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宏翔:我只是敢和别人不一样

2016-09-13

女友 2016年3期
关键词:标签作家

周宏翔

著名青年作家,于2009年出版长篇处女作《时间浪潮》。之后陆续出版《叠年》《少年们无尽的夜》等长篇小说,其中《少年们无尽的夜》荣获第五届巴蜀青年文学奖,他也因此被评为“重庆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2015年7月出版了短篇故事集《我只是敢和别人不一样》。

编剧宋小君说,能把故事写进肉里是一个境界,写到心里是另一个境界。无疑,周宏翔都做到了。在媒体眼里,他是90后实力写作者,网络上最有故事的校长;而在读者的心里,他的小说是最适合在深夜阅读的,温暖,治愈,可以哭着看下去,笑着看完;而在他自己的眼里,文字只不过是一把雕刻刀,切割的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情感,打磨的是通向幸福的路径。过去也好,现在也好,都要快乐。

所有的不开心都是

周宏翔在豆瓣有一个小站,他在公告栏里这样介绍自己:周宏翔,也是光仔。半吊子作者,半吊子创业者。写了很多书,没有多少人认得。第五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得主。嗯,这是他一贯的语气和风格。出生在寒冬腊月里的摩羯座,喜欢轻音乐,喜欢旧情歌,时刻向往着去远方,对热血漫画和文艺片没有免疫力。无疑,周宏翔像是一个多面体的骰子,你看到的他是他,但不全是。他玩摄影,做设计,搞音乐,但他最钟情的还是写字。

15岁那年,重庆闷热的夏日午后,中考结束后的周宏翔把自己关在家里无所事事。同学突然兴冲冲跑来告诉他:在《课堂内外》杂志上看到你了!那天晚上,他激动得一直睡不着,第二天赶紧跑去报刊亭,但那本杂志已经售罄。于是他赶紧打电话给同学,但偏偏同学已经毕业旅行去了。煎熬了一个月以后,他终于收到了样刊,也看到了那篇名为“忘记了哪年哪月哪一天”的处女作。

“那时,怎么都觉得是一场梦。”在此之前,他一直坚持写稿投稿,但几乎都石沉大海。所以在多年后当再次回想到这一段经历,他依然有些唏嘘。好在,好梦从来不晚。对于他来说,文字是工具,是积木,可以用无数种组合来神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看法。他觉得讲故事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进入大学后,他选择的是生化专业。“一开始作为理科生的我并没有觉得写作有什么不妥,恰恰是理科生的思维可能在记叙逻辑上更有优势一些。”但他也一度停笔,“有一段时间,一直找不到写东西的状态,怎么写都不对,就索性放下。”那时的他,只想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能活得还不错就足够了。“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想要什么,自己是骗不了自己的,所以又重新拿起了笔。”

《相遇是比爱更美好的事》《少年们无尽的夜》《睡在你的回忆里》《无限透明的思念》《时间浪潮》《叠年》等作品从他的手下流淌出来,并迅速传递到读者的手里。他写稿的速度极快,在圈子里被戏称为打字机。他写一个出色的故事,只要两个小时。“之所以这个速度,是因为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来源于我的生活及周边的人。从第一本书到现在都是,文章的内容基本都是跟着我成长的环境在成长的,人物和故事也是。因为我认识的朋友比较多,加上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所以总能从他们身上挖到素材。”

他的文字是有力量的,让人觉得温暖而且镇定,有一种要承包所有青春治愈故事的节奏。也正因为如此,他也被称为暖心作家。“告诉自己生活原本就比较残酷了,自己就不要陷入无谓的苦闷之中了。何况我们都不能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那何不开心一点地活着?要知道,所有的不开心都是要付费的。”他说。

其实我只是敢和别人

就在不久前,他的新书《我只是敢和别人不一样》上线热卖。这也是他继畅销书《相遇是比爱更美好的事》之后的最新力作,亦是他首次将暖心治愈故事集结成册。28个故事,超过20万读者的自发分享,作家刘墨闻说:“他写的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们这个年代的事,星光会黯淡,时间会推移,但是这些故事会一直陪着你,让你的勇敢得以铭记,让你的遗憾也值得回忆。”

