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丢失的那1分

2016-09-10吴志翔

中学生天地(A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革命史画圈谷粒

从小到大,我勉强可以称得上是个“学霸”。虽然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却也算得上是“隔壁班的学生”——某些老师在其他班大做我的“广告”,以至于别班一些同学初识我时往往会阴阳怪气地说:“原来吴志翔就是你,还以为你长着三头六臂呢!”

但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我却经历过一次难堪的补考。那次意外发生在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学期,补考的科目是我闭着眼都能过关的《中国革命史》。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一回是开卷考。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好像乍从笼子里被解放出来一样,享受着难得的自由。在我们的心目中,一些公共课不过是给我们混学分的,几个系的学生合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老师的注意力根本顾不过来,很适合我们混水摸鱼。《中国革命史》就是这样的课。说实话,我从心底里轻视它。你想想,老师讲的那些事儿,我中学时就已经熟稔至极,哪还有兴趣去聆听?

所以,上课我经常迟到。那位胖胖的老师看上去很是和蔼可亲,看到我走进教室,一点没有生气的样子,反而笑着打招呼:“迟到啦?去点名册里找到自己的名字,画个圈吧。”好的,这又没啥,我照做就是了。那时候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小说,我也常在上课时偷偷地看。老师悄无声息地走到我身边,很感兴趣地问:“读什么书啊?哦,张贤亮的啊,不错!不错!”把书还给我以后他又跟了一句:“给自己的名字画个圈吧。”我也便乖乖地到讲台上去,在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找到自己,然后认真地做上记号……

他让我画圈的意图,我从未妄加猜测。听上去很傻对吧?但事实就是如此。也许我只是被他那完全无害的表情蒙蔽了,用心里残留的“听老师话”的惯性,去做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后来的结果不用猜了。开卷考结束后,我还用一种炫耀的口气跟同学说:“可能得不到满分,但95分没问题!”但寒假里我收到了迟些离校的同学来信,他用一种幸灾乐祸的口气宣布:“你的革命史,挂了!”

59分。与我的预估分倒了个个儿,离及格差1分。

最初我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这个成绩,还以为同学在搞恶作剧。直到我回校参加补考时才恍然大悟,“考友”们都是那些经常去点名册上画圈的人。据说当时学校对各科考试设定了一个不及格率,而像《中国革命史》这样的课,想要考砸实在太难,于是,老师就把那些画圈的同学打入水中。

我当然切齿痛恨过那位笑眯眯的老师,我觉得他这一招实在太过阴险。有这么耍人的吗?很多年以后我对那次补考经历仍然耿耿于怀。有一回跟朋友半开玩笑地说起,我当时其实可以在点名册上装模作样比画一下了事,如果再狡猾点的话索性胡乱在别人的名字上画个圈,根本没有必要那么老实。如此看来,那位老师简直是在“钓鱼执法”。他怎么能让一个人为自己的诚实付出惨痛的代价呢?这不公平嘛!

听者与我都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我也深觉这番貌似有理的自我辩护相当牵强,不过是在用一种精致的逻辑自欺欺人罢了。扪心自问,我其实从来没有为自己诚实地画圈后悔过。道理非常简单,一个人必须认账,无论面前是一笔好账还是坏账,都要毫不含糊地认下。我不想做假,不该逃避,更不能“栽赃”。我必须承担自己所作所为的每一个后果,心中无半分亏欠。我要认真找到我自己,支付那1分的代价。

记得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我帮家里收晒在外面的稻谷,不小心把一些谷粒洒在了晒垫外面的泥土中。因为怕受到爱惜粮食的父母责骂,我偷偷地拿脚扒拉泥土盖到了谷粒上面。过来挑担子的父亲一眼看穿我试图“销毁证据”的把戏,然后以令我震惊的前所未有的严厉态度批评了我。他说,洒落谷粒固然是一种过失,然犹可恕也,最不能原谅、最让他失望和痛惜的,是我不诚实地掩盖自身过失的这个举动。是的,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黄昏来自父亲的教诲,它让我懂得,一棵树可以长得不够高大,但绝不能长成“歪脖子树”。

没有什么比诚实地面对自己更重要。我们得承认,有时候投机取巧、暗中使诈之类的勾当能给人一时的好处,但如果把瞒和骗当成一种生存的手段,把“鸡贼”当“聪明”,把“侥幸”当“幸运”,甚至还自鸣得意,那只会让自己在迷途上越走越远。

我曾听过一位著名留学专家的讲座,他说,要被国外名校录取,一份漂亮的Resume(个人简历)是无比重要的。“Resume里面一定要有故事!只有动人感人的故事才能吸引录取官的注意力!”他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喊着。可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学生,所有的“故事”几乎就是在学校里念书,哪来那么多精彩的、跌宕的、充满悬念和情感的故事?这位专家不断暗示,故事其实是可以编造的,美国的录取官不可能到中国来验证你究竟有没有去山沟沟里支教、有没有与艾滋儿童共同生活的经历,只要合乎逻辑,只要“看上去很美”,就一切OK了。

好吧,漂亮的Resume也许可以帮你得到高分,获得梦寐以求的机会,但失去诚信的人生注定是一场败局。正如龙应台女士对儿子安德烈说的那样:“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说回我的那次补考,事实上我应该感谢那位老师。他让我领会了“对自己负责”的意义。我为当年的懒散抱愧,我为当时的诚实骄傲,我为那缺失的1分而遗憾,但我最终懂了,那丢失的分数,该从哪里找回来。

猜你喜欢

革命史画圈谷粒
食言者
神奇蘑菇会“画圈”
谷粒和沙粒
食言者
任金黄谷粒丢失在风里
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
肩周疼痛没事画画圈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考眼力”答案
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