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初探
2016-09-13万天亮
何 为,万天亮
(成都市华阳中学,四川 成都 610213)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初探
何 为,万天亮
(成都市华阳中学,四川 成都 610213)
摘 要:“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是成都市华阳中学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基于“人本关爱、心育渗透、系统优化、‘三维七段’”单元教学,着力改变重身体、轻心理的课堂教学观念,全面有效落实体育与健康三维目标,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全新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
投稿日期:2015-11-27
1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是成都市华阳中学从2009年初开始提出并实践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指向有效落实和全面理解教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反“三维观”的教学改变,由单一的教学向多元的单元教学转变,形成了有利于体育教师具备参照的、规范的、便于操作的“人本关爱、系统优化,心育渗透,‘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基于学校“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我们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的主张,并对其理论依据、实践基础、操作模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认为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1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变重身体、轻心理的传统教学观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在12~18岁之间。这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过渡阶段,发育期的中学生不仅在身体上发生着“质”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质”的变化,是身体、心理上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意志品质、协作精神、自控能力和竞争意识等,进而促进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
1.3 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状况,加强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
学生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3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把握学生课堂心理,引导课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充分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变化状况,结合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心理指导等,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2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内涵诠释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是以“学习引导—自主体验—讲解示范—互动探究—训练内化—激励评价—愉悦身心”七段过程或程序构建的模块教学。着力改变重身体、轻心理的课堂教学观念,围绕知识领域、智育领域和德育领域的三维目标。
2.1 “三维”
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学习方面的课程目标分解对应通常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反“三维”目标,着力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经验型教学转化为知识、技能、情感和社会适应的“三维”教学与“三维”学习。
2.2 “七段”
是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建构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实施过程,把课堂教学流程划分为7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学过程落实“三维目标”,即学习引导明确、自主体验、讲解示范落实、互动探究经历、训练内化巩固、激励评价检测、愉悦身心感悟。
2.3 “模块”
即模块教学,以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性别差异、个人兴趣等来进行差异划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结合,穿插安排,合理配合,让学生在乐中练、乐中学、乐中握,在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4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核心是“三维”,过程通过“七段”来实施,内容通过“模块教学”完成。“三维”通过“七段”来最终呈现,“七段”是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师在“七段”教学中实现育知、育智、育情“三维”的教,学生在“七段”学习中实现学知、学智、学情“三维”的学。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是一个相互联系、环环紧扣、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课堂教学系统,围绕着人体特征、学科性质、兴趣爱好、活动规律等特点,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接来呈现、来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
3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实施策略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中,“七段”的教学可以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实施,也可以在一个教学模块中实施,可以是一课时,也可以是多课时,学习的段落要根据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和具体学情等因素进行划分。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3.1 学习引导
学习引导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进入到上课状态。引导内容可以通过慢跑、设置情景、徒手操、专项的准备活动、游戏、激励性语言等对学生进行热身激趣,克服身体和神经机能的惰性,增强关节的灵活性,使其尽快从平静状态进入到活动状态。在具体实施的同时引导学生向目标转化,即教学目标转为学习目标,了解模块学习的方法和时间,做好心理准备,注意学习过程,激发学习态度和兴趣的自我监控。
3.2 自主体验
在教师指导下,自主体验式的尝试和学习,加强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积极思考中,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思维扩展的空间和时间,保持探究动机和兴趣,为讲解示范提供依据。
3.3 讲解示范
讲解示范的重点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生成认知结构,以学定讲,以疑定解,做到解惑、启智、动情,最终形成运动技能。讲解示范建立在教师丰厚的体育认知上,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提高。首先要给同学们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其次要把学习掌握某项技能有关理论的知识精髓、要点方法提炼成精辟的口头语言,结合动作形态展示,并进行强有力的、具有穿透性的讲解、示范,以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最后要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讲解和示范(如视频、动作技术展示平台等),使技术动作更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最佳的讲解、示范效果,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4 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包括运动互动和情感互动,运动互动要创设运动互动的情景,让学生保持练习的激情,在练习过程中加以分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情感互动,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学”必须通过身体练习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须配合默契、共同参与。实时地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并且加以及时地调控和干预,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体验互动探究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3.5 训练内化
训练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过程,训练是外化形式,内化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才是目的。在训练内化过程中,我们还强调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学生性别、年龄等生理特点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强度。教师在学生的练习中做恰当的辅导、点拨;第二,充分利用好学习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和监督下做好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练习有序、流畅;第三,学生示范和即时评价,捕捉学生亮点,及时进行技能和课中亮点展示,并同时张扬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热情,强化动作技能,促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的反“三维”培养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
3.6 激励评价
教学的要义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主要探索了以下激励评价策略,能较好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强体健心的实效。激励包括环境激励、兴趣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等。
3.7 愉悦身心
体育课下课前,愉悦身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音乐、语言提示,创设愉悦的心理环境,加上教师鼓舞点评,放松操、改编瑜伽操让学生实现由内向外的身心放松。
4 优势与挑战
4.1 优 势
4.1.1 突破了长期以来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框架,变只重知识技能的“一维教学”为以“七段”渗透育体、育智、育情三维目标的“三维教学”。
4.1.2 打破了传统的班级界限,课堂教学结构更趋合理、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出现了丰富生动、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适应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初步实现了学生优长发展。
4.1.3 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交往,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师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4.2 挑 战
4.2.1 课前准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学习过程设计,音乐、场地、器材等,都要精心准备。
4.2.2 教师教学权威受到挑战。教师要有更高的课堂调控和组织管理能力,特别是出现非预知的生成性问题时,教师须及时有效应对。
4.2.3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教师要尽可能按学生运动兴趣和水平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差异教学、个性化教学。
5 结 语
体育与健康“三维七段”模块教学只是为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目前还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在实际教学中,还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学情、教情、教学内容灵活变通。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大胆创新,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在体育课堂里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最终达成教学目的,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祝长水,陈安福,王本书.“育心”特色高中建设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3(3).
[2]陈安福,祝长水,熊丽华,等.“三维七段”单元教学:建构新型课堂的突破路径[J].人民教育,2013(9).
[3]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何为,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育、体育心理学。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55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