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小平:我愿这些孩子被世界温柔以待

2016-09-13焦晓辉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艾滋临汾小军

焦晓辉

10年来,他一直想给艾滋孤儿一个家。

在这个家里,孩子们不仅能吃饱喝足,还能心理健康地成长。

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些孩子们心头都有一块伤,他们最渴望的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暑假,是每个孩子最期盼的快樂时光。可是,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却最讨厌暑假。因为离开学校,他们便无家可归。这些孩子都是艾滋孤儿,因为母婴传播,他们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毒;而艾滋病夺去了父母的生命,他们成了孤儿。

山西省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全国唯一收留艾滋儿童的公立学校,至今已经创办10年,校长是郭小平。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创办了这所特殊的学校?这些被艾滋病改写一生的孩子,将如何从这里开始新的人生?

没有郭校长,只有郭伯伯

临汾红丝带学校,掩映在临汾郊区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除了学校大门上的“绿色港湾—红丝带学校”几个字,几乎跟其他住宿制学校没什么区别,教学办公楼、学生宿舍、大操场、医务医疗室,无一不全。

走进学校,只见几个六七岁的孩子正在篮球场上玩耍。记者问:“郭小平校长在吗?”孩子们茫然地反问:“不知道,郭校长是谁?”

记者掏出手机,给他们看微信头像:“就是这位郭校长,你们认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他不是郭校长,他是郭伯伯!”

说话间,郭小平拉着一个小男孩从校门口走了进来。原先在篮球场玩耍的孩子,一齐奔向郭小平,叽叽喳喳地围着他,有的孩子还搂着他的腰撒娇。

郭小平笑着对记者解释:“在孩子们心里,没有‘校长’这个概念,我只是‘郭伯伯’。”

“现在,学校一共有32个孩子。小学部16人,初中部6人,还有10人挂靠临汾第三中学在读高中,明年有6个孩子参加高考。暑假期间,只有11个孩子被亲戚接走。对这些无处可去的艾滋孤儿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家。”郭小平说。为了陪伴这些孩子,郭小平暑假期间吃住都在学校。

今年53岁的郭小平,原是临汾传染病医院的院长。2006年5月,医院成立了艾滋病专区。不久,病区来了一个8岁的小男孩亮亮。他的母亲多年前因为输血感染了艾滋病,并且传染给了丈夫。更不幸的是,由于农村没有产检的习惯,亮亮也被妈妈传染了。亮亮3岁时,爸爸和妈妈因为艾滋病相继过世,他被叔叔收养。叔叔原本以为亮亮是个健康的孩子,可是,因为骨折手术,亮亮被检查出携带艾滋病毒。叔叔把亮亮送进医院后,就再没露过面。

“六一”儿童节时,郭小平送给亮亮几本儿童书做礼物。亮亮捧着书一直笑,爱不释手。郭小平摸着亮亮的头,问:“你上几年级了?”

亮亮羞涩地看了一眼郭小平,说:“我没上过学,不认识字。”

郭小平想到亮亮的身世,心中一酸,柔声问他:“那你想上学吗?郭伯伯可以教你!”亮亮抬起头,连声说:“郭伯伯,我想上学!”

第二天,郭小平就腾出一间病房,每天利用下班时间教亮亮。一个多月后,病区又陆陆续续来了三四个孩子。他们都是艾滋孤儿,寄居在亲戚家,居然全都没上过学不识字!郭小平就让他们过来一起听课。5名热心的医生和护士,下班后也轮流给孩子们上课。

亮亮出院时,亮亮的叔叔不接电话。郭小平把亮亮送回家,亮亮叔叔把郭小平拽到一边,为难地说:“亮亮我咋个留啊?村里人不答应,老婆也要跟我离婚!”无论郭小平怎么解释,他就是不肯收留亮亮。

郭小平无奈,只得带着亮亮离开。刚走出院子,亮亮疯了般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大哭:“爸爸,妈妈!我要爸爸妈妈!”

郭小平追上去,一把将他抱在怀里:“孩子,咱回家!医院就是你的家,郭伯伯就是你的亲人!”

在那一瞬间,郭小平决定:尽自己所能,给艾滋孤儿一个家!就这样,原本临时开设的“爱心小课堂”,一办就是5年,郭小平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搭了进去。

2011年11月,在临汾市教育局和卫生局的支持下,郭小平的“爱心小课堂”正式成为一所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公立学校,改名为“临汾红丝带学校”。国家出资,在医院专病区原址旁边建校,配备了师资和医疗等力量,郭小平被任命为校长。

心理健康,才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家,郭小平聘请了两名生活老师,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他们都是郭小平的病人,也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孩子对于和自己“一样”的老师更加信任和接纳。

让孩子吃饱穿暖只是满足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才是郭小平最担心的事。

郭小平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孩子们。一到星期天,他就和孩子们一起出小黑板报,陪他们去放风筝、种菜、捉知了……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开心得不得了。在孩子们眼中,没有人比郭伯伯更可亲。

