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光义:波击苍穹

2016-09-14朱爱红

军工文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相控阵预警雷达

文/ 朱爱红

张光义:波击苍穹

文/ 朱爱红

一座废墟,一个神秘的雷达基地,一双千里眼,一段鲜为人知的历程,中国第一代远程相控阵雷达总设计师张光义的传奇人生。

张光义 |1935- |

1935年9月出生,四川泸州人,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远程相控阵雷达总设计师。

1979年7月1日~7月12日,某国“天空实验室”偏离既定轨道飞向地球。陨落的实验室残骸将坠落何处?会不会对地球生命带来灾难?全球陷入惊恐。各个国家竭尽所有探测设备齐刷刷地对准这不速之客、不祥之物。在中国河北宣化的黄阳山上,有一部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也对其展开了探测与跟踪。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与处理后,该雷达对其多个陨落碎片进行了多目标跟踪,并对其陨落地点进行了准确预报。而此时,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还没有正式打开。世界舆论对于中国探测技术的发展倍感震惊,其惊讶程度甚至不亚于“天空实验室”爆炸本身。

1983年1~2月,某国的一颗核动力卫星陨落,还是这部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成功地获取了其陨落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并对其陨落地点给予了准确预报。

两次准确预报,震惊了全球,也让世界对中国雷达工业的发展刮目相看。

而这部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的总设计师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义。也正是这部雷达奠定了张广义院士在我国相控阵雷达领域的鼻祖地位。

战火童年,苦难孕育报国之志

1935年9月3日,张光义出生在我国著名的酒乡——四川省泸州市。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岁月。张光义的童年充满了战火的记忆。

国破山河碎。山清水秀的泸州作为川南重镇、战略要地,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期间,备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在张光义童年的记忆里,泸州经常受到日军飞机的空袭和轰炸。每当听到空袭警报的汽笛声,幼小的张光义就随着大人们往山上和乡下逃跑。“呜——呜——”的紧急警报声急促凄厉,张光义稚嫩的心灵里满是血腥和恐惧。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39年阴历七月二十八日,日本飞机又一次对泸州狂轰滥炸,人们四处逃散,城里到处滚滚浓烟,一片狼籍,妈妈带着他和他的两个哥哥乘船前往长江南岸蓝田坝长幺山乡下去避难,船沿长江逆流而上,江边几个码头均空无一人,一些被无辜炸死的平民尸体遍横在码头的台阶上,场面凄凉,惨不忍睹。

那时候,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国力羸弱,年幼的张光义听大人们说,在他的家乡泸州,连一门防空高射炮都没有。空袭预报更是没有手段,全凭重庆那边电话传过来的消息,因此,日本飞机可以肆意攻击,轰炸扫射。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小小年纪的张光义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他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发愤图强,为国报仇雪耻,再也不能让祖国母亲饱受欺凌。每天早上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他和同学们都要齐声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还自编自演了不少以抗日打游击为题材的话剧节目。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街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小朋友们纷纷跑出各自家门,聚集在一起,庆祝欢腾。一首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歌曲里的歌词——“美国丢了两颗原子弹,苏联也出了兵”,引发了少年张光义的好奇心。为什么原子弹能有那么大的威力?还有一种名叫“雷达”的武器,靠它,斯大林在指挥所里就可以对天上的飞机了如指掌。这一切是真是假?年幼的张光义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朦朦胧胧地懂得了科学可以强国、救国的道理。这也是他第一次听到“雷达”这个名字。雷达为何像《西游记》里的神仙一样拥有一双“千里眼”,能探测到很远地方的飞机?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科学报国的种子就这样在年幼的张光义心里种下了,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勇挑重担,刻苦磨砺报国之志

怀揣着这颗科学报国的理想,1962年2月,张光义从莫斯科动力学院无线电技术系毕业,并获得了苏联无线电工程师称号。回国后,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七二六部队。该部队的另一个名称为“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也就是今天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前身。这个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也是诸多中国雷达研究所(工厂)的孵化器,为我国的雷达工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管理干部,被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亲切地称为中国雷达工业的“老母鸡”。在这个事业的平台上,张光义亲历了中国雷达工业从仿制、跟踪研制到自主创新直至走向辉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站在十四所这个事业的平台上,张光义也从一个普通设计师成长为一名蜚声业界的雷达专家,并长期担任十四所总工程师兼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业近40年里,他先后参与或组织领导了多种先进体制雷达的研制工作。

