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价值的呈现
2016-09-10陈丽丽
陈丽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以体验、活动、反省为中心,促使学生在多元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生活的能力并应用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经由自我发现、察觉意义、思考问题、共同讨论的过程获得真实的学习,建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以健全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是达成课程资源统整的重要领域之一[1]。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趋势:活动题材的选择趋向于学科教学,但是在核心目标的定位上又不能与学科教学有明显的区分,导致课程内涵无限扩展,概念也越发宽泛化;把了解相关主题知识或掌握某种操作技能作为活动的重点,游离了综合实践活动以发展能力、掌握实践方法、注重学生体验为核心的课程性质;能力训练以一概全,缺乏阶段性、系统性等。因此,如何准确把脉、呈现综合实践活动独特的课程价值,成了现在这个节点探索的关键。
一、以准确的活动目标为核心指向,防止学科界限模糊化
课程呈现出“资源统整化发展”的趋势,表现为“教学内容整合化设计”、“方法指导广泛化运用”等,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教学理念、指导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各个方面的探究,显著地表现为从思维方法到操作方法、从问题解决策略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处处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影子,而各学科知识也成为启迪、衍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触发点。那在学科分科仍然存在的前提下,如何防止学科界限的模糊化呢?
1.把握学科性质,区分核心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科学、品德与社会等都属于活动类的课程,在课程性质与理念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劳动与技术、科学、品德与社会都有较为固定的、系统的学科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而从具体的课程内容来看,各学科虽有一些交叉融合,但都有着各自的体系,其核心内涵各有侧重:劳动与技术着眼于学生系统的能力发展,以主题性的生活问题为载体,以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更多的是模仿制作;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以螺旋式上升的科学知识为构建的主要内容;品德与社会以形成良好品德为核心,教学内容上以学生生活结合社会要素,注重学生的内在自我构建,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其独特的课程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就要着眼于学生系统的能力发展,以系列的实践方法指导为构建要素,注重学生自我经验的获得。其中,系统的能力发展和系列的方法指导构成了课程的核心内涵,而活动主题只是作为载体存在,这样就能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活动目标,即使是同题材的,也能体现各学科在目标定位上的不同。
2.准确定位活动目标,凸显学科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活动目标决定了整堂课的走向,也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和教师活动指导的重点。所以活动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课程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最核心的课程性质是研究性,而且是生活化的研究,因为这样的研究活动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知识,而是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数据统计表的影子,如工资单、进货单、成绩单等等,而且学生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也必然会使用到,很有指导的必要性,于是笔者设计了《制作数据统计表》这个活动。但是《制作数据统计表》与数学教学中的《统计表》从内容、形式上看是较为一致的,假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定位上与数学教学是一致的,那也就意味着没有开展这次指导活动的必要了。为了准确地定位,笔者特地翻阅了数学教科书及教师指导用书,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的《复式统计表》为例,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概念”;“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的重点是准确地填写好相关数据,并通过一些问题的创设进行相关运算,推理出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关注的是数据及算法。而在《制作数据统计表》的教学目标设定上除了“学会准确地填写数据、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外,重点是了解统计表的组成,学会设计、制作统计表,目的在于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技术”——表格的制作,与数学教学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是建立在数学统计知识上的一种综合化的运用。主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并不是意味着完全划清界限,而是要有所区分,这也符合课程统整化发展的趋势。
二、以系统的实践方法为构建要素,防止体验活动肤浅化
在一些主题性研究活动中,学生们的研究性活动因缺乏技术方法的支撑,活动过程仅有时间片段的叠加,缺乏一种实践深度和理性成果。这样的研究性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体验肤浅,有形而无神,从而也很难把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其他实践活动区分开来,因此我们必须以系统的方法指导作为构建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因素。
1.无方法不研究
系统化的能力发展目标和方法指导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内涵,并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脱离了“研究方法”这个核心特征与重要内容,就等于抽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血肉。“童年的游戏”是很多教师都开展过的活动,我市一位老师抓住“游戏创编”这个切入口设计了《我的游戏我做主》。指导活动开展时,教师并没有随意地让学生进行游戏的改编,而是采用“玩中学”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学习改编的方法“反一反”、“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有了研究方法的支撑,学生的体验活动有序而精彩,颇有收获。
2.研究方法不仅是具体的实践技能,也包含抽象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正确性和实用性。这样的经验运用到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如《我是园林设计师》这个主题活动,一开始设计成在欣赏一些园林图片,教师示范如何制作园林模型,随后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看课堂表象,学生兴趣浓厚,有“活”可“动”,但是细纠教学环节发现,这节课有类似劳动与技术课的嫌疑(苏教版《劳动与技术》六年级教材中有模型的制作),但是却因缺少制作方法的指导而又不能称为合格的劳动与技术课。而说它是综合实践课,却又让人抓不到较为明显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内涵。那以这样的一个活动主题作为载体,用什么研究方法来构建呢?反复思考,将切入点落在创意设计这一思维过程的指导上,随后做了如下调整:通过飞机的发明这一例子的引导,让学生体悟到“观察—设计—反思—改进”的创意过程,并且这一创意过程成轮盘状,不断滚动,螺旋上升,推动事物的优化。以这一创意方法作为活动的精髓和支撑,自然园林设计与模型制作只不过是个载体罢了,这样学生的实践深度从技术制作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可视化的方法,也避免了倾向于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嫌疑。
3.方法指导系列化
人的大脑是错综复杂的,形成的知识结构也应该是充满联系的,这种联系不仅不会造成零乱,还会使我们对形成联系的各个结点理解更加深刻,更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假如生下来我们的大脑是一张白纸,随着我们的成长,刚开始白纸上会慢慢增加一些小点,这些小点就是各个领域内的知识碎片,一个领域内的小点之间也会有连线,当随着我们对一个领域理解越来越多,这种连线也会越来越多,这就是领域系统化的表现。因此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学习,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不同的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方案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更为细致。“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开发的梦想课程中有一个板块为“思维导图”,设定的课程目标为: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要素;学会思维导图的简单绘制;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表达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总目标的统领下,又进一步细化,分成了初始篇、基础篇和实用篇,从初步感知,形成概念—各技能点的训练—简单的个人与集体实践—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指导链。
三、以细化的能力发展体系为引领,防止活动开展无序化
专项能力训练课因其活动课时短、学习内容集中、略富童趣性,比较受学生欢迎,在平时的教学研究或是公开展示中涉及比较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这些实践方法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会有所利用,那不同年段的活动指导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即使是同一年段,面对不同的主题内容,如何有侧重地进行指导?所以再来研究专题训练课,我们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体现能力目标定位的差异性,将具体方法指导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将观察能力的培养细化成三个阶段性目标,小学占两个阶段。在它的指引下,进一步将观察目标分解成相应的年级目标,并寻找与各目标相吻合又富有趣味性的主题活动作为载体(见下表)。
这样,构建出一套完整的能力目标体系与相匹配的活动资源,让老师们有据可依,有案例可仿,有利于做好本区域师资的普及性培训。当然,在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针对的某一种能力的培养,其他各种能力也会夹杂其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因此,在资源统整化趋势中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价值,就要以准确的活动目标为核心指向,防止学科界限模糊化;以系统的实践方法为构建要素,防止体验活动肤浅化;以细化的能力发展体系为引领,防止活动开展无序化,这样才能凸显其存在的必要性与独特性。
参考文献
[1] 黄译莹.综合活动课程的本质与内涵:从活动课程谈起[J].课程与教育通讯,2001(2).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