“这些孩子都由亲戚接济生活,不懂规矩和教养,也没条件上幼儿园。在家的时候,就像野孩子一样,漫山遍野地跑。来了学校后,不管多大,我都要一个个从头教。孩子们的行为问题背后,都是心理创伤。”郭小平解释说。

2014年底,四川艾滋男童坤坤被父母遗弃的遭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本刊也曾经做过相关报道:《遗弃比疾病更可怕,谁来照亮8岁艾滋男童的人生》。由于无力抚养,2015年3月,爷爷把坤坤送进了临汾红丝带学校。

坤坤成了郭小平最心疼,也是最头疼的孩子。学校的伙食很好,早饭是鸡蛋、牛奶和馒头,中饭和晚饭都是两荤两素一汤一水果,孩子肯定够吃。可是,有一次,食堂的饭刚出锅,坤坤趁人不注意,抓起两把饭就往口袋里装,然后躲到厕所里,三下两下把饭吃完。

郭小平抱住坤坤,问:“你为什么要把饭藏在口袋里?”他护着口袋不说话,生怕郭伯伯抢走他的饭。郭小平发现,坤坤还会在垃圾堆里找东西吃。

郭小平猜测,可能是在家的时候,坤坤饥一顿饱一顿的,才会养成藏食、吃垃圾的习惯。针对吃垃圾的问题,郭小平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把垃圾里的食物放在显微镜下给坤坤看。显微镜下,无数个小虫子在不停地蠕动,恶心极了,坤坤吓得赶紧闭上了眼睛。郭小平这才问他:“你下次还吃垃圾里的食物吗?”坤坤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儿:“不吃了,不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坤坤终于确定自己每天都能吃得饱,藏食的毛病也改掉了。

2014年5月的一天早上,郭小平发现10岁的洋洋不见了,急得到处找。找了3小时,才在钢琴房里找到他,洋洋正裹在钢琴套里呼呼大睡。没过几天,洋洋又躲在床底下睡觉,让他一通找。

郭小平耐心地和洋洋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自从洋洋被查出携带艾滋病毒后,村里人都嫌弃他。洋洋没有安全感,而且很自卑,总想把自己藏起来。

郭小平决定,培养洋洋的自信心,帮助他重新接纳自己。他发现洋洋很爱唱刘德华的歌,而且唱得很不错。几天后,他在学校举办了一次“红丝带好声音”唱歌比赛,还每天陪着洋洋练歌。比赛当天,表现出众的洋洋被同学们票选为冠军。

郭小平在台上给洋洋颁奖,高声宣布:“庆祝咱们学校的‘小刘德华’巨星诞生!”掌声一阵阵响起,有的同学还跑上台,拿着小本请洋洋签名。那一刻,洋洋的笑容里满是自信和快乐。从那之后,洋洋每天都快乐地哼着歌,性格开朗了不少,跟同学们有说有笑。而把自己藏起来的行为,再也没犯过。

因为父母都是艾滋病去世,亮亮非常恐惧艾滋病,恐惧死亡。有一次,亮亮问郭小平:“郭伯伯,我会不会也像爸爸和妈妈那样?”郭小平说:“亮亮的爸爸妈妈当时不知道自己有病,没有吃药,没有治疗,所以才会病死的。只要你听郭伯伯的话,好好吃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提高免疫力,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活着。但是,正常人也是会死的,比如遇到车祸、得了癌症,或者寿命到了……”亮亮问:“那为什么大家都害怕艾滋病呢?”郭小平说:“因为他们以为自己会被传染啊!没有人希望自己得病,对不对?”亮亮若有所思,说:“对哦,小倩感冒时,我就担心被她传染,离她远远的……”经过郭小平的开导,亮亮终于消除了恐惧。

如果孩子都能被温柔对待

学校虽然相对封闭,但不可能与社会完全隔绝。学校刚刚成立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很歧视这些孩子。不给孩子们理发,甚至不让孩子们买他们的东西。

有一次,小倩哭着跑回来跟郭小平说:“郭伯伯,理发店叔叔说我脏,会把病传给别人,不给我剪头发!”

郭小平赶紧哄小倩:“你误解了叔叔的意思。他是觉得你留长发好看,才故意说你脏,不给你剪头发的!”小倩摸着黑黑的长发,开心地笑了。

為此,郭小平请来村民参观学校,还免费半年为他们体检一次。村民们看见学校的保健医生、老师和孩子们在同一个桌上吃饭,都没被传染艾滋病,渐渐打消了恐惧和疑虑,也不再排斥孩子们。郭小平趁机发宣传册给村民,向他们宣传艾滋病感染的途径。没过多久,竟然有村民跑到学校偷老师和孩子们种的菜。这可把郭小平高兴坏了:“哈哈,连我们种的菜都敢吃,说明他们真的不怕了!”

