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棉花踏上品质之路

2016-09-14郭春花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棉纤维棉花消费

本刊记者-郭春花

中国棉花踏上品质之路

本刊记者-郭春花

传统的棉业增长模式和路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格局下中国棉花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未来,中国棉花的发展将从强调高产转向优质,从分散转向规模化,从人工生产转向机械化,从传统贸易转向现代物流和“互联网+”。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储备棉库存量占全球50%以上,被称之为“天量库存”。而2015年,在全球经济不振,我国经济面临继续下行压力的情况下,纺织品服装出口由增转降,棉花需求降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棉花销售困难,价格下跌,部分棉花和纺织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棉花产业困难加重。新格局下,如何消化这占世界总量一半的棉花,如何顺势而为,探索新思路,谋求新发展,成为当前棉花相关产业共同思考的话题。

全球一半的棉花在中国

2015年,我国储备棉的库存量可谓创造了历史。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表示,2011~2013年三个年度我国收储棉花1643万吨,投放了691万吨,2015年度储备棉库存量超过了1100万吨。

出现这样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过去的几年里,棉花质量的下降和棉价的高企,再加上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棉花的使用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介绍,从世界总的纤维消费情况看,2015年大约在9500万吨左右,其中棉纤维的比重2015年和2011年相比是下降的,2015年世界棉花消耗量占整体纤维消耗量低于30%,中国的棉花消耗量在整个中国纤维消耗量中的比重更低,大约只略高于13%,也就是说在整个中国纤维消耗量里,棉花的比重仅是世界的一半。

新闻链接

与去年七八月的储备棉轮出成交冷清相比,本年度的储备棉轮出自5月3日开始就呈现火爆局面。特别是竞拍首日,进口棉资源全部成交,江苏库一捆澳棉起拍价为11080 元/吨,成交价达到了13820元/吨,溢价2740元/吨成交,竞价137次;截至5月17日,累计成交总量约为33.01万吨,其中进口棉成交约为21.92万吨,成交率为100%;国产棉成交约11.09万吨,成交率为95%以上。

此次储备棉轮出之所以受到了棉花贸易商、棉纺织厂的高度关注,并且积极参与其中,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市场需求比较大。现货市场资源少,尤其是进口棉数量有限,纺织企业库存偏低,多数企业表示“等米下锅”,加之此次进口棉轮出占比较大,部分纺企想尽快得到优质棉。二是此次储备棉竞拍全部重新检验,出库检验重量也在重新检验范围之内。三是竞拍资格上没有大的限制,允许手续齐全的企业参与竞拍,有实力的贸易商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竞拍积极性。四是轮出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而且是基于国际的价格,使得进口棉价格优势减弱。

其实,分析其中更实质的原因,是棉花质量有所保障。参与竞拍的储备棉全部重新检验,进口棉比重也比以往加大,让纺织企业痛苦不堪的棉花质量问题得到解决,让很多企业能放宽心积极参与竞拍。棉花品质一直是近年来棉纺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在近日召开的201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棉花品质也成为探讨的焦点。

高勇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纤维消费量年均增长超过了5%,依靠的几乎全部是化学纤维,而且从2012年始,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量下降首先是从涉棉纤维、涉棉制品的负增长开始的。高勇认为棉花质量的下降正是棉花消费下降的主要因素。“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注重提高产量的同时确实对一些质量指标要求降低了,棉纤维变粗,28毫米以上的棉花越来越少,但是纺纱业对纤维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供求矛盾不断显现,导致棉花消费出现下降。”

为消化国内棉花库存,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十二五”期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从7000多万亩降至5000多万亩,减少将近2000万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度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是5698万亩,为近13年以来的最低值。高芳介绍,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棉花产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我国棉花产量为532万吨,期间经过大幅增长,2015年棉花产量回落到561万吨。这意味着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棉花的产量又回到加入WTO初期的水平。棉花需求量同样如此,2001年我国的棉花需求量为566万吨,期间经历增长、降低后,2015年度依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我国棉花需求量是708万吨(业界多认为是600多万吨)。她说道:“这两方面都是一个有趣的回归,从产量到需求量,我们又回到了本世纪初期的水平。”

棉花消费总需求其实并未下降

虽然国内棉花消费近年来逐渐下降,但是从各种数据来看,我国棉纤维消耗总量却减少得并不多。高勇分析,2015年我国棉花消费600万吨,与使用量最多的时候相比,减少了大约400万吨,但其中约200多万吨的消费量由进口棉纱弥补了,所以与最高峰时相比,我国实际棉花的消耗量只降低了100多万吨。

