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选择发展研究
——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
2016-09-13肖景峰向平安姚瑶张祎蓉江雪刘白杨
肖景峰,向平安, 2*,姚瑶,张祎蓉,江雪,刘白杨
(1. 湖南农业大学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2.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选择发展研究
——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
肖景峰1,向平安1, 2*,姚瑶1,张祎蓉1,江雪1,刘白杨1
(1. 湖南农业大学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2.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限制开发区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其发展与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在限制开发的主体功能区要求下,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关系到这类区域主体功能落实和区域经济发展。以邵阳市为例,采用区位商分析法,分析邵阳市及所辖县市产业发展动态,探讨其优势产业发展。结果表明,2001年邵阳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5.8∶25.2∶39.0,2014年转变为21.8∶38.2∶40.0,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上升较快,第三产业呈动态波动。邵阳市各县市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最具比较优势,其中种植业有一定优势县市为邵阳县、隆回县和新宁县;林业优势突出县市为绥宁县,有较大优势的县市为城步县,有一定优势的县市为洞口县;牧业有一定优势县市包括新邵县、邵阳县、洞口县、城步县和武冈市;农业服务业有一定优势县市为新邵县。研究表明,邵阳市各县市要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同时提出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融合;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限制开发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区位商;邵阳市
肖景峰, 向平安, 姚瑶, 张祎蓉, 江雪, 刘白杨. 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选择发展研究——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3): 468-475.
Xiao J F, Xiang P A, Yao Y, Zhang Y R, Jiang X, Liu B Y.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direction choice in the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 A case study of Shaoyang City[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 37(3): 468-475.
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协调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国家于2010年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和现有开发强度将国土空间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要求各地根据主体功能定位来确定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限制开发区域主要指具备较好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了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必须限制这类区域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然而这类区域大多属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限制开发”无疑会打破这类区域原有的产业设想,加剧地区贫困。因此,明晰什么样的产业适合在新的约束条件下发展,是限制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颁布后,主体功能区的建设问题成为了研究热点,而限制开发区域作为主体功能中重要的一类,吸引了来自经济、生态、农业、地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学者的关注。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选择问题目前有一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杨美玲等[1]认为限制开发区域内,农产品主产区应坚持农业发展优先,强化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在保障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鼓励进行农业开发,而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应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强化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允许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当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产业,允许一定程度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林建华和任保平[2]提出限制开发区在产业布局时要积极发展和引导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特色产业。沈茂英[3]从产业扶贫的角度,提出四川藏区的限制开发区域要选择地域特色明显、生态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如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建设产业。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经验表明[4-9],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限制开发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加快,国内学者对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选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吴旗韬等[10]提出了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选择水晶理论,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比较优势、政策优势、效益和关联度四项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选择的基准。
目前产业选择的方法主要有区位商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中区位商分析法作为评价区域规模优势和专业化率的方法被学者广泛应用于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的研究中,如关海玲等[11]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山西太原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果雅静等[12]基于区位商法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进行了研究;程玉桂[13]用区位商法来识别和评价江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从限制开发区产业选择的方法上看,大多数还是借鉴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主要使用的有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水晶模型理论等。从产业政策来看,目前这部分研究比较全面,学者已就限制开发区域相关的区域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绩效考评、补偿政策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14-17]。
总体来说,随着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选择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方法也不断完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大范围的配套政策和发展战略等,缺乏实践方面的研究;二是在产业选择方面的研究过于宏观,缺乏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将限制开发区一概而论,缺乏将限制开发区域细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进行产业选择的研究;三是产业的选择方法盲目借鉴主导产业的选择,将三大产业用同一指标体系统一选择,没有充分考虑限制开发区域的特殊性,忽略了限制开发区域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应重点发展农业,主要限制第二产业,这导致选择的结果与其他地区趋同,选择的对象和结果又以工业居多[18-20]。
