弈树所分析,若掷硬币方——比如政府,决定改善民生,即掷硬币,有两种可能:(1)若带来的民生度为b2,民生呈现 “盈”的一面,则猜币方——比如民众,选择接受;(2)若带来的民生度为b3,民生呈现“亏”的一面,则猜币方选择不接受。若掷硬币方选择不决定改善民生,即选择不掷硬币,则带来的民生度为b1,民生“盈亏”不发生变化,猜币方就无法进行选择。
图1 博弈树分析
在现实中,掷硬币方、猜硬币方作为博弈主体,与经济运行实践中的市场主体能够对接,参与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来。下面就民生经济学范式中的主体进行分析和阐释。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经济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和居民。就企业而言,具有两重属性,既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居民是微观经济主体之一,居民作为消费者从效用最大化目标出发并在家庭预算约束下,自主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对不同消费品的购置进行选择。政府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经济主体。政府的适度干预和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机制的缺陷,使市场更稳定、更有效率地运行。但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和调节,也会发生所谓“政府失灵”。
结合上述设定的博弈过程分析,政府无疑是代表掷硬币方,即事件的决策者和发起者,直接决定与民生相关的政策实施;居民无疑是猜硬币方,即事件的接受者,对民生政策的效果做出接受或不接受;企业有时扮演双重角色,既有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逐利行为,又有作为社会组织业态的社会责任,其可以发起行为使民生“盈”或“亏”,也可以是政府民生问题决策的接受者。
如前所述,民生经济学范式中的客体就是博弈过程中的硬币,代表经济运行实践中的利益。犹如掷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利益对于博弈过程的主动发起者和被动接受者而言,也有盈亏和正负之分。这一博弈过程亦如猜硬币过程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符合现代经济学的假设,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现实中的民生“多艰”。作为范式中的客体,从市场经济运行中作为利益的民生范畴而言,主要是博弈过程中事件接受方的博弈收益,包括:(1)有形的范畴:各项收入(如工资收入、经营收入、社保收入等)、物价水平、就业与失业率、生态与环境保护等;(2)无形的范畴:参政议政和选举权利、社会公平和自由程度、政府公共服务等。
就博弈策略而言,掷硬币的发起方的策略是以何种方式掷硬币,具有多样性;而猜硬币的接受方的策略是“接受”和“不接受”,但这一策略在现实中在很多时候会发生扭曲,由于民众在政治权利方面的弱势,缺乏进一步博弈的资源要素,因此无论民生“盈亏”与否,其只能选择“接受”。
综上而言,民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国的国民生计领域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其贯穿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经济层面,涵盖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全部社会生产方式,具有显著的价值判断,即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民生“盈”而非民生“亏”,解决好一国各阶层居民的生存权利、生活条件、生计改善等现实民生问题。
(二)理性的假设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在确定了范式的主客体之后,理性假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6]理性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与核心概念。在主流经济学视域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即经济主体总以约束条件下的幸福最大化为目标(或追求痛苦最小化)。这一界定是现代经济学诸学科及本文所阐释之民生经济学的重要理性支撑。
与经典理性经济人假设不同,许多后来的学者提出了非完全利己动机的理性假设。阿玛蒂亚·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解释理性假设,认为应把经济学回归到关注“真实的人”,“市场秩序的伦理、市场游戏中昭显出的道德,……绽放出人的本质的存在”[7]。这些为民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确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积淀。
在民生经济学的范式构建中,由于民生概念的整体性,以及所包涵的普惠性和主体的多元性,其理性假设应有别于主流经济学。笔者认为,民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应基于价值理性,而非自利理性。价值理性是指经济主体追求的目标本身是否理性,其之所以重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人们不仅为了生存,还希望生存得有意义。人类在追求一定的理想目标时,把善恶、好坏、美丑等作为评价尺度,价值理性强调行为所追求的目标必须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民生经济学而言,其主体追求的目标具有明显的理性——“经世济民”。民生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明显价值判断的学问,其首要核心即是实现国民生存得更好更有意义,即实现民生之“盈”,避免民生之“亏”,这与理性经济人的完全自利假设随在满足人自身要求方面有一定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价值区别,民生经济学主要从宏观层面来研究全民的生存权利、生活条件、生计改善等现实民生问题,具有整体性,而非居民个体自利行为导致的自我满意和享受,注重个体分析为宏观服务但不陷于个体的“窠臼”。
因此,民生经济学的价值理性假设,应归结为以下几点:
1.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性。民生经济学中的主体,都面临外在不确定性和内在能力不足,无法了解实现民生之“盈”的充分资源信息和环境制约因素,只能是在“有限”理性下的资源配置次优。
2.具有利他理性而不都是自利理性。微观层面的民众个体在自利理性支配下,为了自身的民生而从事生产和分配,其产出的收益也改善了其他个体的民生;宏观主体(国家或政府)作为一种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其主要是从利他理性的角度实现民生之“盈”,避免民生之“亏”,这在两个层面上表明利他理性的绝对存在和自利理性的相对弱化。
3.既有客观价值理性也有主观价值理性。民众的生计不仅是收入、价格、就业等客观度量的范畴,也包括幸福感、满意度等主观层面的感受,因此,民生经济学的价值理性假设,既是一种客观价值理性,亦是一种主观价值理性,这也是一个基于“人”的自我实现的双重界定。
(三)要素作用机理与范式结构
任何理论范式都有其内在诸因素的关系束,概括起来可作为一种变量机制。作为抽象变量的本源的具体各要素,有着其作用的机理,是理论变量机制的内核所在。民生经济学范式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其要素作用机理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2 民生经济学要素作用机理图
如图所示,根据前面博弈分析的结果,民生经济学范式内的要素可以分为四种:政府的治理力量、企业的逐利行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民众的权利边界,共同决定了民生问题在理论分析中的“盈亏”和实践运行中的“好坏”。政府治理力量反映的是国家意志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民众权利边界反映的是民众决定自身民生问题的力量;企业的逐利行为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反映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民生问题上的双重角色。这四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民生经济学诸要素的作用机理,是理论范式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核心所在。