让我们把时光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在张光义毕业分配到十四所后不久的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640”指示,即防御洲际弹道导弹的任务。1967年,国防科委会议确定,由十四所负责研制两部预警雷达:一部单脉冲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一部相控阵预警雷达。其中相控阵预警雷达正是文章开头我们提及的那部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对于这部雷达的研制,中央军委还专门向党中央转呈了国防科委党委和空军党委《关于研制超远程警戒洲际导弹雷达的报告》。周恩来总理于1970年6月4日对此报告作出批示:“拟同意”。毛泽东主席也圈阅了报告。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唯一一次亲自对一部雷达的研制作出批示。受当年浮夸风、大跃进风气的影响,这项任务要求在1970年10月1日之前完成的工程,要实现“当年研制设计,当年生产施工,当年安装调试,当年站岗放哨”。

雷达的任务目标是:一是搜索、跟踪中、远程导弹,并预报其弹着点,为落点提供7~10分钟的预警时间;二是能同时预报十个导弹的实时空间位置及其发点、落点,并实时上报,供反击系统组织反击之用;三是对空间卫星进行观察、跟踪、编目,向上级提供空情;四是担负外层空间预警系统科学实验任务。作为我国预警系统第一个预警站,还兼有训练部队的任务。

研制任务下达后,张光义和14所的数百名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加入到产品的研制之中。

雷达采用相控阵体制。在当时,这不仅是国内而且是全世界最新、最先进的雷达体制,只有美国和前苏联两个国家掌握这项技术。姑且不说国外在新技术、元器件领域对我国的封锁、禁运,仅就我们自己而言,那个年代闭关锁国的环境,对科研而言也是极其不利的。

相控雷达

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第一代远程相控阵雷达一直在这座山上默默地站岗放哨,为祖国守护着一片没有盲区的天空,虽然期间并没有发生战争,不曾有导弹来袭,但是这部雷达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恪尽职守20年后,这部雷达结束了它的使命,电子设备被拆除,部队撤离,只留下一座神秘的遗址,一段暗潮汹涌的传奇。

十四所旧址

1964年春天,在会见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三位科学家时,毛泽东主席专门谈到了防御问题,他说,“有矛必有盾。搞少数人,有饭吃,专门研究这个问题。5年不行,10年不行,15年,总要搞出来的。”这一指示很快催生了相关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就包括预警雷达系统,由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十四所来承担相关任务,为的就是能对任何方向打过来的导弹,及早预警,精准判断。

而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上,上世纪70年代前几年,我国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研究所领导靠边站,正常的科研秩序被严重破坏,国内的科研大环境也是一片混乱。同时,国家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科研手段、元器件生产水平落后……

在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条件下,要完成一部工程量极其庞大而复杂的大型电子系统工程装备研制任务,可以说比登天还难。更何况还要求“当年研制设计,当年生产施工,当年安装调试,当年站岗放哨”!面对显而易见的浮夸,张光义和他的团队不敢提出丝毫的质疑,否则,政治后果不堪设想。作为电讯总体负责人,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年轻的张光义竭尽心力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么一股劲头,率领由数百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仔细梳理关键技术难点,制定技术攻关方案,开展方案论证、系统设计、分系统设计……

条件艰苦、设备落后,面对重重困难,张光义和他的战友们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利用自己精通英俄文的优势,张光义翻阅了大量国外资料。没有先进的仪器、仪表设备,他们就动脑筋、想办法,自己改装。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每日里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十几小时连轴运转加班加点早已是家常便饭。

为了实现那个所谓目标,赶着向国庆献礼,1970年10月1日,在所内试验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一部分不成熟的产品被强行运往基地。这为后期的外场联试埋下了大量隐患,致使雷达经历了长达7年多的外场工作。此后,张光义和他的战友们在黄阳山一直工作到雷达正式交付。

那时的黄阳山冬季十分漫长。每年9月,山上就开始飘起鹅毛大雪,要到第二年5月草木才开始吐出新绿。冬天气温可以低到零下25~28度,风刮在人的脸上、身上,像刀割一般。驻地在山下,张光义和他的伙伴们,每天顶着刺骨寒风,冒着大雪,戴着大皮帽,穿着沉重的“大头靴”,沿着蜿蜒的小路,佝偻着背,穿过风口,才能进入雷达阵地。就这样,他们在黄阳山上一待就是7年多,就连春节也多数是在基地度过的。即便是女儿出生这样的大事,张光义也不过就在家待了几天。