他写故事,从来不用草稿,也没有提纲。“我只会用心构思标题,标题出来了,内容自然就有了。”对于他来说,提纲只会限制住自己的天马行空,是一种对写作的阉割,他说:“我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和提纲有天壤之别。”

他觉得自己很幸運,能够有这方面的才华。“写作是要有一部分天赋的,虽然语言和结构都可以通过阅读来模仿和学习,但在构思立意方面却不是那么容易学来的。”正如斯蒂芬·金所说,写作是一种心灵感应。“他说任意的名词和动词都可以组合出奇妙的语言,原话我忘记了,大致是这个意思。就是写作的时候,尽可能去拼凑一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我写东西比较在意趣味性,娱乐自己也娱乐大家。”

2015年11月份开始,他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以每晚一篇故事的速度更新。“一般关注了我的读者,都不会离开,因为故事类型很多,我想他们也不会觉得单调。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粉丝的关注了,每晚都会有很多读者和我说心事。我很感谢他们,虽然并不是每个故事都能触发我写东西的灵感,但是我觉得他们是信任我才告诉我的。”

在自己的新书里,周宏翔这样写道:如果可以,务必找到你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如果找不到,就脱下包袱离开。总是手忙脚乱地开始每一天,自然也是手忙脚乱地处理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在打一场不为人知的战役。所谓成长,就是接受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这一生,我们未必非要变成谁,只是敢和别人不一样。”

问答

CUTE:在你的众多作品里,是否有很多你自己的影子?或者说个人感情方面的经历,会成就你的写作?

周宏翔:是的,很多作品都有我自己的影子,甚至在新作中也有一些篇章是非虚构的篇目。因为我原本家庭比较复杂,从小到大也经历过许多事情,因而心中囤积了很多情绪和倾诉欲,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会不经意表达出来。

CUTE:在你发表过的作品中,有哪一篇是你最喜欢的?哪一篇是最虐心的?

周宏翔:最喜欢的一篇应该是《在最饥饿的时候吃掉寂寞》,最虐心的一篇应该是长篇小说《少年们无尽的夜》。

CUTE:最近一次大笑是什么时候?最近一次大哭呢?

周宏翔:最近一次大笑应该是编辑告诉我新书加印的时候,最近一次大哭是看完《滚蛋吧,肿瘤君》的时候。

CUTE: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可以透露一下吗?

周宏翔:希望能够安心创作,从一名作者过渡到一名剧作者。

CUTE:如果能够穿越时光,你想回到哪一年,并和当时的自己说些什么?

周宏翔:希望回到2008年。并不是为了修正自己的某些错误,更重要的是,希望那些在我心中分量极重的人都没有离开。

CUTE:在写作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

周宏翔:曾有一度质疑过自己,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写作,加之生活忙碌,压缩了创作时间,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写不出东西来。其实,有时候解决一个问题取决于你自身是否能够做出判断和决定。当时我觉得写作于我是无法割舍的东西,于是放弃了工作,重新投入到创作中。我觉得每一次瓶颈之后其实也是一次新的爆发。

CUTE:身为90后作家,自然也被貼满了各种标签,你希望别人怎样看待你?你又是怎样看待90后这个群体的?

周宏翔: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喜欢标签的。但是现在似乎没有标签,就无法现身在众人面前。那乐观一点来看待这件事,也可以将其看作是辨识度的一种。现在90后的作者,最早的一批也已经二十五六了,到了婚嫁的年龄,也不是曾经大家眼中的孩子了。而90后也渐渐成了各行各业的主体力量。其实,年代这种标签是最没有意义的,我们无法选择在什么时刻出生,只能在出生之后努力地成长下去,这便是我的看法。

CUTE:一个人独处时会做些什么?你有自己的公司,又在坚持写作,时间如何平衡?

周宏翔:独处时更多时间还是选择看电影和看书。因为看电影可以培养描写的画面感,读书可以培养写作的语感。我现在有自己的公司,其实对于我来说创业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所以也不像之前那样被“赶着”生活,节奏基本可以自己控制,所以不存在找不到平衡点。

CUTE:你觉得最近几年自己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周宏翔:最大的变化嘛……好的事情大概就是对待人和世界越来越宽容了,越来越能理解一些曾经无法认同的事。不好的,大概是变老了吧。

猜你喜欢

标签作家
拒标签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标签化伤害了谁
科学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