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养老建筑“绿色”化发展浅析

2016-09-12何建云HeJianyun

住宅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建筑评价养老设置

■ 何建云 He Jianyun

我国养老建筑“绿色”化发展浅析

■ 何建云 He Jianyun

文章阐述了未来养老建筑的特点,并以实例分析了养老建筑的绿色化趋势,绿色养老建筑的发展还有待评价体系的建设来推动它的进一步规范有序发展。

养老建筑;绿色化;居家养老;设施养老

【Abstract】It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ture nursing buildings, and analyzed the greening development trend by using examples.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c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sound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green nursing buildings.

1 养老建筑的兴起

根据联合国的传统标准,当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时,该地区即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1999年也迈入了这一行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中国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有关数据统计,预计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3亿,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比英、法、德、意、日5个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还多。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年人口数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养老事业如何发展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大课题。2011年,针对我国养老事业,国务院制定出《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了“建立老年宜居环境体系”。2013 年 9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主要任务之一: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2015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全国老龄办综合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5〕992号),提出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有力维护养老服务业发展环境。

根据中国的国情,养老事业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补充”为原则。但我国长期以来家庭规模的小型化,421的家庭结构已造成家庭养老资源减少,赡养比例失调使得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碰到困境。因此,政府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北京制定的“9064”的养老服务模式,即到2020年,将有90%的老年人能够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可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其余4%的老年人则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上海则确立了“90%老人在家庭养老、7%依靠社区养老、3%依靠养老机构养老”的“9073养老格局”。96%、97%的自理和半自理老人服务促发了养老地产开发热潮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保利、万科、远洋、绿地、万达、绿城等80余家房企进入养老地产领域,各类养老建筑产品层出不穷,有适老型住宅设计及养老社区服务,有与医疗服务结合“护理型养老”,与文体教育结合“学院型养老”,与旅游度假结合“休闲型养老”,与保险业务结合“投资型养老”等不一而足。

笔者参观了上海的几个新型的养老社区,以下选取其中几个来介绍养老社区中养老建筑的一些特点。

2 上海的几个养老社区

2.1亲和源老年社区

上海亲和源老年社区是中国首家老年会员制社区,2004年由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2008 年1月开始试运营。它坐落在上海浦东康桥小镇,占地面积83 680 m2,总建筑面积近10万m2,周边毗邻康桥第二幼儿园、康桥学校等单位,紧邻城市外环绿化带,浓浓的绿色尽收眼底,整个社区绿意盎然,充满了生命和活力(图1)。社区内共有16栋建筑,包括12栋公寓,以及会所、颐养院、配餐中心、商业街、管理及活动中心,社区内有景观花园(图2)。12栋公寓中有1栋为商务酒店,均配有医疗电梯,共有834套公寓住宅,设置有58m2、72m2、120m23种户型,精装修全配置,直接拎包入住(图3)。商务酒店一方面可供看望父母的子女入住,也可供老人易地交换度假入住。公寓1楼设有活动室,全天开启可供老年人娱乐,内设羽毛球、康乐球、台球等。健康会所建筑面积8 000m2,不仅接待亲和源内老人,同时对外也开放,娱乐设施齐全(图4)。颐养院设置300余张床位, 与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对接,由专业医疗机构派出团队进行管理。商业街对外开放,商铺只租不卖,主要消费群体包括周边小区居民、附近工人、亲和源内老人。

图1 亲和源总平面图

图2 小区鸟瞰图

图3 公寓室内透视图

整个社区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建有各式各样的宜老设施。社区全部采用无障碍化设计,公寓设计有鲜明的标志识别系统,外墙以色彩变换和照明强度变化等方式,提高公寓的可识别性;12幢多层电梯公寓楼与楼之间有连廊相接,即使遇到雨雪天气,会员们仍然可以在小区内自由活动,不会受到风雨的侵扰(图5);各种无障碍设施,高低扶手栏杆、可容纳双轮椅通过的宽大通道等到处可见;在卧室和浴室两处意外事故高发处都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既保证了老人的隐私,又便于值班人员监控老人。建有智能化总控中心,包括电视监控系统、无线求助定位系统、室内红外线监控系统、紧急呼叫按钮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周界报警系统、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BA)、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等八大系统。800多个摄像头和紧急呼叫按钮联网(机)工作,全方位地保障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亲和源社区还设有游泳馆、健身房、棋牌室、会客厅以及各种适合于老年人运动、休闲的场所,户外设有门球场地,免费提供老年人娱乐。在充分保障老年人居家生活之自由与私密的基础上,亲和源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生活照料、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硬件设施之齐备,可以说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大有不同。

