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上不能忘行动上向前进

2016-09-12宋贵伦

前线 2016年13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总书记社区

宋贵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对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宣言,是新时期全党的行动纲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总要求,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题和主线,是全党的行动纲领,首先必须用以武装广大干部党员的头脑。围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我理解,就是告诫全党做到“八个不能忘、八个向前进”:一是不忘指导思想,不断把科学理论推向前进。“主义”譬如一面旗帜。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二是不忘理想信念,不断把伟大实践推向前进。革命理想高于天,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和追求。就是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三是不忘坚定自信,不断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当今世界,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民族,最有理由自信。就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四是不忘奋斗目标,不断把任务落实推向前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扭住发展目标任务不放松。就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五是不忘根本动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六是不忘根本宗旨,不断把造福人民事业推向前进。人民利益是党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七是不忘和平发展,不断把人类崇高事业推向前进。和平发展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就是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八是不忘根本命脉,不断把党的建设推向前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根本命脉。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的总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时刻牢记,不断用以武装广大干部党员的头脑。

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吹响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号角。“八个不能忘”,说到底,是不忘历史、不忘本。“八个向前进”,从根本上说,是要求我们面向未来、敢担当。思想上不能忘,行动上向前进。我们要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在“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社会建设、改革、治理的任务重要而紧迫。我们必须密切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不久前,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全面实施这个“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也即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各类社会矛盾叠加、社会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北京社会建设、改革与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既面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区域化协同治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基本设施建设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人”、“地”、“事”、“物”、“组织”方面的经常性社会治理问题,也面临突发事件处置、社会矛盾化解、民族宗教服务管理、虚拟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等“急”、“难”、“特”、“新”、“重”方面的特殊性社会治理问题;既面临构建党的组织、政府组织、街道基层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共建共享治理体系问题,也面临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问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十三五”时期北京社会治理的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重点,以最大限度增强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为着力点,完善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此,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始终坚持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突出问题,始终坚持依法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三五”时期北京社会治理的目标是:社会服务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城市服务管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诚信建设、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水平明显提高;社会领域党建基本实现全覆盖,党组织先锋队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明显提高。要坚持以目标为导向,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十三五”时期北京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有十个方面: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主要是加强依法行政、履行服务责任,加快转移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尤其是要通过明晰和落实政府责任清单、转移职能清单,进一步为社会力量发展和发挥作用让渡空间。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主要是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社会企业,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三是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主要是完善“枢纽型”工作体系、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新社会组织治理,加快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四是深化街道改革,实现工作重心下移。主要是推动服务管理重心下沉,理顺街道与政府职能部门关系,健全街道管理委员会机制,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管理,把街道“加强区域党建、开展公共服务、统筹辖区治理、组织综合执法、指导社区建设”职能落到实处。五是完善社区治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主要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深化社区居民自治,推动城乡社区协调发展,尤其要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全覆盖。六是动员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格局。主要是建立健全社会协同参与、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公众有序参与、促进驻地单位协同。七是加强系统治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主要是完善领导体制、深化多元共治、减轻社区负担、推进基层协商。八是加强依法治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主要是加快社会领域立法,加强法治社会宣传,发挥社会规范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九是加强综合治理,有效破解难点问题。主要是动员广泛参与治理“大城市病”、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完善网格化体系,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创新虚拟社会治理。十是加强源头治理,努力构建社会和谐。主要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社会舆论监督,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着力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社会心理服务机制。要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全面把握新时期党的建设基本规律,把“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动员令和行动纲领,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除了“八个不能忘、八个向前进”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外,至少还有如下两个重要观点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一是关于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基本规律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这是非常深刻的马克思主义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对我国当前社会建设及其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经过30多年经济改革发展,目前已经到了加快推进社会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从而也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我们党的事业和执政的基础正不断向社会领域扩展延伸:随着城市化、老龄化、流动性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区人”,使党的事业和执政的社会基础不断向社区扩展延伸;随着“单位制”解体,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会人”,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加入这样那样的社会组织,从而使党的事业和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向社会组织扩展延伸;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新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绝大部分工人在新经济组织就业,从而使党的事业和执政的阶级基础不断向新经济组织扩展延伸。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阶段的新要求,适应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改革、治理的新形势,必须大力加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扩大社会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这是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任务。

二是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论述。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根本保证。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今年以来,结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延伸。他指出,从严治党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延伸,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落实到每一名党员。强调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等社会领域工作,在基层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延伸,在城市,主要是向社会领域延伸,关键是要解决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问题。因为,没有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作为前提,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可能落到实处。近些年来,在市委领导、市委组织部指导和市委社会工委协调推动下,北京市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在街道(乡镇)建立社会工作党委工作机制、搞好社区党组织建设等工作,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联合党组织、党建办公室和工作例会制度,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在规模以上新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在商务楼宇建立党建工作站,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北京市社会领域范围广、情况复杂、流动性强,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进一步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更有效覆盖:新经济组织党建,关键是解决党的组织覆盖问题,要坚持“摁着葫芦抠籽”,努力把支部建在“连”上;社会组织党建,关键是解决党的工作覆盖问题,要坚持创新方式方法,先把工作有效开展起来,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社区党建,关键是解决兜底问题,努力打造“铁打的营盘”,服务“流水的兵”,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全覆盖。并且,在社会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的过程中,加快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扩展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内容博大精深,一定要在精读原文、深刻领会上下功夫,在全面把握、深入贯彻上求实效,真正做到在思想上“不忘初心”有提高、在实践上“继续前进”见行动。

责任编辑:宋明晏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总书记社区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影像社区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2015影像社区
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