湖南省邵阳市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虽然近几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实力偏弱的现状还没有根本转变,2014年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列湖南省14个市州第9位,人均GDP位列全省最后一位。在限制开发的约束下,邵阳市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邵阳市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可见,选择邵阳市作为研究区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文将以作为限制开发区域的邵阳市为例,采用区位商分析法分别对邵阳市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县市的三大产业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农业结构内部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探讨邵阳市不同类型的限制开发区域适合发展的产业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对邵阳市乃至整个限制开发区域落实主体功能区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邵阳市地处湖南省的西南部(25°58′-27°40′N,109°49′-112°57′E),土地总面积20 829 km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三分之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17.1 ℃,年平均降水量1 200-1 500 mm。根据2014年《邵阳市统计年鉴》,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 261.61亿元,人口为818.98万人,人均GDP为17 498元,大大低于全省人均40 287元的水平,农林牧渔总产值406.8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31.86亿元、林业产值16.66亿元、牧业产值140.46亿元、渔业产值12.31亿元、服务业产值5.53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 1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 039家;主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907.54万hm2;土地流转总面积11.73万hm2,占总农用地7.5%,耕地流转总面积8.5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23%;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
根据《湖南省主体功能区划》,邵阳市下辖的三区八县一市中,有8个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的限制开发区,面积占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9.38%,其中新宁县、绥宁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被列为重点生态功能区,武冈市、洞口县、隆回县、新邵县和邵阳县被列为农产品主产区。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 stats.gov.cn/tjsj/ndsj/),《中国统计年鉴2014》,2001-2014年《邵阳市统计年鉴》,2001-2014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01-2014年邵阳市下辖各县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 区位商分析法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 LQ)是产业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优势的指标,对产业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限制开发区域的产业政策上看,限制的对象主要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限制较小,限制开发区域应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禀赋围绕区域主体功能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发展,而第二产业则应主要围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林产业选择与之相关的加工行业重点发展。区位商可以理解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通常表示一个地区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该部门背景区域产值在背景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区位商越大,表明该地区产业集聚效果更好,产业专业化生产水平越高,竞争优势更大。计算方法为:式中,LQij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i为第i个地区,j为第j个产业,x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产业的产出指标。
2.3 产业选择评价标准
本文将邵阳市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的8个县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限制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这8个县市的农业发展情况,根据8个县市农业结构内部的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服务业区位商的大小,结合邵阳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8个县市农业内部产业划分成5个等级(表1),即区域产业处于劣势、区域产业无明显优势、区域产业有一定优势区域产业有较大优势和区域产业优势突出[12]。
LQ值越大说明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同时也意味着该区域产业的产出除满足本区域需求外还可以对外提供产品或服务。LQ值越小,比较弱势就越明显,意味着该区域产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需求,还需要由区域外供给产品或服务。
表1 产业选择评价标准Table 1 Evaluation criteria of industry selection
3 结果与分析
3.1 邵阳市产业发展分析
从2001年开始,邵阳市着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三产并进、总量提升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229.16亿元增加到2014年1 261.61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由2001年的82.03亿元、57.53亿元、78.57亿元增长到2014 年274.61亿元、482.22亿元、504.7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35.8∶25.2∶39.0调整为2014的21.8∶38.2∶40.0(图1),人均GDP由2001年的2 939元增加到2014年17 498元。
图1 2001-2014年邵阳市三大产业结构动态变化Fig. 1 Dynamic change of Shaoyang City structure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in 2001-2014
从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处在比较高的位置,主要的因素是,邵阳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化率由2000年末的22.8%提高到2014年末的42%,同时,商贸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和旅游业也发展较快。其次是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且增幅明显,主要的因素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发展较快,新世纪以来,邵阳市坚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食品加工业集群、造纸工业集群等三大产业集群,改造升级纺织、化工、皮革、采矿业、建材等五大传统产业,培育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中小企业,推进特色园区建设等。全市工业得到长足发展,2014年邵阳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0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占GDP的比重为32.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再次是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幅度最明显。
