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者周仁山
2016-09-10秦颖儒孟慧
秦颖儒 孟慧
投身抗日救国,参与民族工作
周仁山,原名周翔生,字凤岐。1912年11月生于甘肃省华亭县的一个贫苦农家,汉族。他七岁丧母,受到继母善待。其父生性耿直,深明大义,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送他去私塾读书,教导他要胸怀大志,报效祖国。
1927年,15岁的周仁山在甘肃省立中学读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平凉的外围组织“中华革命青年社”。1931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法学系,其后,他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之后,他通过八路军兰州办事处与谢觉哉取得联系,受任去额济纳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次年,他到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周仁山再次被派往额济纳旗,他很快把那里的统战工作开展起来。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受到当地王爷塔旺嘉布的赏识。在王爷的推举下,他被国民政府授予中校军衔。同年冬返回延安后,他第一时间向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详细汇报了情况,上交了国民政府的委任书以及临别时王爷赠送他的马匹等物品。
因周仁山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时表现突出,后被留在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参加调研工作,参与党中央《回回民族问题提纲》《蒙古民族问题提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1941年秋,周仁山由延安到三边地委统战部工作,后任陕甘宁三边专署民族事务科副科长;1943年任三边地委秘书,主要负责内蒙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重建伊克昭盟工作委员会,周仁山被任命为该盟鄂托克旗工委书记。其间,他妥善处理民族矛盾,稳定鄂托克旗局势,为保卫伊西,巩固和发展伊盟革命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倾听群众心声,心系民族团结
1949年秋,周仁山根据党的需要,调离伊克昭盟。全国解放后,周仁山先后担任中共青海省委民族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担负民族、宗教、统战工作的重任。当时青海的形势十分复杂,斗争尖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周仁山面对复杂的局面沉着冷静,提出许多高瞻远瞩、切合当地实际的想法,经省委决定后予以实施,其中平息昂拉叛乱和争取青海藏族头人项谦归顺工作,被《人民日报》誉为政治争取与军事清剿相结合的典范,受到中共中央和中共西北局的表彰。
1956年以后,周仁山任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书记、代理第一书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长期主持西藏工委日常工作,他坚决贯彻执行党对西藏地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政策,团结西藏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藏族地区即将开展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奴隶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1959年西藏叛乱,周仁山与时任自治区筹委会代理主任委员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一起,在拉萨主持召开了依法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后第一次筹委会的全委会,通过了拥护国务院命令、健全充实筹委会机构、支援平叛决议,研究制定实施中央“边平叛、边改革”方针的一系列政策性法规文件。他同张国华、谭冠山等同志一起集中精力制定了《十三项政策规定》,对西藏的平叛、改革进行全面部署,这个文件也对西藏各级党组织起到指导性作用。根据当时边境的实际情况,他还和邓少东一起主持制定了《关于目前边境工作的指示》(“边境10条”),对边境地区各项工作做了具体规定。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平叛、改革之中,很多具体事务都亲自操劳,为西藏地区的改革出了很多好主意。周仁山的名字在西藏几乎家喻户晓,当地藏民亲切地叫他“周仁增”,其含义是“修持大乐智慧,有成就”。然而,随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周仁山在一夜之间被戴上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在西藏的代理人”的帽子,被关进秦城监狱。
1978年周仁山恢复工作,中共中央任命他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务书记、第二书记。1981年他调回北京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第六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顾问。他不顾年迈体弱,深入钻研法学理论,亲临基层调查研究,参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条例的起草工作,直至积劳成疾住进医院,他还密切关注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的立法和经济建设情况。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周仁山长期从事民族工作和统战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艰苦奋斗40多年,足迹遍及鄂尔多斯草原、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和天山南北,晚年从事立法工作。他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与群众融为一体,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民族工作。
2005年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会上,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胡春华紧紧握着周仁山女儿周同生的手说:“你们大家都知道西藏阿里是藏区最艰苦的地方,都知道那里后来出了个孔繁森,但是你们谁知道,‘文革’之前,在西藏工作过的11位书记,只有周书记到过阿里,而且一待就是几个月,在那里开展极其艰苦的工作。上世纪50年代周书记去阿里的时候,那里还根本没有成形的道路,生活极其艰苦。等到孔繁森在阿里工作的时候,那里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
周仁山病重住院期间,许多人前去看望。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手拿花束走进病房时,这位一辈子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没有皱过眉头的西北汉子不禁泪流满面。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两个人,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结下了真挚、朴实的友谊。
1984年11月周仁山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
周仁山一生热爱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一位杰出的民族工作者。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他维护祖国统一、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无私奉献精神永放光芒。(编辑 叶 松)
(作者秦颖儒是甘肃省镇原县政府机关主任科员、孟慧是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