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2016-09-10张萌
张萌
有人说,为物质而博弈才是正道,什么思想、灵魂、精神,这些在没有富余的物质的情况下全是空话。也有人说,灵魂的高度正是通过脱离物质追求思想上的博弈来体现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两种说法应兼而有之:物质的博弈是基础,精神的博弈是提高,还有一种博弈,是升华,那便是与自我的博弈。
为物质而博弈是一个人追求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表现,但过分的物质博弈便是贪婪,是一颗包裹着人类外衣的狼子野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家间的不正当博弈,无非就是追求一个鲜红的“利”字。前几年三鹿奶粉事件闹得轰轰烈烈,近日各种食品安全门层出不穷,闹得人心惶惶,让人寝食难安。当一个人为了汲汲于富贵,追逐于名利而不惜典当了道德底线时,斗胆试问,这样的博弈有何意义?
相反,当一个人为了思想上有所建树而与其他学者唇枪舌剑,进行激烈辩论的时候,这种博弈,便比物质上的博弈高了一个境界,是自我提升的外化。当大文豪福克纳与海明威在文坛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地争论;当胡适与他的论敌徐复观在政治上伶牙俐齿,剑拔弩张地激辩时,你会惊讶于他们为了自己那个理想的真世界而坚守自我的敏捷与果敢。这种精神上的博弈,让平凡的人不平凡,让沉默的人不沉默。
人固然要为物质和精神而搏,但要彻底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超越,还要为自己而博弈。换个角度看,一个人之所以要博弈,是因为他不满足。
朱自清因为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平庸的中学教师,便与自己的职业博弈,发表了大量流传后世的美文;老舍因为不满足于小学校长的微薄薪水,便与自己的困境博弈,发奋苦读,后跻身大学教授之列;毛泽东因为不满足于当时的社会现状,便与自己的心志博弈,凭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志向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因为不愿安于现状,这部分人的血液中澎湃着博弈的因子,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勇挑社会大梁,在人生棋局上所向披靡,超越现实,走出了一条条康庄大道。
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人的脑子似乎被钳上了“博弈是零和解游戏”的枷锁,认为博弈就应当拼个你死我活,不定胜负决不罢休。但是在我看来,博弈的结果也可以是双赢的。
所谓双赢,便是双方都从中获得利益。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赤壁之战中,周瑜与诸葛亮虽然携手合作,但暗中却都在较劲。但是,这种竞争并没有分出胜负,反而形成了双赢的结果—— 曹操赤壁大败,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由此可见,博弈不仅仅是关乎输赢的竞争,确切地说,博弈本就不应该是以输赢为前提的竞争,博弈的双方应该找到各自利益的交融点,以求得最大化的效益。
伊朗电影《樱桃的颜色》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生命是向死亡终点疾驰的列车,途中有许多风景值得我们留恋。”的确,虽然生命在还未开始时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结局,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还应该放手在人生的棋盘上一搏。毕竟,生命是我们手里仅有的一把细沙。
点评:
与当前太多的流于堆砌华丽词藻的议论性散文相比,这才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议论文。因为它深度讨论了关于“博弈”的一些问题,重议而轻叙。
“论述有深度,层次清晰”是本文的两大亮点。文章论证有四个梯度。开篇作者在摆出两个“有人说”之后,明确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后,作者一步一步将论述向纵深推进。谈物质,谈思想,谈超越自我,驳论、立论交叉进行;所举例证精当,不泛不淡,尤其是文末所引的一句伊朗电影《樱桃的颜色》中的经典台词,瞬间提升了作文的气质。以上三点,确实值得高中同学揣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