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改变之“三内三外”

2016-09-10刘艳萍

中国教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置课程学校

刘艳萍

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既要突破常规,更要尊重常识。突破常规,是指不因循守旧,敢于挑战现状,快速将“想”转化为“做”;尊重常识,是坚信在学校变革的所有要素中,“人”是核心要素,没有全体教师的努力,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是2014年春在群英小学与206中学的基础上合并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所基础薄弱老校,由第三方优质学校承办,三支队伍、三股力量、三校文化如何跨越差异,形成一个团队,凝成一股力量,创生一校文化,快速改变学校落后面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其艰巨的挑战。

两年时间,从硬件建设看,学校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更令教师骄傲、学生兴奋、家长肯定的是,学校1—9年级的课程变革成果逐步显现。因为课程改变,学校才能改变,而片区内生源的100%回流是基于家长对学校快速变革成果的肯定和信赖。许多人开始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对合并校,两年时间能够完成师资队伍的基本稳定已属不易,为什么还实现了课程建设、治理结构调整、管理机制重建等一系列变革?

在学校的改变中,“人”是核心要素,要构建一支勇于自我更新的九年一贯制的教师队伍,暂且归纳为“三内三外”。

一、“内归因”与“外归功”

内归因是说,领导者尤其是校长不要总把问题归结到教师身上,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知道教师面临的困难和当前的需求,能为教师成长提供什么帮助。

1.内归因,让管理变简单

思维方式的改变,让我们很快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先建感情再变革,即先人后事,要力所能及地为教师办实事。比如,改善食堂伙食,为教室添置打印机,按照教师意愿购买图书,为学科划拨活动经费,设立“金点子”奖等,让教师在情感上逐步消除对新学校的陌生感和恐慌感,慢慢地接受两校合并的事实。而且,一些骨干教师开始跟着学校的领导团队一起思考学校未来。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P.科特在《领导变革》一书中说:在进行大规模变革的时候,组织所面临的最核心问题不是战略、结构、文化或者系统,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改变人们的感受,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实践证明,信赖是人际关系的基石,是团队事业进步的起点。

通过我们的多次研讨,最后一致确定学校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建设一所受人尊敬的家门口的好学校。明确了战略目标,下面就是要寻找抵达目标的路径,梳理关乎学校发展的关键成功要素,排在前四位的是:教师、课程、资源、机制。四大要素彼此咬合,课程是学校改变的关键,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研发者与实施者,资源配置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良好的学校运行机制才能激发教师良好的职业状态和生命状态。

建立教师的课程意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遵循内归因的方法,通过一件小事的处理,让教师开始意识到学校课程对学生的重大意义。2014年春,我刚到学校时,发现厕所没有门,也没放卫生纸。询问相关部门,得到的回答是“安了也白安,因为许多孩子会把厕所门和卫生纸当玩具,在门上荡秋千,把卫生纸弹得满天花板都是……”我们不能指责干部没有学生观,批评教师对学生教育不到位,或抱怨学生素质太低,这是外归因,无法解决问题。于是,我与总务处约定,分头在一个星期内搞定一件事:他们负责安装厕所门和放置卫生纸,我让教导处协同教师购买大量图书和乐高玩具,每班开设阅读课和乐高课程。结果发现,学生很快被图书、乐高迷住,很少会注意厕所门和卫生纸的再次出现。因此,我们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如果学校有更好玩的课程,学生们不会与厕所门、卫生纸较劲!学校必须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在1—2年级的小学低段,我们实施弱化学科界限的全课程,课程主题化,内容生活化,实施游戏化,教室资源化,两位教师包班,将数学、语文、科学、品德、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课程在一个个主题下进行重新架构、整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和一段完整的生活。这符合六七岁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符合教育本质,会让他们在完整的课程体验中认识自己,感知世界,建立自己与外界的友好连接。

3—5年级实施主题下的分科+综合课程,6—9年级根据学生情况实施不同程度的选课走班,给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这时,资源配置问题成为课程落地的关键点。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好的办法是将资源从学校仓库转移到学科教室,让教师、课程、学生、资源实现全面对接。

