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巅峰对决背后的中国三大球

2016-09-13

新民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中国女足中国男篮大球

晨曦

如今的中国三大球项目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市场的力量主宰了规则;要向前,又面临着体育制度、教育制度、人口问题等更庞大的社会问题,进又难进,退又难退,如果任由自己发展,三大球都是死结。

在球类项目中,三大球(足篮排)项目是最具影响力、群众最喜爱、参与度最高的体育项目,从竞技方面而言,三大球都属于周期长、投资大、回报低的项目。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足、中国男女篮(男足、男排未出线)相继折戟沉沙,只有中国女排在逆境中强势崛起,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世界之巅。从小组赛遭遇三场失利,到淘汰赛连挫巴西、荷兰、塞尔维亚,中国女排在里约缔造了一段新的传奇,一扫连日来中国三大球持续失利的阴霾,力助中国军团在里约完美收官。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女排的成功也为整个中国三大球发展带来深刻的启迪——比女排待遇更好,职业化、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篮球和足球,将何去何从?

郎平模式,缔造奇迹绝非偶然

女排奇迹夺冠后,相信无数人在电视机前都会激情难抑、热泪盈眶。

在执教女排3年多时间里,郎平打造了一支全新的“黄金一代”,出于全新整体打法方面的考虑,她甚至力排重议,果断放弃了当时中国女排第一重炮手王一梅,倾心尽力培养并大胆启用新人,使得中国女排迅速实现了年轻化。与此同时,郎平一直坚持“大国家队”的概念,为国家队储备了充足的人才。里约奥运会的12人名单,让郎平颇费一番脑筋,中国女排此次仅带1名自由人林莉,这一做法保证了主攻、副攻位置上拥有最强实力——主攻位置上多达4人的配置,让郎平拥有更多的进攻牌可打,朱婷和张常宁是当今世界排坛进攻火力最猛的主攻组合之一,而惠若琪的经验和刘晓彤的全面技术,则帮助女排在困难局面下发挥重要作用。徐云丽、颜妮和袁心玥三人的入选,又保证了副攻位置上的最强“火力”——徐云丽大赛经验丰富,具有高度优势,但速度偏慢;颜妮拦网出色,但进攻环节过分依赖二传丁霞;袁心玥本赛季技战术进步并不明显,但是通过战术安排,使得三人的有效组合在里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佳效果,这一切所体现出的,恰恰是郎平在赛场上出神入化的指挥能力。

毫无疑问,郎平是“举国体制”培养的天才,但是最终却挣脱了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宿命,从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走出了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化排球之路。欢呼之后,我们也许更应该深思:在“女排精神”的背后,其实还有一种“郎平精神”“郎平道路”,或者称之为“郎平模式”,这才是中国体育界最应该总结的地方。

长期以来,中国女排是举国体制的最高精神标杆,伴随一批有中国特色的讴歌式报告文学和纪录片《中国姑娘》《三连冠》《拼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上世纪80年代特定背景下激情迸发,甚至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喜欢把女排称作“国魂”——这个国家的灵魂。再看职业联赛和市场化程度,女排运动与篮球和足球相比,无疑是最差的。前排协主席徐利早就公开承认,排球联赛不是职业化联赛,一切服从行政的需要,比如给国家队和全运会让路。陈忠和曾悲叹中国女排“弹尽粮绝”,他表示:“我们的女排是在100多人中挑队员,其他强国是在100多支队伍中挑队员。”而前主教练俞觉敏下课时,抛下一句话:“女排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不如泰国、越南。”

然而,让人意外和惊喜的是,中国女排,随着郎平的到来,很快突破了体制,焕发出与时代接轨的强大生命力。郎平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伦敦奥运会后,排管中心邀请郎平出山时,她一度再三推辞,对执教中国女排充满疑虑。但在最后时刻,排管中心领导的承诺打动了她,这个承诺包括对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甚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等与现有体制和传统模式差异极大的一整套新思路、新做法,排管中心全盘接受,并全力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这些承诺等于给了郎平突破体制的尚方宝剑。也正是这一点,使郎平在中国女排获得了国内教练无法获得的操作空间。

