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给中国爸爸们的心里话

2016-09-13编辑吴颖

父母必读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规管教本能

编辑|吴颖



写给中国爸爸们的心里话

编辑|吴颖

李文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

出版有畅销育儿书《好好做父亲》《拯救男孩》《拯救女孩》。研究方向有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男孩教育、父亲教育与亲子沟通等。

父亲的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这是孩子应对未来生活挑战的必需品;父爱的另一面是管教,父亲代表的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因此父亲更擅长给孩子立规矩。

又一个父亲节来到了。作为一个2岁女孩的父亲,同时又是一个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心理学博士,有些话,我很想写给中国的父亲们。

父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父亲只需要提供精子和面包?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人家,男主人因病去世了,留下寡母和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吃得差、穿得差不说,他们还经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大人敢肆无忌惮地欺负他们,连一些小孩也敢欺负他们,而且他们受欺负后,他们往往忍气吞声。大人们对此总是一声叹息:“没爹的孩子没有脊梁骨啊!”这话使得我幼小的心灵中,对家里那个总是黑着脸不苟言笑偶尔还动手教训我的爸爸,在害怕之外,更增添了许多敬重。因为我知道了一个父亲对家庭来说有多重要!

2012年,有感于中国父爱缺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孙云晓先生和我合著了《好好做父亲》一书,让更多的中国父母认识到了父教缺失所带来的诸多危害:

父教缺失的孩子更容易违法犯罪;

父教缺失的孩子可能终生“缺钙”;

父教缺失危及孩子的性别发展;

父教缺失的孩子更可能缺乏运动。

这些警示性的语句让更多的父亲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重要性。父教缺失会像开启了一条生产线:向社会批量输送问题孩子。

今天,更多的父亲已经认识到了父亲的重要性,但更困惑是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做个好父亲,我觉得首先是态度上的改变。父亲一定要认识到: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做一个好父亲。有人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母亲可以用本能去爱自己的孩子,但对父亲来说,虽然不能因为生育孩子而拥有这种生理上的连接,但爱孩子依然也是一种本能!心理学家利用心率和血压等指标来比较父亲和母亲对婴儿行为的敏感性,发现父亲和母亲对婴儿的啼哭和微笑的生理反应是一样的,父亲同样能分辨出不同的啼哭类型。罗斯·派克的研究也表明,对婴儿发出的信号,父亲同样敏感,并能做出很好的反应。

其次,我觉得做个好父亲,一定要抓住两个关键:关爱与管教。

关爱:爱与爱的表达

父亲要学会爱自己的孩子。父亲的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这是孩子应对未来生活挑战的必需品。由于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束缚,许多父亲认为在外打拼赚钱就是在爱孩子。赚钱养家当然是一种爱孩子的表现,但这远远不够。与金钱相比,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父亲的存在与陪伴。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外,金钱对孩子就不那么重要了,和父亲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对孩子来说才更重要。金钱更多的是给孩子提供生理和物质上的满足,而父亲的陪伴则能提供更高级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

给中国爸爸们表达爱的具体建议

● 拥抱和亲吻自己的孩子。这是最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方式,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认为的。

● 经常对孩子说:“爸爸爱你。”说出口的爱更容易被孩子感知到。

● 舍得花时间陪孩子玩耍、游戏。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的缺憾将难以弥补。

● 创造父亲与孩子单独的相伴时间。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喧宾夺主”,所以不妨让父亲独自陪伴孩子,这能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独特之处。

● 陪伴孩子的时候,要全心全意,关掉自己的手机,关闭电视,做那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父亲的爱,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孩子感受不到的爱对孩子是没有作用的。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20世纪就曾说过的一句话:“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管教:规矩和边界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但光凭本能是不够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亲对于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的溺爱,虽然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可见,好父亲应该是严慈相济的。母亲在本能上比较容易溺爱孩子,所以父亲的管教就显得尤为重要。父亲代表的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父亲更擅长给孩子立规矩。父亲的管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形成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提高孩子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提升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给中国爸爸们管教的具体建议

● 制定明确的家规。家规应由父母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家规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家规的目的不是仅仅去控制孩子,而应该对父母和孩子同样适用。

● 对孩子违反家规和社会规则的行为,要及时纠正。

● 让孩子承担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 做好榜样示范。孩子是通过眼睛学习的,行胜于言,一千句说教顶不上一个实际的行动。

做个好父亲,说来也不难,8个字而已:真心关爱、智慧管教。

猜你喜欢

家规管教本能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逆本能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鸭子的家规
吉米问答秀
家风家规我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