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台县体育活动场所建设路径

2016-09-13公丽英刘治国

运动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台县活动场所场地设施

公丽英,刘治国

(1.甘肃高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张掖 734300;2.甘肃高台县社体中心,甘肃 张掖 734300)



探索高台县体育活动场所建设路径

公丽英1,刘治国2

(1.甘肃高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张掖 734300;2.甘肃高台县社体中心,甘肃 张掖 734300)

投稿日期:2015-11-29

全民健身事业关系着全民族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体育活动场所是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的硬件条件和重要保障,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为进一步掌握全县体育场所建设情况,高台县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县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进行了调研。

1 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建设的基本情况

1.1 群众体育活动场所不断完善

高台县抢抓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工程项目建设和“四个一”工程建设的机遇,深入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将体育公园、体育广场、健身站点、晨晚练活动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重点体育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工程重点推进,先后投资1.3亿元人民币,建成体育馆2个、游泳馆1座、全民健身中心2个,建成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国家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1个,“九天之翼”中国·高台滑翔机训练基地,省政府乡镇(社区)惠民工程8个,建成“全民健身路径工程”56处、群众健身阵地32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一村一场”113处,各类体育器械达1 000多件,全县人均体育场地约1.76m2,体育进社区、进农家活动覆盖面达65%。月牙湖公园命名为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高台县健身场馆群被评为“甘肃省丝绸之路健身长廊建设县级示范工程”,大湖湾垂钓园被命名为全国休闲渔业基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命名为甘肃省登山户外活动基地。截止2014年6月30日,高台县严格按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口径的要求登记在册的各类体育场地面积近458 966.78m2,用地面积达到328 501.26m2,人均体育场地2.35m2左右。有涵盖各种经济类型和性质的10多类体育场地579个,其中体育馆3座(包括游泳馆)、全民健身路径800多件、室内外乒乓场地285个、室外篮球场177片,其中灯光篮球场8片,400m运动场3个、200m小运动场37个、排球场31个、沙滩排球场1个、棋牌房2个、网球场1个、羽毛球场32个、门球场2个。这些多种场地类型正逐步成为高台县广大居民体育生活的主要场所,初步形成了以场馆设施为重点、惠民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依托、社区行政村体育设施为补充的体育设施格局,它不仅是群众健身的基础,也是人居环境的靓丽人文景观。

1.2 公共体育设施向公共开放稳步推进

根据公共体育设施向公共开放,提高设施利用率的要求,高台县稳步做好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群众开放工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体育馆、游泳馆低收费运营,节假日免费向城乡群众开放,体育场全天候免费开放,体育惠民工程设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设施都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免费向群众开放。学校和单位的体育设施面向群众开放步伐较慢。学校的体育设施基本上都能满足学生节假日体育锻炼的需求。社区健身设施已成为社区人居环境的靓丽景观。

1.3 出台保障性政策予以保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把体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考核内容,把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按照国家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把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后颁布实施了《高台县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办法》《高台县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高台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2—2015年)》,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都做出来明确要求,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以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为目标,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为动力,积极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省政府“体育惠民工程”建设任务,多形式、多渠道筹集人、财、物等资源,把建设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作为执政为民的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在城乡建设了一大批“经济、方便、实用”体育健身设施,在建设范围上注重“广”、在建设标准上注重“高”、在活动内容上注重“新”、在日常管理上注重“细”,把群众对全民健身的需求和美好生活的期盼转化为党和政府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两馆两场一公园(体育公园,国家级户外活动基地)”体育惠民工程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形式多样、亲民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体系。

2 当前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健身存在的问题

2.1 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需求日益增长,有限的体育场地设施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热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制约了群众参与健身、享受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由于资源分配的局限性,广场舞扰民就是场地设施不足的一个例证。

2.2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保障资金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省政府体育惠民工程是主要依靠体育彩票公益金配送工程,建设资金没有纳入县、乡政府财政预算,建设项目没有资金保障,而投入全民健身的公益金有大部分用于搞全民健身活动,用于场地设施建设的比例较少。

2.3 群众体育活动场所管理、开放不足

由于场地设施建设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因素,建起来是民生工程形象,而在管理上存在人员、安全、器材维护等人、财、物的投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经费安排不够到位,管理主体责任不够清晰等原因,致使一些体验设施不能及时得到维护更新,不仅给群众参与健身锻炼带来了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校和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进展缓慢,场地设施内部使用多,对外开放少。

3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3.1 坚持“三纳入”,加快推进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

《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明确要求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从实际工作来看,“三纳入”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群众体育活动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配合”的齐抓关建的群众体育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把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情况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属各部门责任书考核内容,推动各乡镇、各部门切实担负起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

3.2 抓好顶层设计,确保城乡居民小区配建公共体育设施落实到位

《高台县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高台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目标要求,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居民小区时,要按照改建有关规定预留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其场地设施建设要与小区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验收、同步投入使用,要切实把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全民健身设施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刚性要求纳入住宅区整体设计和建设范围,要把体育部门纳入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工程验收单位,确保居民小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落实到位。

3.3 因地制宜,加强对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部门要本着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加强对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预留和保障建设用地,要充分利用工程建设的空闲用地、“边角余料”,因地制宜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场所。对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建设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促使体育与文化、利用、教育、科技相结合,推进资源整合。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建设要坚持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使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既符合建设规划,又方便群众建设锻炼休闲生活。

3.4 加大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惠民工程的建设力度,缩小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差别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省政府体育惠民工程是一项惠及城乡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工程实施以来,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力争实现城乡住宅小区都有体育健身设施的目标,逐步缩小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差异,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体育设施工程建设,在用好体育彩票公益金配套投入健身器材设施的同时,要抓好相应配套建设资金的投入,扩大和增强设施建设的覆盖率,使更多的群众分享体育发展的成果。

3.5 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的管理和向公共开放

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体育设施所属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使用管理,县乡财政要安排一定的公共体育设施维修、管理资金,体育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产生不安全事故,确保群众快乐锻炼、安全锻炼。高台县财政要安排一定的资金,选择合适的学校、单位推进体育设施向公共开放,缓解全民健身运动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紧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和甘肃省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规划好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布局,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公丽英(1968~),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72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141-02

猜你喜欢

高台县活动场所场地设施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现状剖析及创新研究
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卫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台县构筑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探索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1953-2017年高台县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甘肃省高台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浅析高台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利用与开放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