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国强军心中记爱国奉献脚下行

2016-09-14王玉祥

军工文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工中国航天火箭

文/王玉祥

富国强军心中记爱国奉献脚下行

文/王玉祥

这是中国第一个固体动力基地

风雨历程中的文化精神记忆,有一种精神,不论世事变幻,永远坚守。

"富国强军"精神

以国为重,把责任和使命融入血液;挺直脊梁,把奉献和牺牲当作荣耀;挺直脊梁,把奉献和牺牲当作荣耀。在中国第一个固体动力基地航天科工六院,固体动力人不论世事变幻,永远坚守着他们的军工精神。

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同样,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社会历史长河中谋求生存、发展和壮大,要想打造经久不衰的百年老店,没有一种精神的引领、支撑也是万万不行的。

成立于1962年7月1日的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在大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牢记责任、不辱使命,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边建设边发展,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从单一技术突破到全面掌握研制、生产、试验各环节技术的重大跨越,开启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壮丽画卷。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先后成功研制出多种型号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创造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史上的十多个“第一”,是中国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成绩的取得是科工六院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的结果,更是军工精神孕育下盛开的绚烂花朵。

以国为重 把责任和使命融入血液

在内蒙古大青山脚下,我国第一座大型地面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巍然伫立。

斑驳陆离的内墙面千疮百孔,经历上千台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而炸出高低不平的台面,火焰冲刷后变形的推力墙,裸露的钢筋……就像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试车台无声诉说着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使命的故事。

1949年,新生的中国,面临着不仅仅是国内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在国际上还面临着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露骨核威慑,危机重重。

航天固体动力是导弹的心脏。固体导弹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机动性好、发射准备时间短等优点。为了让中国人的腰杆挺起来,中国人必须要研发出自己的固体导弹!

↑ 六院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带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听从国家的急切召唤,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青年男女怀揣着报国的满腔热诚来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偏远郊区。

虽说是基地,其实只有一条拼凑起来的临时装药生产线,几栋单身宿舍楼成了睡觉吃饭、学习办公、设计画图的“综合楼”。有家室的人员分散住在基地周围一二十公里的农户家的仓库里,晚上寒风习习,冻得大家无法入睡,还要担心野狼入室。后来,边生产边建设,职工住上了“干打垒”,就是用土坯垒成的房子,但是深夜炉火熄了,墙上会结冰,有时被角会冻结在冰墙上。那时,吃的一日三餐几乎天天都是窝窝头加土豆白菜。

“当时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渴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国家。”原科工六院老领导陈克明回忆起50多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情景时,感慨万千。

“听说我被分到国防部五院,同学都很羡慕,因为这是国防领域最尖端研究单位,可以研究最前沿内容,是我们心中的科研殿堂。”来到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报到时,陈克明发现这里与想象中的殿堂很不一样——一间教室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一个组里二三十人,只有两台手摇计算机、五块图板。“真算得上是白手起家。”

这一年,留学归来的赵殿礼也来到这里,现任科工六院高级顾问的他如今还能回忆起1962年自己报到时的场景。那时,条件艰苦,宿舍就是办公室,每天根据任务学习、研究,在一张张图纸上画出草样,设计、计算。“中国人要搞航天固体动力,只能依靠自力更生。指望有人帮你,不可能!”赵殿礼回忆说。

生活和生产条件的艰苦并没能阻挡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业者的坚定脚步,他们听从党和国家的急切召唤,跋山涉水、扎根边陲、战黄沙、斗酷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没有一个人埋怨、没有一个人叫苦,更没有一个人当逃兵,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生活和生产条件的艰苦并没能阻挡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业者的坚定脚步,他们听从党和国家的急切召唤,跋山涉水、扎根边陲、战黄沙、斗酷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没有一个人埋怨、没有一个人叫苦,更没有一个人当逃兵,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挺直脊梁把奉献和牺牲当作荣耀

