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源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利用
2016-09-10彭应翃
内容摘要: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根据儿童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资源,其作用主要有三:一、强化生理感受,缩小成人学习者与儿童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二、帮助学习者体认儿童对故事性的追求;三、丰富学习者对儿童文学经典内在意蕴的认知。在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的最终目的在于:令成人学习者,充分贴近儿童的审美感受,从而在未来的阅读指导中,建立与儿童的平等对话。
关键词:儿童文学 教学 影视资源 审美感受
儿童文学是许多高校在中文师范、小学教育及学前教育等专业开设的选修课。对于以幼、中、小学教育为职业规划之主导方向的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在于:一、熟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二、掌握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三、尝试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然而长远来看,儿童文学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令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对教学对象进行有益的阅读指导。这种阅读指导一方面体现为在语文课堂上,引领中小学生体验与欣赏课文的魅力;另一方面则体现为面对良莠不齐的儿童文学文本,进行相对理性的判断和取舍,从而协助拓展幼中小学生的领域阅读。因此可以认为,在掌握相关原理的同时,解读经典文本,是高校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学习者能否将个体阅读的感性体验及理性思考有效地作用于未来的职业生涯。
然而,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其阅读视域毕竟与儿童相去甚远。成人读者与儿童读者审美接受能力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当成年学习者真正进入儿童文学文本时,往往会产生思易行难的阅读感受、陷入解读的困境。这种困境或者体现为对作品美学风貌的熟视无睹,或者体现为对作品内在意蕴的过度诠释。若要解决这一问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影视资源。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如下作用:
一.强化生理感受,缩小审美距离
儿童文学的作者虽多为成人,但大多数作家书写的基点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看、去听、去感受。因此,学习者若要对文本有充分的理解并最终合理地诉诸于阅读指导,也应从儿童的文学接受能力与特点出发,才能真正探得文本的精髓。而儿童的审美接受过程虽存在与成人相通之处,却也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首先体现为儿童的审美接受往往以生理器官的反应、运动为基础。H·加登纳指出:“一个听音乐和听故事的儿童,他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听的。他也许入迷地、倾心地在听;他也许摇晃着身体,或进行着、保持节拍地在听;或者,这两种心态交替着出现。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他对这种艺术对象的反应都是一种身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也许弥漫着身体感觉。”[1](199)儿童受年龄、阅历、理解能力所限,其审美接受有重形象、重感性之倾向。不论他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还是以自主阅读的方式接触文学文本,其审美过程往往以生理上的感受为基础,他们对文本的感知也往往表现为生理层面的反应。所以,儿童才更容易为小人鱼的悲哀感动落泪,也更容易因贾里的恶作剧捧腹大笑。面对相同文本时,成人读者固然也会获得类似的审美体验,但是重思辨理性的思维模式往往会阻碍了大多数人达到与儿童读者近似的强度,从而影响其对文本美学价值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文本阅读中影视资源的引入便可弥补上述不足。
自从电影艺术诞生以来,将儿童文学经典搬上银幕便成为许多影视工作者及团队孜孜以求的目标,许多优秀的改编影片由此诞生,如《绿野仙踪》、《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夏洛的网》等,更不用说《灰姑娘》、《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由迪士尼公司制作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改编影视文本与文字文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传播媒介的差异。文字文本通过文字符号传递信息,而影视文本则通过声、光、色、像的组合完成情节的叙述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文字相比,影视文本特有的传播媒介(图像、色彩、声音等)更容易对接受者(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感官产生刺激,令其在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下获得审美的愉悦。而这种由生理的感受所唤起的审美愉悦正暗合了儿童的以生理反应为基点的审美接受特点。