天道酬勤。1975年国庆前夕,雷达的四分之一个试验阵面终于观察到了外空目标,并获得其坐标数据,得到了多批次人造卫星的的轨道参数。也揭开了我国用相控阵雷达观察外空目标并预测其轨道的崭新一页。同年11月,雷达以半个阵面的工作能力,观察到了我国发射并回收的“尖兵一号”卫星。1977年该雷达通过全站试飞鉴定。作为当时我国唯一的弹道导弹预警相控阵雷达,产品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的雷达技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为我国战略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该雷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后又获得电子部特等奖。

作为总体专业组组长、总体技术负责人,张光义率领团队不仅把中国的雷达技术创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代表时代最高水平的相控阵雷达的研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后续我国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辱使命,事业成就报国之志

经过相控阵预警雷达的锤炼,张光义已经成长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雷达专家。1977年,张光义担任十四所技术副所长、总工程师。1997年,张光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雷达及相关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在所里,他主抓预先研究工作,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完成了国防科工委下达的几十个研究课题,使十四所连续被评为预先研究先进单位。他还长期担任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兼职委员,在确定国家重要项目的研究方向和攻关途径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为领导机关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咨询意见。

作为全国最大的雷达研究所的总工程师、作为长期从事雷达系统工程与技术研究的专家,在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经年累月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他用前瞻性的眼光积极牵引着中国雷达技术发展的方向,并率领十四所的科研团队始终探索在中国雷达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向着世界雷达技术的最高水平速跑。他参与、指导研制的精密跟踪雷达、相控阵雷达、高机动雷达、机载雷达等重大型号产品和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领导和参加的机载雷达天线阵重大预研课题中实现了超低副瓣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获得了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还担任了载人航天工程三部大型精密跟踪雷达的总设计师,同时,他还是两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载相控阵雷达的技术负责人,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在他任期内,单脉冲技术、相控阵技术、脉冲多普勒技术等诸多先进的雷达技术在十四所率先得以应用和快速发展,十四所也发展成为我国电子信息系统工程领域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性高科技研发生产基地。

张光义率领团队不仅把中国的雷达技术创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代表时代最高水平的相控阵雷达的研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后续我国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在相控阵雷达理论上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他撰写的专著《相控阵雷达系统》、《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是我国雷达专业的重要著作,在国内多次重印发行,影响深远。其专著《相控阵雷达技术》和《相控阵雷达原理》是国家重点图书。此外,他先后发表了数十篇技术论文。这些专著和论文有力促进了雷达技术知识的普及,使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从中获取了许多宝贵知识和工程经验。

作为国内四所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光义为我国雷达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他总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教育着他的学生们。他要求他的研究生首先要根据国家需要、任务需要、工程需要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他要求他的学生要有创新意识,敢于怀疑一切,不怕失败,持之以恒。他洞察新技术的敏锐性、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理论造诣、高尚的品质、宽广的胸怀赢得了他的学生们由衷的敬佩和赞赏。

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抑或是在技术管理领域,他都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对待每一位同志,他都乐于相助、和蔼可亲。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是对谁,他都是那么的谦和、儒雅,温良恭俭让。他不习惯别人把他看成高高在上的专家。他的博士生这么形容他:“张院士是一位学者、仁者、韧者,不光有广阔的胸襟,卓识高远,而且还是一位虚怀若谷、虚心好学、礼让后生的前辈,这么好的人值得当作父亲去尊敬、去爱戴。”

2000年,65岁的张光义从十四所行政领导岗位上卸任,退居二线担任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主任。虽说是退居二线,但无论是在十四所的办公室、技术方案论证研讨会上,还是在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上,人们还是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2015年,中央电视台《总师传奇》栏目对张光义院士进行了专访,展示了张光义作为我国相控阵雷达技术奠基人的传奇人生和对共和国雷达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从1962年初入十四所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张光义从未离开过军工科研,从未离开过十四所。在积极践行国家使命的征程上,在献身国防军工事业、献身雷达事业的职场上,张光义初心不改,一路与新中国的雷达事业结伴成长,风雨同行。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猜你喜欢

相控阵预警雷达
相控阵超声技术在PE管电熔焊接检测的应用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一种相控阵雷达的通讯处理器设计
雷达
动态时间窗下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调度算法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基于空时二维随机辐射场的弹载雷达前视成像
一种超宽带相控阵天线阵方向图栅瓣抑制方法
现代“千里眼”——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