在这个功勋卓著的固体基地,有这样一些故事早已被传为佳话,也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固体事业的耕耘者,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甚至为了固体事业的发展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远离丈夫,带着两岁的女儿从南国来到北疆固体基地,寄宿在老乡家里。一天傍晚,当疲惫的母亲归来时,发现孩子在老乡的猪栏里与小猪争食。母亲心如刀绞,忙抱起孩子,用颤抖的双唇吻着稚嫩而沾满泥土的脸蛋。这一夜,她以泪洗面,但天一亮,她又毅然走上工作岗位……

杨南生,科工六院老领导,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技术总指挥。在那个年代,他每天在相距几公里的设计所、装药厂、试验站间穿梭。遇到急活,他用自行车载上零部件,送到急需的岗位。他和工人一道加班,和技术人员一起试车。过度劳累,加上气候寒冷,他患上了坐骨神经痛的毛病。一条腿不听使唤,他就用另一条腿蹬车到现场。疼得站不起来时,他就让人抬着现场指挥……

在科工六院389厂,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处试验爆炸工房遗址上,至今还悬挂着一块纪念牌,为的是让人们记住一位为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献身的英雄——王林。那天,本不是王林当班,可由于第一次使用新配方,作为主管技术的车间副主任,责任感驱使他又准时到岗。蹲在地上清理料桶时,推进剂突然爆炸,王林倒在血泊之中,年仅36岁……料理后事时,王林的家里有这样一张纸条:药已喂,水已挑,粮和衣未办,请原谅,我上班了。这是他留给爱人最后的话。

在科工六院,这样的人和事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正是拥有了这样一种信念和坚守,四代六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取得了一个个傲人的业绩: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六院研制的第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圆满完成末级助推任务,把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侦察卫星成功发射,六院研制的返回式制动发动机将卫星回收舱精准送回地面预定区域……

这些惊天动地的“第一”,强军威、壮国威,让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

正如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评价,“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取得的成绩,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与时俱进把创新和自强铸入灵魂

在航天界有一个共识: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导弹型号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先行。

“创新之火可以燎原。”科工六院院长丁旭昶说,“创新驱动是六院搭上‘十三五’头班快车的关键”。

“作为导弹武器系统的‘心脏’,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始终受到发达国家的严密封锁和严格限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只能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攻坚之路。可以说,中国航天固体动力50余年的发展历程,是整个中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奋勇攀登的生动缩影。”

50多年来,每一步创新,都是惊天动地的成功。

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时,长征一号末级发动机采用了固体动力,它的有力一推使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震惊了全世界。”原科工六院老领导陈克明至今还能回忆起,周总理紧握着大家的手,连连说:“你们辛苦了,你们为中华民族立功了,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此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气象卫星……返回制动火箭固体发动机连续24次参与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0余年来,每一步创新,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某型号发动机刚开始试验发动机当场就炸了。时任院长刘泽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开车回城的30公里路上紧急部署下一步工作。

“我们当时都很紧张,但是看到院长很镇定,就只有再拼着干下去。”原科工六院发展计划部部长回想起,成功后有一次开联欢会,院长突然提起这件事痛哭流涕,当着大家的面检讨自己的失误。“我从来没想到这事对他这么大的压力。”

失败时什么也不说,成功时却泪满衣襟。几代航天人,在失败中成长,在成功中前行,把对国家的忠诚、强国的夙愿铸进了共和国的倚天长剑,把一个民族的尊严和强盛巍然挺立于天地之间,彰显出了长缨在手缚苍龙、神剑笑傲击长天的壮志与豪迈。

而今,进入“十三五”,怎样才能让科工六院在引领创新的道路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六院两级领导班子都在不断思考与探索。

作为集团公司固体动力创新发展“三创新”的特区,目前,依托科工六院成立的基于协同创新模式的先进固体动力技术研发机构体系已经正式步入研发的快车道。中心秉承“根本在创新、关键在协同、重点在开放、核心在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固体动力领域国内一流乃至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

富国强军心中记,爱国奉献脚下行。在这里,总有一种信念,任凭风吹雨打,纹丝不动;在这里,总有一种精神,不论世事变幻,永远坚守。这就是中国航天科工六院人50余年来持之以恒的心声,也是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长盛不衰、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

猜你喜欢

科工中国航天火箭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科工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多型新品亮相航展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7周年
“寻宝”航天科工军民融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