例如,阅读《格林童话》,成人读者或许难以理解儿童对灰姑娘故事的感受,这种感受从特定的文本出发,经过自我投射与想象力的无限放大,最终转化为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痴心迷恋。通过文字文本简约甚至略显粗糙的叙述,理性的成人读者显然难以达到此种儿童特有的审美境界。但是,若将此童话投影于银幕,当故事用美丽的形象、华丽的服饰、瑰丽的情节为成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时,那种由感官刺激所带来的由生理到心理的愉悦,与儿童的审美感受虽不能说别无二致,却也算相去不甚遥远了。因此,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影视文本的欣赏可以有效拉近其与儿童读者的审美距离,令其感同身受地从儿童的角度感知作品的魅力。
二.体认儿童对故事性的追求
儿童的审美特点不仅表现为以感官的活动为基础,而且也表现为对故事性怀有比成年人更为强烈的渴望。面对同样的文字文本,成人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越故事中的聚散离合,透过情节背后的主题意蕴对作品加以评价。但是儿童读者对作品的判断却时常建立在故事性的强弱带给其的阅读快感之基础上。注重故事性的审美接受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提高儿童读者的阅读品位,因此来自成人的阅读指导显然是必要的。但是,倘若指导者不能真正理解儿童对故事的热忱,仅从思想内涵的角度进行阅读指导,也会因忽视了儿童的天性而难以收获应有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影视资源的介入,有助于促使成人体认到其与儿童的审美接受在故事性之需求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而从儿童的天性与趣味出发,施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以E·B·怀特的经典童话《夏洛的网》为例,我们便可见出影视资源在缩小成人与儿童审美距离方面发挥的作用。从情节与人物来看,电影《夏洛的网》与原作并无较大差异,但二者的叙述风格却有明显不同。这个故事的情节尽管充满波折,但是在原著中,叙述风格偏向于从容舒缓。例如,童话中穿插了许多与故事主线关联微弱的情节(《夏天》、《家常话》、《蟋蟀》等章节);亦在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丰盈的生命感悟。如“三点到四点,他打算静立不动,默想生命的奥秘”[2](24),“蟋蟀们觉得向世人警告夏天不能常驻是他们的责任。就是在一年中最美麗的日子——在晚夏转为初秋时——蟋蟀们也在散布关于凄凉和变迁的谣言”。[2](106)这些文字,闪烁着作者对自然及人生的哲理思索,亦减缓了情节发展的进程,使童话表现出一定的散文化倾向,而此种倾向与E·B·怀特极为偏爱与擅长散文书写密切关联。
面对《夏洛的网》,成人读者可能易于从字里行间读出情节之外的韵致,却也会因过于专注“韵外之致”而忽略了情节本身所唤起的阅读快感。儿童读者则正好相反,他们会因学识、阅历的局限对文本的幽微之处视而不见,仅仅出于爱听故事且只关注故事的天性随情节的起伏或悲或喜。电影《夏洛的网》最大限度的缩小了成人与儿童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上述差异。首先,电影文本并未表现原作中与主线关联微弱且具有明显抒情色彩和哲思意味的段落。其次,在表现芬救威伯、威伯逃跑、人们对蛛网的惊奇等情节时,影片不仅加快了叙事节奏,而且把表现主体置于强烈的矛盾冲突与情感冲击之中,令情节产生更为跌宕起伏的戏剧效果。再次,影片增加的角色及与之相关的情节——觊觎玉米地的愚蠢乌鸦及其与老鼠之间的恩怨——主要作用也是在于增强情节的曲折刺激。可以说,通过对原作情节的提炼与简要修改,影片呈现给观众一个更为凝练、紧凑、充满更加强烈的戲剧冲突的动人故事。这些改动无疑强化了成人观众对故事本身的鲜明印象,令其与儿童的审美感受更为接近。
三.丰富对文本蕴含的认知
一部作品诞生并进入流通领域,并不意味着它便具备了恒定不变的意义,相反,只有通过不断累积的阅读,作品的意义才得以建构、充实、丰满。于经典作品而言,这一过程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完结,正如卡尔维诺所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3](3)儿童文学亦如是。那些最经典的作品,如《海的女儿》、《绿山墙的安妮》、《宝葫芦的秘密》等,总能带给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而这些阅读体验也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更新、丰富、延伸着文本的意义,夯实着其经典地位。可以说,内在意蕴的丰富性与多元化是经典性的重要构成要素。充分体认到这一点,有助于课程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为小读者做出高质量的阅读指导,引领他们以开放性的思维、可持续性的心态,用心品味文学经典取之不尽的美好。只是,文本意蕴的丰富性,未必是短期阅读的认知产物,读者时常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在愈益丰厚的经验累积与情感历练中,才能愈益深致地品味出文本意味的深长。就像毕淑敏所说,从八岁到四十八岁,在每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每次与《海的女儿》亲密接触,她所获得的阅读体验都不尽相同,因而她才会发出“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4](383)之感慨。那么,对课程学习者而言,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认文本意蕴的丰富性?影视资源的介入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首先,影视文本有助于接受者更全面深入地解读经典。影视作品综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门类,因而可以通过布景、配乐、声画结合、景别运用、镜头运用、蒙太奇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作品加以表现,使观众在限定的时间内达到对文本的多方位理解,而这是单纯的文字文本难以做到的。例如,在童话《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罗尔德·达尔是这样描述查理第一次拆开巧克力的场景的:
查理开始用手指慢慢地撕开包装纸的一小角。
床上的四位老人家全把身子靠向前,伸长他们的瘦脖子。
忽然之间,查理像是再也忍不住这样猜想下去了,把包装纸一下子撕到半当中……在他的膝盖上落下了……一块淡棕奶油色的巧克力糖。
里面连金奖券的影子也没有。
“对了——就是这样!”约瑟夫爷爷轻松地说,“正是我们所料想的。”
查理抬起眼睛。床上四张慈祥的脸紧张地看着他。[5](34-35)
这个场景虽然显示了查理对金奖券的渴望以及拆开包装纸时的紧张,但不论对查理还是对四位老人的复杂心态,叙述都是隐而不彰的。电影中的同一场景表现力则更加明确及有力度。与原作相比,电影并未增加任何台词与人物的肢体动作,但是通过俯拍镜头的缓慢拉近、人物特写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背景音乐的气氛烘托,极清晰地表现了人物极度紧张、满怀希望、失望、无奈、哀伤、又故作轻松的复杂心态。此外,老人们对查理深浓的爱意也通过镜头语言得以显现。而这些微妙之处,读者若仅仅通过共时性的文字文本阅读可能难以把握,在电影文本的接受中却可以相对容易地感知。
其次,影视资源有助于接受者发掘文本潜在的意义。依据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总要经历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就其结果来看,我们发现,有些改编文本从人物到情节甚至细节基本忠于原著,因此,二者在主题表现上便不存在较大差异。如《夏洛的网》,电影只是用声音、影像取代文字,以一种更形象具体的方式将故事呈现给接受者。而某些影视文本则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改写。成功的改编,不仅能够保留原作的精髓,亦能够深化原作的主题、延伸其文本意蕴、稳固其经典地位。电影《小淘气尼古拉》便属此类改编。影片的蓝本是让-雅克·桑贝与勒内·戈西尼合著的《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原作共10卷,每卷均由若干彼此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构成。文字部分采用第一人称儿童视角,通过日常琐事表现了以一年级小学生尼古拉为首的顽童们充满游戏、争吵、烦恼、恶作剧又不无乐趣的学校及家庭生活。游戏的欢乐与懵懂的天真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主题,而其性质的单纯明确与叙述、绘画风格的幽默、诙谐正相匹配。这些各自独立、简短有趣的故事若诉诸于儿童的随性阅读显然是合宜的。但若将它们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却会显得过于散漫、浅显。因而,影片编剧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一条串联故事始终的情节主线:尼古拉误以为母亲怀孕、父母打算抛弃他,与朋友们谋划如何讨好父母、送走即将出生的婴儿。原作中许多经典段落都极贴切地穿插于这条主线之中(如《特帅的一束鲜花》《成绩单》《检查身体》《写信》《赌盘》等)。通过一连串的波折,尼古拉最终认识到他的愿望是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带给别人快乐的人。这样的改写一方面令影片从内容到风格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风貌,另一方面也通过剧情的发展表现了原作未曾言明的主题:儿童在快乐中、在烦恼挫折中收获成长。可以说,电影为文本意义的生成提供了有效的延展空间,令接受者对经典的体认更趋开放与深入。
四.结语:促成与儿童的平等对话
成人为儿童选择读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成人与儿童的思、情、智、趣交流沟通的过程。只是对儿童而言,这种交流时常是单向、武断、被动的。儿童文学虽然是专属于儿童的文学,但它的创作、出版、流通无不要经成人之手。即使在阅读接受这一环节中,儿童作为接受者——这一文本价值得以形成的重要一环,实际上也并没有太多选择读物的自主权。他们“可以读什么”、“不能读什么”往往是由成人(老师、家长)决定的。成人在为儿童筛选读物时,由于受到自身视野的局限,往往会不自觉地从功利性与教育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文本的取舍。这种做法极大地忽略了儿童的阅读天性与趣味,形成了阅读环节中儿童的被动地位。若要尽力避免此种状况,成人指导者不仅要开拓眼界、提高素养,多侧面、多角度地解读经典文本的深长意味,更要放低姿态、充分体认儿童的审美接受心理,才有可能筛选出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从而完成指导过程中与儿童的平等交流。影视资源的介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如前所述,不论是强化审美过程中的生理感受,还是体认儿童对故事性的追求,抑或丰富对作品意蕴的感知,影视资源都令儿童文学课程的成人学习者,充分贴近儿童的审美感受。这样,在未来的阅读指导中,他们与儿童的平等对话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美]H·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美]怀特.夏洛的网[M].康馨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意]伊塔洛·卡尔维诺[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
[4]毕淑敏.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A].王泉根主编.中国安徒生研究一百年[C].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5][英]罗尔德·达尔.查理和巧克力工厂[M].任溶溶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04.
(作者介绍:彭应翃,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