近几年来,邵阳市开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产品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初步形成了“一县一品”或“几县一品”的农业主导产品和产业生产带,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了一批油茶、药材、烟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现代化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邵阳市现代农业与发达地市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效益还很低,如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在全省比较靠后。
3.2 限制开发区域县市产业发展分析
从邵阳市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的8个县市2001-2014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表2),各县市第一产业的比重都呈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都呈上升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呈动态波动,但幅度不明显,这与邵阳市整体经济发展趋势一致。从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幅度来看,有7个县市的下降幅度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邵阳县和绥宁县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17.8和17.9个百分点,这与两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有很大关系,而隆回县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速度最慢,只有8.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隆回县的三次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原本不高,2001年隆回县第一产业比重仅32.4%,居8个县市最低水平。
从第二产业的增幅来看,新邵县、邵阳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县增幅较大,年均增幅在1.4个百分点以上,主要的因素是这期间各县大力推进工业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均在40%以上,而武冈市第二产业增幅则排名靠后,年均增幅仅0.9个百分点,主要的原因是从2010年开始,武冈市内一些主导产业,如原煤、农产品加工业、建筑材料等受市场因素影响,呈负增长发展态势,且幅度较大。
第三产业中,隆回县的增幅较明显,主要的因素是该县休闲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2011年前后,武冈市被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确认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同时被列入了《湖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创新发展的20个国家级旅游强县。而第三产业中下降最明显的是洞口县,主要影响因素是,洞口县第三产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和规模优势、能广泛吸纳人气、形成消费聚集效应的大型第三产业企业或基地。
3.3 县市的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2014年8个县市第一产业的区位商都大于1,都具有比较优势,可作为邵阳市的主导产业。其中洞口县和武冈市的区位商超过1.5(表3),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洞口县和隆回县是全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好。第二产业中,区位商大于1的只有新邵县和绥宁县,近年来,新邵县和绥宁县都大力发展工业,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向专业园区聚集,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业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很大,但发展工业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未来两县的工业园区规模不应过大扩张,重点是园区的提质增效。在第三产业中,区位商大于1的有隆回县、新宁县和武冈市,这主要得益于这3个县市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良好。
表2 2001-2014年邵阳市8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Table 2 Structure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in eight counties of Shaoyang City in 2001-2014 (%)
综上分析,8个县市的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除少数县市外都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综合产业比较优势情况和限制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在产业选择上应主要选择第一产业作为各县市重点发展产业。
表3 2014年邵阳市8个县市三次产业区位商比较Table 3 Location quotient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s of three industries in eight counties of Shaoyang City in 2014
3.4 县市农业内部各行业比较优势分析
2014年8个县市农业结构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业服务业的区位商值可以看出,种植业方面,区位商值大于1的县市有3个(表4),分别是邵阳县、隆回县和新宁县,各县市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十分明显。林业方面,区位商值大于1的县有3个,分别是洞口县、绥宁县和城步县,相比种植业,林业的区位商值各县市区差距较大,根据产业选择评价标准,可将城步县列为林业有较大优势县,绥宁县列为林业优势突出县,两县的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绥宁县,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三湘林业第一县”,竹木加工业、苗木产业和中药材产业都发展良好。
牧业方面,区位商值大于1的县市区有5个,分别为新邵县、邵阳县、洞口县、城步县和武冈市,它们都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其中城步县的奶牛养殖产业发展较好,奶牛养殖数量占全省近50%,奶牛养殖是城步县畜牧业中的主导产业,武冈市的铜鹅养殖和加工业发展较好,武冈铜鹅是中国地理标记产品,铜鹅养殖和加工业是武冈市畜牧业中主导产业;其他3个县主要是生猪养殖业。渔业和农业服务业的优势都不大明显,8个县市的这两项产业中,仅有新邵县的农业服务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主要归结于新邵县靠近邵阳市城区的区位条件。
表4 2014年邵阳市8个县市农业内部各行业区位商比较Table 4 Location quotient comparison of agriculture in eight counties of Shaoyang City in 2014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结论
研究表明,邵阳市8个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的县市第一产业都具备比较优势,这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一致,对第一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分析得出种植业有一定优势的县市为邵阳县、隆回县和新宁县;林业优势突出县市为绥宁县,有较大优势的县市为城步县,有一定优势的县市为洞口县;牧业有一定优势县市包括新邵县、邵阳县、洞口县、城步县和武冈市;农业服务业有一定优势县市为新邵县。各县市应重点发展本区域内优势较强的农业产业,并重点围绕优势农业产业选择发展与之相关的农林产品加工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做强第三产业。
4.2 对策建议
1)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在全市一盘棋的大格局下,邵阳市政府要根据下辖各县市产业发展的优势,并结合周围县市的经济情况,总体规划,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步县重点发展奶牛养殖产业,武冈市重点发展铜鹅养殖及加工业,隆回县重点发展金银花和龙牙百合种植,绥宁县重点发展竹木加工业,邵阳县重点发展龙牙百合和油茶种植,新邵县重点发展湘玉竹种植及农业服务业;重点抓好粮油、果蔬、畜禽、竹木加工等四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推进洞口县和隆回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县建设,结合现有旅游资源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培育新宁县、城步县、绥宁县和武冈市农业休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不断强化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创新土地流转的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2)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推进区域产业融合。邵阳市作为限制开发区域,要立足区域优势资源禀赋,围绕区域主体功能选择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以粮油、蔬菜、果茶、畜禽等大宗农产品为重点,培养新型农民,强化农业装备,推广选育良种,创新经营体制与机制,加快农艺农机的融合;鼓励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公司建基地,发展千亩园、万亩园等区域性农产品基地;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着力发展奶业、药材、油茶、竹木、烟叶等特色农产品,要立足于本区域的资源禀赋,以市场的需求为基本导向,大力培育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专业经济乡村,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乃至“数乡一品”的产业格局。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构建规模更大、带动能力更强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以各类公园景区为平台,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为纽带,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高产品的认证,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的比例;加强品牌的创建和宣传,注重品牌文化的培育,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21-22]。