也就是说纺织工业对棉花的总需求并没有下降,只要价格合理,品质有保障,纺织工业对棉花的需求依旧旺盛。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举例说,本年度储备棉自5月3日放储以来,总体成交率将近百分之百,进口棉成交率百分之百,有的每吨进口棉加价甚至超过3000元/吨。从储备棉的火热不难看出,只要品质有保障,能够满足纺织企业的需求,销售途径是不用担心的。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纤维,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尽管近几年国内棉花消费看上去在减少,但是通过进口的棉花和棉纱依然总体上保持了每年消费1000万吨左右棉纤维的能力,未来棉花消费依然具有广阔的空间。

高勇介绍,2015年,我国纤维加工量是5300万吨,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纤维加工量将达到6000万吨,要增长的700万吨主要依靠产业用纤维的增加。但高勇仍期望在今后五年里,国内棉花的消费量能继续增长,他认为目前棉纤维是无可替代的,希望今后棉纤维在服装、家用纺织品方面仍然能够起到主力军作用。

众所周知,产业用纺织品中除了极少数特殊领域用棉纤维以外,其他基本上均用化学纤维,但如果能在产业用领域充分应用好棉纤维,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稳健医疗集团是一家拥有20余年医用卫生材料和医用敷料生产经验的企业,其旗下品牌PurCotton全棉时代以100%全棉为原料,凭借自主研发的全棉水刺无纺布专利技术,打造出健康、舒适、环保的系列化高端全棉生活用品,在产业用领域可谓树立了典型。

稳健医疗集团董事长、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全称自己是个“棉花迷”,他认为棉花是一种天然的宝藏,用它就要把它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要让消费者了解它的价值所在,而现在互联网时代更利于棉花价值的传播,这也为棉花消费提供了平台。同时,李建全建议用棉企业一定要坚守棉花核心价值,保证产品品质,坚守产品品牌价值,坚持实施科研环保,坚守核心原则。李建全还认为,未来有些产品可以慢慢用棉替代,比如纸巾,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应用领域。

新格局下中国棉花要重品质打品牌

当前,中国棉花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和必要的恢复。在生产领域,中国棉花生产面临着“小规模、低效率、高成本、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等问题;在流通领域,面临着加工贸易企业整合、重组进程加快的问题;在纺织领域,“竞争加剧、优胜劣汰、转型升级”成为主旋律,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正在“走出去”,以“转移”促“转型”。新格局下,中国棉花生产格局也从过去黄河、长江、新疆三大棉区各占三分之一的三足鼎立,变成了以新疆为主,内地两大流域逐渐萎缩的格局,加工布局、流通布局以及纺织布局都在发生调整。

高芳表示,传统的棉业增长模式和路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格局下中国棉花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未来,中国棉花的发展将从强调高产转向优质,从分散转向规模化,从人工生产转向机械化,从传统贸易转向现代物流和“互联网+”。

曹学军表示,从“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纺织工业规模效益、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绿色发展已经具备向中高端迈进的实力。从外部环境看,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8000美元,而且按照IMF购买力评价测算,我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了1.1亿,已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对品质品种提出更高要求,他们更愿意为高品质商品或服务买单,海外购物快速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将成为纺织品工业的重要消费趋势。

曹学军认为这个趋势也为中国棉花发展指出了方向。首先,棉花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品质。目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确定了在轻工纺织领域实施“三品”战略,而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产业的发展事关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和“三品”战略的成败,十分重要。曹学军指出,做好棉花的品质工作,要从种植、采摘、加工、检测等多个环节去推进,多种植高品质棉花,种植适合机采的棉花,提高质检的公信力。

第二,棉花产业发展需要打品牌。提到高品质的棉花,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美棉、澳棉,这些棉花在纺织企业,甚至在消费者眼中是质量比较可靠的象征,有效地推动了棉花消费。近年来,中国棉花协会也在大力推进“中国棉花”概念和品牌,为拉动国产棉花消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下一步不仅要继续加大国家棉花品牌的建设,还要开展区域品牌协同,比如新疆区域品牌,一些大的棉花加工企业,也要开展企业品牌建设。

高勇提出,当前,纺纱企业为了提高纱线的附加值,对优质棉花需求非常大。同时,纺纱厂在不断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包括采购等环节的用工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棉花流通企业未来要为棉纺企业提供更加定向化、精准化的服务,从而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棉花从强调高产转向重品质品牌,这一转变将有利于棉纺业发展。

猜你喜欢

棉纤维棉花消费
关于“双显法”对木棉纤维和棉纤维定性鉴别的探讨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棉花是花吗?
棉纤维蠕变与应力松弛行为分析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棉花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棉纤维长度指标电算化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