有人戏称,郎平是举国体制的“叛徒”,她冲破了体制的壁垒。凭借自己多年的职业俱乐部执教经验,郎平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组建了复合教练组,包括各省抽调的多位技术专项教练及从美国聘请的专业队医、康复师、体能教练等等。如今,在里约奥运会上郎平领衔的教练组及专业支持人员超过15人,完全改变以往带着几个陪打和一个队医就去征战大赛的窘境。

以往举国体制下对运动员一直是半军事化管理,运动员的个性和创造力受到较大的压抑。几年前,有人给女排送东西,还只能隔着栅栏给,因为女排队员禁止走出公寓大门;现在仍有很多项目的运动队规定,晚上9点以后要收缴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郎平则借鉴美式思维,避免队员在严格的训练比赛氛围下太过压抑自己,对女排的管理既有人情味,又有现代企业文化般的严谨。郎平平时鼓励队员尽可能多多展示个性,朋友圈中的女排队员经常靓丽出镜;在国外比赛后,也允许队员们去逛街购物,整个球队气氛轻松融洽……这种改变,观众从赛场上也能感受到,每到紧要关头,队员们能迅速调整和调动起来,就在里约对巴西、对荷兰的两场大战,这种精神面貌的不同常常会决定比赛的走向。

记得在三年前郎平走马上任时,明确提出过一个切实可行的“四年计划”:第一年完成选材重任,基本确定18人大名单;第二年(2014年)用一年时间夺回亚洲领先优势;2015年争取进入世界第一集团;2016年力争在奥运会上取得突破。如今,在中国女排登上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的那一刻,当我们再次回顾中国女排3年零4个月所走过的路,应该说这一切正是职业化的郎平用她的踏实肯干和果敢睿智换来的。我们看到了年轻的中国女排一年一大步的提升和改变,我们看到了时隔十二年后中国女排重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惊喜,我们看到了强有力的新人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我们看到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次卫冕的底气和自信。

铿锵玫瑰,留下遗憾带走自信

如果不是像奥运会或世界杯这样的大赛,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看女足,大部分球迷甚至叫不出几个球员的名字,这就是女足的发展现状。女超联赛无人问津,俱乐部难以独立生存,球员待遇低下,国家队选材面极窄,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打进八强,布鲁诺和他的队伍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

近十年以来,女足从国家队开始就陷入风雨飘摇,最明显的反映就是换帅频繁,土帅洋帅少帅老帅林林总总已有十来位。队伍的发展理念也左右漂移,一次大赛否定一个教练,女足既丢了以往的特点,又抓不住发展的潮流,几乎成为了负能量的代名词。生存环境差、收入低、成绩差,“铿锵玫瑰”辉煌每每被提起,都不过是与眼下尴尬的情景形成明显的对比。

郝伟带队以来,从技战术层面到精神层面,都力图塑造一支全新的女足。推崇巴萨打法的郝伟,也根据中国女足的条件,设立了以逼抢、传控、地面推进为特点的技战术体系,虽然对于当时的中国队来说很吃力,但郝伟一直在坚持:“按这种打法,以前中国女足只能完成30分钟,60分钟,但如果有一个较长的训练周期,她们一定能完成90分钟比赛。”布鲁诺接手中国女足之后,基本延续了郝伟的打法,这使得年轻队员逐渐稳定下来、实力逐步提升。

作为曾经带领法国女足提升到世界排名第三的老帅,虽知女足在各方面的条件都难比男足,但他却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满腔热忱。布鲁诺来到中国之后,十分喜欢“铿锵玫瑰”这个词,在他眼中,走出伤病不断向前的马晓旭便拥有铿锵玫瑰的血液,他需要马晓旭的精神凝聚一支有竞争力的中国女足。结果,布鲁诺不负众望,带领中国女足力压世界杯冠军日本及亚洲劲旅韩国、朝鲜等队,成功闯入里约奥运会决赛圈。

在里约奥运会女足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足以0比1的比分,不敌最终夺取冠军的德国队,遗憾止步八强。伴随着终场哨响,中国女足的姑娘们在萨尔瓦多新水源体育场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本来,她们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整体发挥再好一些,如果对德国的那场球不是少一人作战,女足有可能走得更远些。客观地说,与12年前雅典奥运会首战遭遇德国队后以0比8惨败不同,如今的中国女足已经具备和两届世界冠军得主德国队比拼的底气。比赛结束前,中国女足甚至有扳平比分的机会,王霜凭借出色的个人突破能力造成对方后卫犯规并获得一粒点球,但可惜的是过于追求角度,将点球打在了门柱上。