2.外归功,让教师看到自我价值

管理学大师杰克·韦尔奇这样说:“在你成为领导之前,你的成功只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和别人的成长有关。”每个人都希望凸显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渴望个人的才干、能力和贡献得到团队的认可。领导者是否能够及时肯定每个成员的付出与创造,支撑他们走到前面享受鲜花和掌声,需要外归功。我们带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探索,不仅是让每个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也是为了成就每位教师的成长与成功。

第一,言行一致,做永远胜于说。当我们希望教师创设出更好的课程服务学生成长时,首先要做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做好服务,校长要做好“首席服务官”。第二,不与教师争名利,远离教育以外的诱惑。“凭什么我做的,都成了他的了,闹了半天,我们都是在为他干!”如果组织中响起这样的声音,确实值得领导者反思。抢功型的领导,容易失去部属的信任和尊重,团队人心涣散,人浮于事。当教师发现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会得到相应的肯定和回报时,自然愿意参与到学校的变革中。也就是说,只有教师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受益者,才可能真心实意地担负起推动学校发展的职责。第三,做简单的人,办纯粹的教育。两校合并,教师、干部队伍重组,成立之初,学校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治理结构、课程、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产生的冲突,一旦处理不好,势必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通过“聚焦学生成长”这一纯粹而又高尚的教育实践,引导教师将时间、精力和智慧倾注在我们最核心的工作上,心无旁骛,一心办学,会让他们将注意力从两校合并后的茫然无措、胡思乱想中快速抽离,投入崭新的工作。拒绝复杂,走向简单,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只有归功于他人,才能赢得尊重和支持,舍就是得。

二、内分享与外连接

许多到学校参观的校长说,教师多干点活就要加班费,怎么办?他们一遇到问题就抱怨,总是出现职业倦怠,不愿创新变革……怎么办?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背后,不难发现都是“人性的弱点”在作祟。了解人性,满足需求,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黄金钥匙。

1.内分享,让团队每个人更优秀

理解、尊重并尽量满足教师的基本需求,点燃教师对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团队归属感、被重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点燃?主要有四个方面:发现长处,唤醒潜能,成就梦想,分享带动。

人是靠长处创造业绩的。每位教师都有闪光点,都有可以挖掘的未知潜能,而学校就是要帮助教师能够实现教育梦,通过分享机制,让他们的创造性实践带动更多的教师行动起来。

分享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特质。如何建立组织的分享文化呢?

首先,领导者要关注奔跑的人,善于并及时发现那些奔跑者,珍视他们的教育教学探索,建立相应的平台推动这些成果的交流与分享。比如,每周举行读书沙龙、教学沙龙、教育沙龙、名师讲堂、青年教师大课堂及每学期的教育峰会等。这些平台的设立,就是鼓励勇于实践的教师能够及时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进行分享。但我们不做强行要求,提倡教师自愿。

其次,领导者要勇于退居幕后。话语权是一个具有魔力的东西,对许多领导者来说,具有太大的吸引力,似乎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但如果领导者贪恋这个象征物,牢牢地将它掌控在手中,看似安全,实则存在极大风险。因为权力意味着责任,专权就别指望部属能够担责,因此,要让每位教师成为责权利的统一体,以校长为首的领导者要勇于退居幕后,将教师托举出来,让他们的声音在学校响起。这是一个智慧众筹的过程,一个风险共担的过程,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入股的过程。学校文化是教师共同创造出来的。

2.外连接,让教师看到更大的世界

仅仅内部分享还不够,需要帮助教师打开广阔视野进行“外连接”。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凸显个体连接的时代。谁拥有的连接点多,谁就会赢得更多的资源支撑,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帮助教师构建个体连接,与全国各个学科的优秀教师、校外各级各类教育平台、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前沿资讯、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等进行连接。在连接中,影响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或关键书籍,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涌现。这是将激励外包的好做法,是运用学校以外的力量激励教师成长。