从范式结构来看,民生经济学作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问,应该是在吸取古今中外关于民生问题的典籍的思想精华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理论的原理、方法和观点,结合所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民生问题现实情况,搭建和完善科学的范式结构。
三、外在逻辑:民生经济学范式的实践价值
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决议提出了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理念。共享发展直接指向分配的公平。分配与生产、交换和消费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收入是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不仅仅是一个收入总量如何扩大,即“蛋糕”如何做大的问题,如果财富和收入的总量大,但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布失衡、分配不公,广大民众的人均收入低而少数既得利益群体获取高收入,民生问题必然恶化。民生包括“盈”和“亏”两个方面,分配的公平与否直接决定了民生的“盈亏”。这里指公平并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包括报酬激励的相对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高,贫富差距小,民生即“盈”;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高,贫富差距悬殊,民生即“亏”。
图3 收入分配与民生均衡线的分布
如图所示,收入曲线和博弈矩形的交点即为纳什均衡点。若t">t,收入曲线靠右,落入民生“盈”的边界内;反之,t' 综合来看,民生经济学范式的构建与延伸,对实现共享发展的价值在于: 1.理性假设为实现共享发展相关研究中各主体行为分析提供了有力指导。民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基于价值理性,既是一种客观价值理性,亦是一种主观价值理性。实现共享发展问题具有“民生”的属性,只有在民生经济学范式下,抽象出实现共享发展领域中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才能对其可能产生的行为方式进行推断和预判,把握实现共享发展问题的本质,找到更好的思路和设计更好的对策。 2.主客体界定为实现共享发展研究中不同阶层、群体的划分提供了明确依据。通过引入博弈论分析,确定了民生经济学范式中政府作为民生决策的发起者、居民作为民生效果的接受者的角色,以及企业在民生问题上扮演的双重角色。在这个基础上,使得对于民生领域中各主体的进一步细分成为可能,如根据民生的“盈亏”划分政府、居民、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和利益分离体,或根据居民获取公平收入的权利不同划分社会阶层结构,使实现共享发展的分析层次更加清晰与合理。 3.要素作用机理为实现共享发展研究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原因分析提供了解析工具。民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的国民生计领域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实现共享发展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规律由各个要素及其运行机理构成,是对共享发展中各主体之间关系概括后的抽象形式。民生经济学范式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经济领域中与社会民生有关的规律进行解析、展开,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剖析,使之具体化,并运用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实践领域,为广大民众服务,实现共享发展。 [1]金碚.论民生的经济学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12,(1). [2]徐纯祯,吴宇晖,张东辉.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5]张维达.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林莎】 The Paradigm Logic of Economics on People’s Livelihood SUN Hao-jin “People’s livelihood”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covering economy,politics,society,culture,and ev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economic researc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people’s livelihood”mainly refers to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law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a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The rational hypothesis of economics on people’s livelihood should be based on value rationality rather than self-interest rationality.In terms of paradigm structure,as both an old and new scholarship,economics on people’s livelihood should absorb the essence of the classics on people’s livelihood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Using it as a base,we need to use the principles, methods and views of market economy to analyze the reality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regions and countries studied so as to construct and improve a scientific paradigm structure.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paradigm of the economics on people’s livelihood is to analyze the law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in economy,probe into specific causes of problems,and translate the paradigm into practice,serve the general public and achieve mutual development. people’s livelihood;economics on people’s livelihood;economic game;rational hypothesis F 069 A 1000-260X(2016)02-0071-06 2016-02-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产业转移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13BJL084) 孙浩进,理论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从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空间经济学研究。
(Economics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arbin,Heilongjiang,1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