图4 亲和源会所及办公楼鸟瞰图

图5 亲和源老年公寓透视图

2.2新凯家园福利院

新凯家园福利院位于松江区泗泾镇,南邻泗通路,东侧紧邻祥泽塘,西侧与卫生服务中心相邻,基地仅南侧与城市道路相接,为新凯家园保障性住房社区配套设施,主要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总床位数约为社区人口规模的2‰,同时推动该区域的养老社区建设(图6)。

新凯家园福利院规划占地面积5 000m2,建筑面积约7 500m2。整体建筑划分为A、B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包括福利院主楼、门卫及设备用户房等,主楼为6层建筑,东西横向展开,南北布局房间和辅助空间,可提供床位140张,日托休息面积约400m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多种方式的综合布局,满足各类养老人群的实际需求,建筑养老形式包括:日托、介助(自理老人)、失能(护理)3种形式。建筑底层设置活动用房和餐厅,方便管理,也缩短了后勤流线;2层为日托房间,采用大开间,中部设置公共活动区;3、4两层为介助房间,北侧为管理和辅助用房,中部和东侧设置公共活动和客厅;5层东侧仍为介助房间,西侧和6层设置护理房间,以大开间为主,并在5、6两层西端人性化设计,设置临终关怀室和观察室。考虑到各种类型养老方式可能发生的转换,因此整个建筑设计已经考虑到了未来功能的可转换和空间的标准化。

图6 新凯家园总平面图

整个社区和建筑设计从整体到细节,注重老年人无障碍设计(图7),同时考虑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多重需求,让老人住得舒适、通行方便、活动惬意。每组建筑主要入口均为无障碍坡道,坡度平缓,净宽大于1.5m。建筑公共走道的宽度均不小于1.8m,通道地面平整、防滑、不松动、不积水,以方便轮椅通过;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相互取平,走道与卫生间、室外平台以斜面过渡。无障碍楼梯设置上、下双层扶手(图8),设置两台客梯可兼做病床梯。无障碍通路、建筑入口、残疾人厕所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及走向,均设置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牌。地面停车场按比例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停车位。

靠近社区卫生中心一侧停车场地共享,方便部分危重病人的转院,也便于救护行动的展开;北侧统一设置停车位,在内部环通的前提下,道路形成完整统一的系统;南面留出大片绿化用地,便于老年人休息锻炼,结合主入口南侧绿化可分为不同类型,既有老年人康复锻炼的区域,也有绿化为主,结合步道设置的小花园,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充满阳光的室外活动场地。

图7 无障碍护栏

细节处已显示了节水、节能设置。绿化浇洒采用雨水回用。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建筑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热,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系统设备及贮热水箱设于屋顶。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由安防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组成。安全防范中心控制室设于首层。整个建筑采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式的方式实现节能,如西侧垂直遮阳、南侧水平遮阳,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

图8 有扶手的楼梯

2.3新东苑华漕快乐家园

新东苑华漕快乐家园为上海首家持有型养老社区,项目地处大虹桥地区,公共交通便利,距离项目出入口的距离500m以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占地面积6.67hm2,将建设15万m2的专业化养老服务设施,满足1 200位老人改善型、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图9)。项目于2014年3月29日启动建设,2015年4月底已经全部结构封顶,笔者参观时正处于精装修和机电安装阶段,景观绿化还未铺设好,计划于2016年年底正式入住使用。项目30%将用于老人居住,公共活动空间占70%。社区将针对入住老人的实际需求,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从居家颐养、专业护理、医疗康复到临终关怀的一站式服务。此外,该养老社区配套10 hm2生态农庄,将为老年人提供无公害绿色蔬菜;并设立社区智慧库与智慧讲堂,为社区长者提供精神文化交流的平台。经营模式将采用会员制,收费按照“会员费+每月服务费”模式。预订长者平均年龄在60~75岁,主要以二代养老为主。