教师看到的世界越大,他们对学生的研究就会越多维;接触的人物越杰出,他们对教育的思考就越深刻;对资源的连接越多,对学生的帮助能力就会越强大。

三、内置动力与外化成长

目前,市场上的许多手机、电脑品牌会印有“Intel inside”标识。这是在告知用户,本台机器已经“内置”了英特尔处理器,保障软硬件成功运行。由此联想,我们能够给教师内置什么,才能激发他们的生命能动性,更好地规划职业和人生。其实,是要为教师安装一台自我成长的发动机,即“内置动力”。

1.内置动力,从构建外部机制开始

如果仅仅是单方面地要求教师进步、勇于创新没有意义,也是徒劳的,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状态不仅受个人因素的影响,更主要是学校管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是否拥有激励教师不断自我更新的机制文化,非常关键。在一个缺失公平与信任的组织中,成员很难自觉自愿地萌发进取心,为组织发展奉献智慧与力量。面对走进办公室想要徇私的教师,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其觉悟低,而要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认定“这事校长说了算”?问题不在教师身上,而在于学校是否建立了好的制度。

当然,有了制度未必就能解决问题,需要学校领导层带头遵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让好的制度真正发挥好的作用,建立学校良性运行机制,保障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制度是学校的基本运行规则,让每个人自觉自愿遵守的前提是“契约精神”,共同制定,共同遵守,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擅自篡改,无权凌驾于制度之上。学校文件的落地,让学校运行有了基本规则,相互咬合的关键成功要素先后在机制的保障下安全落地。比如,组织结构扁平化,确立以一线教育教学为核心的去中心化学校组织;双向聘任制,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激活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这么多的文件,如何保证能够获得广大教职工的认同并遵守?关键词是“参与”。组织文化要支持员工参与,允许有不同的声音,鼓励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直到基本达成共识为止。其实,我们是通过成员的广泛参与来减弱变革阻力的。个人很难拒绝由自己参与做出的变革决定,这是管理学中所说的“不挥舞权杖的决策”。良好的机制下,全体教师会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出学校的优良文化。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文化的引领力量越来越凸显,以化解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构建外部动力机制时,也应启动教师的内在动力机制。内置动力,关键是要内置一个核心元件—成就动机。它是内在驱动力的体现,能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活动和思考方式,并且是一种长期状态。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多大成就,归根结底,不是由智商高低、才华大小和机会多少等因素决定的,而是成就动机的强弱,而教师的成就定位是否准确,关乎教育价值观是否正确。

2.外化成长,将教师职业成就外化为学生成长

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欢迎穿着闪亮鞋子却走不快的人”,作为学校,有责任帮助教师明晰自己的职业成就通过什么来体现。《行动纲要》第13条指出: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那么你在学校中的价值就有多大,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甚至缺憾,但都不可以轻慢学生,忽视教学。我们可以原谅许多,但是永远不能原谅的是对学生和教学的轻慢态度。由此可见,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评价来自学生。毫无疑问,教师最大的成就就是学生的成长。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成长,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和课程研究中心。这两个学术机构,通过分级分类的课程设置和多元多样的发展平台,以学术的力量引领教师发展,以职业成就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当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开始聚焦学生成长时,内在的职业动力因努力方向清晰而被大大激发,不断出现的职业挑战推动教师自我更新,来自学生的成长反馈亦会不断坚定教师的职业追求。

内置动力,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外化为学生成长,教师自然而然地会获得真实的成长。

这两年中,学校全体教师智慧众筹,运用教育智慧与管理智慧,着重解决了“三内三外”的关系:内归因与外归功、内分享与外连接、内置动力与外化成长。具体策略虽各不相同,但背后的规律是相通的:顺应人性,满足需求,尊重常识,突破常规,“人”永远在学校的最中央。

(作者系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猜你喜欢

内置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Moxie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内置电子游戏的运动鞋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外设天地行情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内置闪存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