3)强化基础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限制开发区域,特别是农产品主产区,要将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突破口,不断完善农田水利灌溉配套设施建设,在加强大范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同时,也要加大村级引水沟渠等小水利建设的力度。以增强农产品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为切入点,开展耕地整治,推广土壤高效利用以及培肥地力等技术,不断完善农田防护林等相关设施建设,建设高质高量的标准化农田。优化相关农用机械装备结构,加大推广先进农用机械装备使用力度,因地制宜地制造和使用合适的装备技术。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新型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大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管理养殖场等粪污排放,发展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23]。大力推进重金属污染产地改良与修复,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清洁水源、田园和家园,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加快构建工贸并重、功能完备、城乡并举、运转高效的农村现代化经营服务的新体系,逐步形成覆盖全市、通达全球、发达快捷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1] 杨美玲, 米文宝, 周民良. 主体功能区架构下我国限制开发区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生态经济, 2013(10): 24-29. Yang M L, Mi W B, Zhou M L.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restricted development area in China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main functional[J]. Ecological Economy, 2013(10): 24-29.
[2] 林建华, 任保平. 主体功能区建设: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新模式选择[J]. 生态经济, 2009(2), 169-171. Lin J H, Ren B P. The construction of core-functional zone: the option of new model for rebuilding west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J]. Ecological Economy, 2009(2): 169-171.
[3] 沈茂英.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J]. 农村经济, 2015(6): 62-66. Shen M Y. Sichuan tibet multi-dimensional constraint facing the precise poverty and strategies[J]. Rural Economy, 2015(6): 62-66.
[4] 宋周莺, 刘卫东.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10): 31-37. Song Z Y, Liu W D. A study on industr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western China under emission-reduction[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3(10): 31-37.
[5] 冯翠月, 米文宝, 侯雪, 等. 基于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的产业政策研究[J]. 经济地理, 2010, 30(11): 1841-1846. Feng C Y, Mi W B, Hou X,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policy based on the main function division of the northwest reg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11): 1841-1846.
[6] 钱力, 管新帅. 农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以甘肃省民族地区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12(3): 103-108. Qian L. Guan X S. Selection of agriculture advantageous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area—A case of Gansu minority area[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2(03): 103-108.
[7] 郭晓鸣, 李晟之, 廖祖君. 生态关键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与发展政策选择——基于四川省川西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09 (1): 133-139 Guo X M, Li C Z, Liao Z J. The choice of the main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of eco key area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area of northwestern Sichuan Province[J].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2009(1): 133-139.
[8] 米文宝, 梁晓磊, 米楠. 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J]. 经济地理, 2013, 33(1): 142-148. Mi W B, Liang X L, Mi N. A study on the main functions of restricted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reas: A case study of Ningxia[J].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1): 142-148.
[9] 陈映. 西部限制开发区域产业政策探析——以国家层面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J]. 经济体制改革, 2013(5): 52-56. Chen Y.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Western limit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the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zones[J].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2013(5): 52-56.
[10] 吴旗韬, 陈伟莲, 张虹鸥, 等. 南岭生态功能区产业选择及发展路径探索[J]. 生态经济, 2014, 30(2): 88-91. Wu Q T, Chen W L, Zhang H O, et al. Choice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leading industry in Nanling ecological function zone[J].Ecological Economy, 2014, 30(2): 88-91.
[11] 关海玲, 陈建成, 曹文, 等. 山西太原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 76-80. Guan H L, Chen J C, Cao W, et al. Selection of leading industry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Taiyuan Cit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 76-80.
