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耕耘花满园

2016-09-12康霄羽姜明广

关键词:自治区远程课件

康霄羽 姜明广

对于广西远教战线来说,最近这十年充满了紧张而诗意的奋斗,发生过太多闪光而激情的故事。十年,11个系列,1185部党教片,制作成片总片长15 236分钟;十年,200多部作品在全国党教片、纪录片评比中获奖,获得国家级奖项86次、国际级奖项1次……今年1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远程办举办党员教育电视片“百部十年”研讨活动时,交上的就是这样一份耀眼的答卷……

2006年,广西自治区远程办确立了“开发乡土教材、服务全区发展”的课件开发导向,推出党员教育片“百部”工程,并在此后十年间以一种“莫向光阴惰寸功”的躬耕姿态落实课件开发各项工作。

人才战略强基础,提升队伍战斗力。广西各地这些年来都在有意识地强化制片人才队伍建设,从地方电视台抽调业务骨干到远程办充当中坚。广西远程办课件资源处处长刘楠飞就是从电视台抽调来的制片高手。他回忆自己来到远程办的经历时说:“自治区远程办很快就给我落实了编制和行政级别,让我非常感动。”如今,广西远教战线制片高手无数,像河池远程办主任廖红雨、贺州远程办主任余青麟等人更是走上了地市远程办主任的岗位。同时,各地还积极通过举办制作培训班和外出学习的方式对制片队伍展开轮训。中国影视艺术协会副主席冷冶夫说过,每逢举办制片培训班,来得最多、学得最认真的,就是广西的远程干部。

主题攻关破难点,强化集体制片氛围。广西远程办多年来一直采取“一年一个主题,一个主题一批精品”的方法对全区制片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调度。十年来,“百部”系列制作逐步形成了科学合理规划、整合力量实施的有效机制,每年召开一次由各市和区直有关部门代表参加的全区选题规划会,对年度制片工作征求意见、讨论交流,进行总体规划部署,并做到重大题材提前一年计划、一般题材专题研究、小题材灵活安排。在这一战略下,广西在十年中陆续推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百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广西百名英模”“八桂清风”“我与小康”等11个“百部”制片主题。

协作开发求共赢,提高制片精品率。广西强调区市联合、市县联合以及跨地域联合、跨部门联合的合作制片方式,以优化制片流程、整合制片力量。在这种开放式的资源整合思维影响下,广西全区制片工作“自有源头活水来”,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制片行列。河池市的白裤瑶族女村官黎夏在2007年成了河池拍摄的党教专题片《走出瑶山》的主人公,从此后她就迷上了党教片,开始在远程办的指导下利用DV摄像机拍摄村中趣事。一来二去,她拍出了名堂,发起成立了一支白裤瑶族摄制团队,陆续拍摄了《纺纱》《瑶家酒》《白裤瑶葬礼》等蕴含独特民族风情的纪录片佳作,被上传到了河池远教平台。

广西远程办紧跟发展形势、狠抓精品工程,全区远教战线不断引进新形式、切入新视角、表现新内容、利用新技术,吹响了已持续十年的创新号角。

用老典型保温度,用新故事增热度。在党员教育片素材选取上,一方面持续深入挖掘那些已经形成影响力的成熟素材,以时间跨度展现广西经济发展成就;一方面重点挖掘新素材,以全新视角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态。几十年前,平南县丹竹镇农民黄雄芳在老家的山上发现了一株树龄两百余年的余甘果树。他散尽家财,用这棵树的余甘果果核培育树苗,历经磨难后终获成功。自治区远程办和贵港市远程办持续关注这一典型,围绕余甘果产业发展制作了多部专题片。如今,黄雄芳之女黄丹红接下“接力棒”,引领余甘果产业走上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又成为“百部”的新典型人物之一,并在今年1月被自治区远程办邀请在“百部十年”研讨会上发言。她在发言中说:“我一直关注和喜爱我们广西的‘百部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是砥砺我奋进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土壤。”

用大局观掌方向,用新视角接地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高度融合,是“百部”系列片制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广西远程办也一直鼓励各级制片队伍拓宽创作视野和思路、挑战新的内容和形式。各级创作团队聆听广大党员群众心声,扣准时代发展脉搏,创作出了一大批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近两年摄制的《生如夏花》《哥我回来了》《三张照片》《博士赶考》等一批纪录片,运用了新颖的表现手法,并大胆地拓宽了党教片的取材视野,反映了真实而火热的现实生活,富于强烈的时代感和感召力。

用资源库做后盾,用多平台做前锋。拍片的终极目的还是在于充分利用。为了使“百部”系列能够不断发光发热,广西远程办多措并举、多元推送,持续扩大“百部”课件的社会效益。首先,上传远教平台,并借各类学习活动东风组织群众观看学习。其次,各地市乃至有条件的县区都与电视台合作开办了党建专栏,如柳州市的《风展红旗》、贵港市的《红旗飘飘》、贺州市的《党旗如画》等,都是向基层展映“百部”系列片的天然平台。最后,各地积极开拓“百部”的网上阵地和新媒体平台,如玉林市的《玉林儿女》就采用微视频的形式展映玉林故事和本地制作的“百部”系列。这些措施让“百部”真正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百部”制片工作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自治区远程办一直注意对制片工作从机制上予以保障、从精神上予以激励,使制片工作保持恒温。

流水常新,青山不改,建机制保“百部”运行。多年来,无论自治区远程办人员怎么流动,“百部”的制作都有条不紊地有序进行着。这个事情放到各地市也是一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将“百部”系列作为自治区党建工作的“拳头产品”来抓,持续关注“百部”选题和制作,时常询问进展情况。上行下效,各地市也把“百部”制作工作放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来整体谋划和推进。

焚膏继晷,筚路蓝缕,以问题导向排除万难。各级远程办一直坚持以问题导向的方针来推进制作工作,缺啥补啥,才能指哪打哪。多年前,广西远教系统缺人才、缺经费、缺设备,甚至缺乏办公场地,不少地方都是租用外单位办公楼办公。但广西远教人从不叫苦,而是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始终在明确目标的引领下一往无前。贺州市远程办主任余青麟介绍贺州经验时就说,一开始制作“百部”时困难重重,甚至有的制片任务不得不外包。但他们针对问题症结,开展了“一县一个编导”培养计划,将“百部”作为队伍建设的主阵地,并积极争取将“百部”制作纳入到党委年度考核范畴,最终使贺州远教系统人才济济、设备齐全,激活了这盘棋。

教育队伍,爱我家乡,提升创作热情。自治区远程办主任王波总结“百部”制作工作时说:“‘百部十年,我们追求的是制作一批教材、打造一批精品、发掘一批典型、培养一支队伍和传承一种精神的叠加效应。”广西远教人一直在努力地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将“百部”做形而上的解读,打造一种“百部精神”。贺州市远程办主任余青麟一度因病离开远教岗位,他在病愈后第一时间就提出希望重回远教队伍工作。走上远程办主任岗位后,他经常引导各县区远教干部培养拍片兴趣,从内心深处热爱这份工作,把做好“百部”当成事业去追求。这种言传身教式的精神传承,是“百部”制作工作后继有人、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

穿越春夏秋冬,横跨十年历程。广西自治区以“三天一部片”的速度,在远教课件资源开发之路上高歌猛进,取得了累累硕果。去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第5版整版刊发文章,高度评价了广西远程教育和“百部”课件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自治区远程课件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远程诈骗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11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