还有一件事,让郭小平回想起来,至今心有余悸。小军初中毕业后,在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人一见钟情。相恋后,小军对她坦诚相告,自己是一名艾滋病毒携带者。没想到,女孩听说后落荒而逃。深受打击的小军跳河自杀,所幸被人救起。

郭小平把小军接回学校,发现他变得特别偏执。小军对郭小平说:“所有人都瞧不起咱们这些人!早知如此,我就不跟她讲实话,直接把病传染给她!这样,她就不会离开我了。”

郭小平听了,脊背直冒冷汗!小军已经有报复社会的心理,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后果太可怕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充斥着郭小平整个身心。他忽然意识到:孩子们渐渐长大,除了让他们吃好喝好学好,心理健康显得越发重要!他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们成长,不能让他们走弯路。

整整半年,郭小平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他每天抽两个小时和小军聊天,聊的内容,都是小军最感兴趣的话题。

直到有一天,小军忽然问郭小平:“郭伯伯,我可以叫你一声‘爸爸’吗?”郭小平心里一怔,说:“当然可以!”

小军喊了一声郭小平“爸爸”后,叹口气说:“其实,我一直挺恨我妈的。她不负责任地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然后,让我受尽了歧视和不公,毁了我的一生!”

郭小平劝道:“孩子,你妈妈其实也是受害者。妈妈是最爱孩子的,她怎么会故意害自己的孩子呢?因为她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才在无知的情况下,传染给你。现在,医学发达了,假如父母都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完全可以通过母婴阻隔技术,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所以,你以后也可以结婚生子。”

小军的眼睛发亮:“那我可以找一个健康的女友结婚吗?”郭小平说:“一般来讲,我不赞成你找健康女孩结婚,除非对方自己愿意。因为如果夫妻之间防护不好,很容易感染给对方。你既然爱她,肯定不想伤害她。如果她被感染了,你不内疚吗?”

小军连连点头:“是啊,我就是喜欢她,才跟她讲实情的,可她太绝情,所以我才恨她。不过,我冷静下来,觉得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跟她坦白,因为我真的喜欢她!希望将来,我能找到一个真正爱我、接受我的女孩。”

小军的释然,令郭小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有些孩子入校时已经10多岁了。他们从小就在歧视和半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对社会产生了很强的防御心理。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很可能会遇到小军这样的问题。当时,郭小平既是校长,还兼任临汾传染病医院院长,工作非常繁忙。他觉得继续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经过慎重考虑,2013年3月,郭小平辞去临汾传染病医院院长一职,并且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

社会关爱,让孩子们心怀感恩

郭小平还给初中以上的孩子开设了系统的心理课程,由他和一位心理老师主讲,帮助孩子们发掘自身的长处,提高自我价值,用一颗积极阳光的心态接纳自我,面对将来人生路上的挫折和困难。

2015年6月,大宇和小欢初中毕业。大宇应聘到一家玩具厂上班,他工作努力,很快就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喜爱。但半年后,单位体检,领导当即辞退了他。理由是,玩具的受众群是孩子,传染病人不能生产玩具。

刚被辞退时,大宇悲观失落,觉得领导歧视他。郭小平主动找他谈心:“普通人求职,还有限制和要求呢!比如,驾驶员,高度近视的人就不能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药业,乙肝患者也不能做……所以,这和歧视无关,主要是你选择的职业不对。食品和与孩子有关的职业,咱以后就不要碰。只要你选对职业,社会一样会接纳你!”

经过郭小平的疏导,大宇又振作起来。尤其小欢的求职经历,更是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小欢毕业后,到一家洗车店上班。他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脏活、苦活抢着干,老板和同事都非常喜欢他。有一次,老板请大家吃饭,酒过三巡,小欢喝醉了,无意中道出自己是艾滋病毒携带者的事。第二天,一个同事见到他就说:“你就等着老板辞退你吧。”

小欢也觉得自己没戏了。但是,当他主动向老板辞职时,老板却拍拍他肩膀,说:“小伙子,你干得好好的,我也挺喜欢你,干吗辞职呢?”

小欢非常意外,结结巴巴地说:“因为,因为我身体……”

老板哈哈一笑道:“现在,谁不知道这病的传播方式?连一起吃饭都不会传染,难道我还担心你洗车传染客人艾滋病?赶快干活去!”

小欢非常感激,干活更加卖力!今年2月,他被老板提拔到另一家门店做领班,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

小欢的求职经历,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故事,让所有在校的学生都看见了希望。孩子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阳光,对前途充满了自信。

郭小平感慨地说:“社会的关爱,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都非常阳光开朗,让我非常欣慰。”

采访到最后,郭小平问记者:“你愿意拥抱我的孩子们,跟他们握一握手吗?”记者毫不犹豫地给身边的坤坤一个大大的拥抱。坤坤低着头羞涩地笑,眼神里却满是喜悦。这一幕,永远地定格在了记者的脑海中。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小家,社会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相信,随着对艾滋病的了解,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恐惧与歧视,真正地接纳这群孩子们,让他们融入这个大家庭。(文中孩子皆化名)

猜你喜欢

艾滋临汾小军
光荣的荆棘路
收拾书包好上学
拼命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怕什么落魄潦倒和“艾滋”,多亏了他那一再逃避和背叛的爱情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整个人不好了
外出打工预防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