图9 快乐家园总平面图

该项目有6个四合院式的养老建筑,4幢高层老年公寓,1幢护理中心以及相应配套建筑,包括老年人活动中心、商业服务、文化、餐饮及社区服务等功能,护理中心为养老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用地面积 5.1184万m2,住区绿地率 28.9%,建筑总面积12.46588万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3.95565万m2。该项目已获得绿色建筑设计二星级标识(图10)。

无障碍设计随处可见。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人行通路、公共绿地及绿地入口均设有无障碍盲道,且与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在人行通道、公共绿地及绿地入口等有台阶的地方亦设有无障碍轮椅坡道和扶手;人行道的坡度不大于 2.5%;主要单体建筑靠近建筑物出入口旁位置,以及地下停车库在靠近楼梯间及电梯厅最近的位置,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并设置轮椅通道和坡道;室内走道宽度均不小于1.8m,走道两侧墙面设置扶手(图11);所有养老设施建筑内的电梯均为无障碍电梯,其所在的候梯厅、电梯轿厢内均设相应的配置;所有养老设施建筑内的楼梯均为无障碍楼梯,其楼梯形式、梯段宽度、踏步做法均满足无障碍的使用要求和规范。

标识引导系统设计明显。养老社区入口、台阶、走道、转弯及建筑出入口处均设有标识引导系统,并配有夜间照明设施;项目无障碍设施涉及的入口、坡道、台阶、楼梯、电梯、厕所等均设置提示盲道;涉及无障碍的电梯厅设置电梯运行显示和抵达音响装置;项目所有无障碍扶手在起点与终点处均设置盲文说明牌;项目疏散通道及主要公共区域设置残疾人紧急疏散的火灾指示标志和具有闪光报警功能的可视火灾报警装置。

图10 快乐家园模型

图11 方便抓握的竖把手

项目的设计充分使用了节地、节材、节能、节水环保等功能,节能率达70%。在6幢合院式养老建筑设置天窗,可自然采光,各建筑均使用了高性能的空调设备,在公共区域设置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热泵机组,房间内冬季采用设置地板辐射采暖,合院式养老用房和养老公寓热水系统采用集中-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该项目对建筑屋面雨水进行回收,并通过绿地入渗作用降低地表径流。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浇洒、车库地面冲洗,用水设备及卫生洁具均为节水式设备,绿化灌溉采用喷灌的节水方式。

住宅内设置监护与救助系统保障老年人安全,保障老年人与照顾人员之间的通信,设置呼叫对讲系统(图12)。在房间内的卫生间距地 0.4m处设置求助报警按钮,保证老人在卫生间紧急情况下方便求助报警使用,在卫生间门上方的外墙上设置门灯。当发生意外或紧急情况下,按下呼叫求助按钮,向控制室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可实现免提与服务台对讲。

场地绿化均采用乡土植物,并采用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形式创造多样的绿化景观。

3 养老建筑设计要点

从以上的几个养老社区可以发现,这一类养老建筑在规划设计、居住环境、无障碍设施、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均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以及普通养老院。

3.1社区环境选择

图12 紧急呼叫系统

在社区环境的选择上希望选择视野开阔、安静优美的环境。强调社区内的空间导向性,通过制造楼宇外观与外部环境差异来提高住宅的识别性,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有适当的处理,并实行严格的人车分流。在亲和源小区还见到建筑之间相连的风雨连廊,可避雨并不隔断楼宇之间的联系。

3.2户型及细节设计

户型的设计上希望多样化,可适合不同老人的需求。细节设计专为老人考虑:小区内铺设无障碍防滑坡道,入口台阶和楼梯特别设计成适合老年人的体能形式,坡度放缓、宽度加大、设置扶手。居室房门都适度放宽尺度,以便轮椅进出,满足护理需求,也方便担架进出保证急救,并且不设置门槛、无高度差。

居室内灯具开关和按键位置降低,插座位置升高,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卫生间和浴室均安装扶手,洁具的色彩以淡色为佳给人以干净的感觉,还有利于观察和发现老人排泄物中的病兆。

