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真儒风范

2016-09-13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六艺风范弟子



孔子:真儒风范

在《论语·述而》里,谈到儒者的修养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化弟子的目的,也是要求弟子最终彻悟人生宇宙的真理,得到真智慧。唯有如此,弟子们才可能真正拯救自己,进而懂得如何帮助别人、成全别人。

“志于道”是指,君子为学,当以悟道为最终目的,就是要立志高远。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

“据于德”是指,在具体的修学过程中,首先要守住当下已修得的成果,然后,再把已有德行逐渐扩大。一个人,能感知到其他的人或物与自己是一体的范围越大,那么他所据守的德行,也就越大,其济世救民的动机,也就越纯。唯有如此,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天下,才不会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妄言。

“依于仁”是指,君子为人处世,以爱人爱物为准绳,以利人利物为目的。

“游于艺”是说,君子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以便适时、适当地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具体而切实有效的帮助。

其中,“游于艺”的艺,在孔子时代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对于这六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位儒家君子,必须要有基本的了解或掌握。至于深入地了解和精通,可根据个人的资质与因缘,有所侧重。这“六艺”看起来内容很多,但在根本的道理上都有相通的地方。如果能明了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的道理,那学起来就会很快,很容易抓住重点。

猜你喜欢

六艺风范弟子
领袖风范
名家风范
论马一浮对六艺论儒学经典体系的重建*
师者风范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弟子规
弟子规
马一浮“新《六艺》论”论稿
马一浮的“六艺之教”在文献学上的意义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