[12] 果雅静, 高尚宾, 方放, 等. 基于区位商法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4): 976-980 Guo Y J, Gao S B, Fang F,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in Beijing using location quotient technique[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8, 16(4): 976-980.
[13] 程玉桂. 江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识别与优劣势分析——基于区位商理论的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09(7): 218-222. Cheng Y G. Identification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based on location quotient technique[J].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2009(7): 218-222.
[14] 樊杰.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2): 193-206. Fan J. The strategy of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ing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patterns[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2): 193-206.
[15] 王铮, 孙翊. 中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化[J]. 地理科学, 2013, 33(6): 641-648. Wang Z, Sun Y. A simulation on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riented to the main functnonal areas of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6): 641-648.
[16] 钟高峥. 主体功能限制开发区域的空间功能区划研究——以湘西州为例[J]. 经济地理, 2011, 31(5): 839-843. Zhong G Z. A study on the spatial function zoning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of the main function restriction—A case study of Xiangxi[J].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5): 839-843.
[17]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07(4): 3-10. Academy of Macroeconomic Research, NDRC.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ivision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and its classifcation policy in China[J]. Macroeconomics, 2007(4): 3-10.
[18] 郭克莎. 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3(2): 5-14. Guo K S. On Newly leading industries in the new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3(2): 5-14.
[19] 闫星宇, 张月友. 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6): 75-84. Yan X Y, Zhang Y Y. Research on selecting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modern services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10(6): 75-84.
[20] 胡建绩, 张锦. 基于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 产业经济研究, 2009(4): 38-43. Hu J J, Zhang J. Study on leading industries selec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J].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2009(4): 38-43.
[21] 朱明, 沈瑾, 孙洁, 等. 中国农产品产地加工产业布局分析及发展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1): 1-5. Zhu M, Shen J, Sun J, et al. Industrial layout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 producing areas of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2, 28(1): 1-5.
[22] 王瑞, 孙芸, 栾敬东. 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和问题及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3): 313-317. Wang R, Sun Y, Luan J D.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in Dabie Mountain are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13, 34(5): 313-317.
[23] 万忠, 周灿芳, 柯清标, 等. 基于“钻石模型”的广东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30(6): 51-55. Wan Z. Zhou C F. Ke Q B, et al. Study on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industry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diamond model in Guangdong Province[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09, 30(6): 51-55.
(责任编辑:童成立)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direction choice in the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 A case study of Shaoyang City
XIAO Jing-feng1, XIANG Ping-an1,2*, YAO Yao1, ZHANG Yi-rong1, JIANG Xue1, LIU Bai-yang1
(1. Rural Ecosystem Health Laboratory of Hunan Dongting Lake Area,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Abstract:There exists a high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the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s and the poverty stricken areas in China. The cho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s the key to the optimiz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major functions in these zones. Taking Shaoyang City as an example, and applying the location quotient approa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es in main counties of Shaoyang and seeks to identify the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for Shaoyang. Results showed that Shaoyang 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was 35.8∶25.2∶39.0 in 2001, and then the ratio has changed to 21.8∶38.2∶40.0 in 2014. The proportion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showed a downward trend,the secondary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presented dynamic fuctuations. In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in Shaoyang, the primary industry has the most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planting sector in in Shaoyang,Longhui and Xinning, forestry sector in Suining County, and animal husbandry sector Xinshao, Dongkou, Shaoyang,Chengbu and Wugang County. Xinshao has certain advantages for the agricultural service sector. 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all counties in Shaoyang City should focus on the scientifc development of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by the scientifc layout and rational planning and the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of Shaoyang City should develop industries with special advantages to promote the industry integration, to speed up the land circulation to promot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and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dvantageous industry; location quotient approach;Shaoyang City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1BJY028);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 of China (2012BAD14B17); Project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Hunan Province.
XIANG Ping-an, E-mail: Xiangpa@hunau.edu.cn.
29 January, 2015;Accepted 24 February, 2016
F127
A
1000-0275(2016)03-0468-08
10.13872/j.1000-0275.2016.00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Y02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7);湖南省发改委项目。
肖景峰(1990-),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 969648836@qq.com;通讯作者:向平安(1972-),湖南怀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 Xiangpa@hunau.edu.cn。
2016-01-29,接受日期:201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