3.3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公共服务设施如老年活动中心、配膳中心、购物中心、医疗保健设施、小区公园等齐全。它们能提供居住生活、餐饮、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健身运动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高品质生活,能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进行分区照管,比如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记忆障碍区和临终关怀区等,老人们在享受一般居家养老无法享受到的生活照料的同时,精神生活、娱乐活动也丰富多彩。

康复医疗和护理服务更为老人晚年生活提供了安心保障,提供了有质量的生活,可见现代化养老模式已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未来将是以老年人为主导的世界,而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与其所处的建筑物密切相关,养老建筑涉及到千家万户,兼具居家养老和设施养老长处的养老建筑将备受老人们的欢迎。

4 绿色养老建筑评价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目前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于2006年颁布实施,2015年1月1日实施了新修订版本),无法对养老建筑这种特殊类型的建筑进行很好的适应性评价。养老建筑对于居住环境、无障碍设施、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需求不同于一般的住宅项目,采用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养老建筑的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因为养老建筑的选址方面条件严格,对于室内外环境的标准较高,需要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证环境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对于运营管理的要求又有些特殊。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无法对养老建筑这种特殊类型的建筑进行很好的绿色化适应性评价,因为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表现在对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无障碍环境和人体工学环境等方面有其特殊需求。因此,尚需要建立体现养老建筑“绿色化”概念的标准评价体系。

研究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体系并编制相关标准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既解决了养老建筑的适老化建设,又满足了当前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化的要求。根据老年人特点设计,又充分体现绿色化概念,是养老建筑标准绿色化的需要,也是推动绿色养老建筑发展的需要。

目前与养老设施有关的评价标准有《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50437—2007),《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DGJ08-08—2000),《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总体而言, 尚缺乏对养老建筑在如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可参考标准。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 50378)(修订版),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 TJ08—2090),也主要针对普通民用建筑,未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对建筑的需求。

上海市于2013年12月20日发布实施《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沪建交〔2013〕1370号),综合养老建筑设施相关规范与绿色建筑的要求,建立了由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创新项等七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要点增加了许多宜老适老功能,比如在节地板块增加了人车分流;在节能板块强调室内空调冷热水管的绝热层合理设计;在节水上提出无超压出流,给水系统设计时应合理进行压力分区,并适当地采取减压措施,避免超压出流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强调水压对老人的舒适度要求;在节材方面,鼓励养老公寓的卫浴间或厨房采用系列化、多档次的整体化定型设计方法,或选用整体卫浴等产品。在考虑老年人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设计便于老年人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洗面、沐浴、如厕等多种功能的独立卫生单元,以及按人体工程学、炊事操作工序、模数协调及管线组合原则,设计标准化,多样化完成炊事、餐饮、起居等多种功能的厨房。在室内环境方面采纳合适的采暖和降温设备营造热舒适的室内环境。运营管理方面应设置智能化系统,通过通信系统和紧急呼叫系统将突发险情及时报知相关工作人员,以便及时救护;通过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尽可能地使老年人生活简捷化;通过建筑环境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社区及住宅内空气质量、温湿度情况以确保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舒适性;通过集成系统采集和显示有关动态信息,确保社区服务和管理更加及时和有效。并提出了公共活动空间和标识引导系统等两个方面的创新项。

上海市《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是国内首个绿色养老建筑技术细则,也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改版的评价标准,以划分+权重的方法,及时与国标新版接轨。在养老建筑绿色化发展趋势下,住建部已于2015年5月启动编制《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工作,上海市在2015年9月启动编制《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标准》的工作。根据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增和变化的内容,对上海市《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升级。未来绿色养老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设将越来越完善,进一步促进养老建筑及相关产业的规范有序健康的绿色发展。

5 结语

近年来,养老建筑开始呈现绿色化趋势,新东苑华漕快乐家园就已获得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二星级标识。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绿色化”这一概念也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外,又加入了“绿色化”,“绿色化”正式升级为“立国战略”,发展绿色建筑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如何实现绿色建筑和适老功能的有机结合是一个迫切命题,适老宜老设计加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建设过程把控,建成效果优化,才能成为绿色养老建筑。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Greening Development of Nursing Buildings in China

nursing buildings, greening,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facilities for the aged

何建云,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2016-01-12)

猜你喜欢

建筑评价养老设置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养老生活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2月起实施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