虽然中国女足最后未能创造奇迹,但中国姑娘已经赢得对手和世界的尊重。不得不说,女足姑娘们在里约的几场球,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她们无愧于“铿锵玫瑰”这个称号。回顾本次中国女足的奥运之旅,可谓既有遗憾也有收获,众所周知,这是中国女足时隔八年后再次闯入奥运会,经历低谷的中国女足能够站在里约奥运会的舞台上,对她们而言已经算是一种成功。

四场比赛1胜1平2负,打进两粒进球,也许从数据上看,新一代“铿锵玫瑰”的里约奥运之旅显得不是那样完美,然而通过这四场比赛能够重拾信心,带走经验,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女足而言才是最为重要的。

曾几何时,中国女足是继中国女排之后,又一支让国人扬眉吐气的巾帼三大球队伍。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中国女足上一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已整整是20年前的事情,那时女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并不普遍,中国又相对开展较早,人才较多,成绩自然比较好,尤其是1999年的美国世界杯,可以说是中国女足的最巅峰时刻。在那以后,中国女足的整体水平便开始走下坡路。

整整17年了,我们对女足的追忆,其实是在追逐一种情怀,一种对老一辈女足的无限怀念,那是老女足的精神,就如我们现在所有人都对女排孜孜不倦地关心一样。但我们心里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女足也好,女篮也罢,真的不如以前那么强大了。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职业足球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联赛体制的成熟程度。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女足运动起步还是相对较早的,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联赛的雏形。然而,30多年发展至今,各项赛事依然没有稳定的模式,着实让人感到无奈。去年,美国相关方面曾经做过一份中国女足发展状况调查,来问诊这个曾经的女足强国衰落的现状。其中,一组数字让人惊愕:在中国,12岁以上的注册球员不到7000人;而美国,即使近年来遭遇联赛停摆等各种波折,仍然有170万注册球员,足足高出了近250倍,这样的差距短期内是很难逾越的。

诚然,女足比赛竞技性不强,商业价值不高,是一大根本原因。但是横向比,我们和日本、欧美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而这方面的差距,则体现在了政策与球队规范化的问题上,也许以下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首先,俱乐部无法脱离体制。去年2月,上海国泰君安永柏俱乐部成立,年投入2000万,这是中国女足史上第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大部分俱乐部即便有冠名和赞助,也无法摆脱与体育局的关系,而这一点大大拖累了女足职业化的脚步。其次,群众基础太低。尽管计划生育有所开放,现代家庭愿意送女儿去踢球的仍然少之又少,对孩子的过分保护限制了女足在校园中开展的潜力,加上薪水少、出路难等问题,又从另一个方向抑制了女足人口的增长。如今,女足球队的解散和重组是频繁而又悄无声息的,很少有俱乐部有完整的梯队体系。在去年的世界杯上,中国女足平均年龄23.5岁,是最年轻的球队,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了球员谋出路早退役的残酷现实。

男篮女篮,实力下滑渐行渐远

相对于中国女排和女足,中国男篮和女篮则大失水准。

本届里约赛程刚刚过半,中国男篮就以5战5负、场均输给对手29.6分的糟糕成绩提前打道回府。而在国家队前主教练王非眼里,现在这支中国男篮的水平已大不如前,年轻球员在场上的表现更是缺少精气神。

“男篮球员缺少很多东西,不论是技战术还是个人能力方面,和世界强队水平差距明显。”这是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来,中国男篮在奥运会赛场净负对手最多的一次。王非坦言,“姚明时代中国男篮的辉煌一度让人们对中国男篮寄予厚望,但这些年来我们的水平不仅没有得提升反而倒退了,现在别说去挑战欧美强队,连亚洲的霸主地位都已经岌岌可危了。”

面对如此局面,其实很多球迷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中国男篮兵发里约前,很多人就戏言:“男篮不过是去旅游的。”而他们之所以这样说也并非毫无根据,看看本届奥运会的分组,中国男篮同美国队、澳大利亚队、法国队、塞尔维亚队和委内瑞拉队同为一组。实话实说,这五支球队中有四支球队的实力是中国男篮望尘莫及的,面对他们,中国男篮甚至不存在爆冷的可能。只有在对阵委内瑞拉队时,中国男篮才有可能力求一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这场最被中国男篮看重的比赛中,年轻的队员们依旧没能品尝到胜利的滋味。

表面上看,在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四支队伍中,国内的男篮职业联赛最为火爆、球员收入最高、职业化程度最好。然而,深入思考,中国男篮恰恰是被“伪职业”联赛坑苦了。对此,包括很多业内人士或许也不能理解——说是体制,朝鲜怎么足球比咱们厉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咱们压根没职业化的时候,为什么成绩也比现在好?

