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维埃的五分铜币

2016-09-10

检察风云 2016年10期
关键词:铜币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这三枚五分铜币制造规整,构思巧妙,设计精致,钱文秀丽,是供红军战土零用的钱币,流通于中央革命抗日根据地。

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按照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成立国家银行及发行货币的建议。

1932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毛泽民同志任行长。同年7月,国家银行开始发行统一的银币券,同时发行了银币和铜币。

1932-1933年间,中华苏维埃国家造币厂铸造了五分、一分两种面值的铜币,为辅币,在中央苏区流通。五分铜币,根据中央国案的差别,钱币界将它们分成“近岛牌”、“远岛牌”、“无岛牌”、“连岛牌”和“套岛牌”五种版式。图案为“中国地图”,从地图上“岛”的分布位置看,是在南方,应是中国海南岛,地图上没有画出台湾岛。

在我们珍藏的近代革命币中,有三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原由上海市杨浦区一位老收藏家所藏,后转让给笔者收藏。

这三枚五分铜币为中央苏区铸造的机制币,红铜质。图案版式“近岛牌”、“远岛牌”和“套岛牌”各一枚。

“近岛牌”图1:直径26.5毫米,钱厚1.6毫米,钱重7克。

“远岛牌”图2:直径26.5毫米,钱厚1.6毫米,钱重7.2克。

“套岛牌”图3:直径27毫米,钱厚1.8毫米,钱重7.7克。

铜币正面:周边铸一圈小连珠,中央有“五分”面值楷书钱文字样,两束稻穗环绕两边,稻穗根部用丝缎包束,稻穗顶端有一颗五角星,象征着革命。

背面:周边也饰有一圈连珠纹,中央还有小珠圈,内有中国地图,图中镰刀斧头象征党徽,代表中国共产党。两珠圈之间上方镌刻着“中华苏维共和国”八个大字,下方铸有“每贰拾枚当国币壹元”,两边各以一颗五角星隔开。中国地图上没有画上台湾岛,说明当时我国台湾仍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时期。

这三枚五分铜币制造规整,构思巧妙,设计精致,钱文秀丽,是供红军战土零用的钱币,流通于中央革命抗日根据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走向长征之路,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停止发行铜元。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0月下旬,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发行一分、五分、一角、二角、一元纸币。

由于当时形势紧急,发行的五分铜币无法收回,加上敌人的封锁和破坏及收缴后销毁,现发现存世数量极少。

五分铜币是中央苏区红色政权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它见证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艰难历程,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宝岛台湾50年(1895-1945)的历史罪证。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里,我们鉴赏革命文物——五分铜币,重温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建国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为建立新中国取得的伟大胜利。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铜币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小品中的数学问题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阿凡提分饭钱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的流通货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与撤销的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