应该说,这样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中国体育人最典型、最普遍的困惑。30年前,中国完全是专业体育体制,根本就没有职业化概念,连“伪”都不伪时,却还拥有比如今更出色的战绩。整个三大球,尤其是篮球,迄今为止最后一批真正具有高水平和特点的运动员,从孙军、郑武、胡卫东 刘玉栋、李楠、巩晓彬、阿的江,到姚明、王治郅、巴特尔,其实都是从专业体制的尾巴培养出来的,都经历了典型的圈养式训练和生活。不夸张地说,中国篮球开始从专业化向所谓职业化转型之后,就没培养出过令人信服的球星。像周琦这样的职业球员,更多的是身价虚高、徒有其名。

如今,中国篮球原有的系统的专业体制被打破了,现代职业化模式又迟迟建立不起来,注定了中国男篮后继无人,甚至就连主帅宫鲁鸣的年薪问题也成为了“中国式体育特色”,这不能不说是“伪职业化”联赛的悲哀。知名篮球专家杨毅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向职业体育发展的项目必定会向职业体育发展,最终形成媒体、娱乐、运动的体育产业链条。但健康的职业体育,必定和出色的学校体育相结合,学校体育保证了参与运动和训练的大基数,职业体育的投资大部分会指向一线队,这是投资的自然属性,后备力量就由学校来支撑。但中国的问题是,由于体教分离,几乎没有成形的学校体育,职业体育在发展时就成了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与此同时,钱来了,欲望也来了,暴富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耕耘者的恬静。因此像中国男篮和男足这样的大球,越适合职业体育发展的项目,就显得越尴尬。如今的中国三大球项目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市场的力量主宰了规则;要向前,又面临着体育制度、教育制度、人口问题等更庞大的社会问题,进又难进,退又难退,如果任由自己发展,三大球都是死结。

在异常火爆的中国男篮“伪职业联赛”下,我们看到了王哲林、郭艾伦的横空出世,也看到了易建联、周琦继姚明之后重入NBA探的法眼,然而这一切看似热闹的繁华,却无法掩盖男篮实力平平、后继无人、人才匮乏的尴尬。

回想八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在姚明、王治郅的率领下,中国男篮可以战胜拥有诺维茨基的德国队,可以和西班牙队战斗到最后一刻,还可以给拥有科比和詹姆斯的美国队造成巨大的威胁。而如今面对这些欧美豪强,我们已经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了。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未尝一胜。里约奥运会,这个尴尬的纪录仍在延续。

与男篮相比,中国女篮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小组赛中仅胜一场,最终以1胜4负、小组倒数第二的战绩,提前结束了本次奥运之旅。在小组赛最后一轮,美国队当家球星玛雅·摩尔,几乎仅靠一人之力,就让中国队的整条防线崩溃,目睹球队的表现,中国队主帅汤姆·马赫在场边连连摇头。

这个澳大利亚人深知,与巴塞罗那奥运会时获得亚军、北京奥运会时打进前四的那支中国女篮相比,如今的这支队伍无论是技战术,还是经验,都有着悬殊的差距。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后,中国女篮依靠着一批老将勉强打到伦敦奥运会第六。但随后苗立杰、卞兰等功勋老将的退役,让本就后备人才不足的中国女篮“被迫”换血,青黄不接也让这支传统世界劲旅风光不再。

纵观中国女篮的现状,无疑是三大球中最为尴尬的一支球队。她们没有女排的地位和关注度,没有男足、男篮的市场和火爆,甚至与女足相比也差了一截。也许,像篮球这样高对抗性的体育项目,注定是要“重男轻女”的。

猜你喜欢

中国女足中国男篮大球
在被冷落中“拼命”的中国女足
大球泥瓷艺
湖南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群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