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修鞋匠
2016-09-10
如今,在城市的胡同口或巷子里,或许还能看到修鞋匠的身影,但大多数老修鞋匠已随着历史长河渐渐远去
修鞋匠,乃民间专门修补破损之鞋的艺人也,为手工业者之一。多年来,国人所穿之鞋,皆为家庭手工缝制。做一双鞋,从挑选整理铺衬、刮布袼褙、剪鞋底儿、包鞋底儿、捻绳子、纳鞋底儿、剪鞋面、包鞋面、扎鞋帮儿到上鞋,需要十几道工序,是一个家庭系统工程,要耗费一定的时日,但穿用起来还极易损坏。为了尽量多穿一些时日,就要经常修补,才能尽量延长穿用时期,所谓时势造英雄,修鞋行业应运而生。修鞋匠们以修补破损旧鞋为生计,用修补旧鞋挣来的些许手工钱养家糊口,有的在城镇胡同口摆摊,飞针走线,缝补钉掌,有的跳着担子走街串巷,四处吆喝,招揽生意,遇到生意就随地设点,时刻以顾客为中心殷勤服务,真可谓是为了他人完美,自己不辞辛苦,心甘情愿抛洒汗水的楷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在我国各地城镇农村,时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用说城镇白领,即使是边远农村,穿布底儿鞋的人们皆急剧减少。各种款式新颖、时尚的新式鞋的问世和大范围普及,人们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不用说修补旧鞋,就是刚买没几天的新鞋,稍有不适就随手扔掉的人也时而有之,很少有人光顾修鞋匠了,除去城镇少数胡同道口还可能看到少许“安营扎寨”修补高档鞋者外,挑着担子深入农村,走街串巷的修鞋匠一个也没有了。
七八十年代以前,国人无论男女老少孩子大人,脚上穿的都是家做的布底儿鞋,做鞋成为普通家庭妇女生活中一项难以承担的沉重负担,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做鞋,已经司空见惯,成为家常便饭。一家好几口人,除了襁褓中的婴幼儿不穿鞋,一年四季都要穿鞋,春秋夏三季穿夹鞋,冬季穿棉鞋,而且穿的皆为布底儿鞋,这一传统,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之久,无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家家都要做鞋。
做布鞋相当费事,工序复杂,首先要把拆下的破旧衣物碎片刮成布袼褙、比照鞋样儿剪成鞋帮鞋底儿,还要捻绳子纳鞋底儿、上鞋等。人口少的勉强维持,人口较多家庭,家庭主妇实在难以胜任,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到了冬天穿不上棉鞋,到了春秋穿不上夹鞋,那时的夏天还好说,可以当“赤脚大仙”,光着脚丫下地干活儿或满街跑,可到了北风呼啸的冬天,就不好受了,脚上趿拉着一双破鞋,前面露趾头,后面露脚后跟儿,都冻得通红通红的,甚至还冻裂了口子,呲牙咧嘴的,走起路来疼痛难忍。因此,做好一双鞋,必须反复修补,尽量多穿些时日,或缝补鞋帮,或钉个鞋掌,人口众多,业务量相当大,时势造英雄,滋生了一个服务行当,名曰“修鞋匠”,全国各地都有,比比皆是,不仅城市胡同街口,就是在边远农村也经常看到修鞋匠挑担子招揽生意的身影,他们随时选择地点,或树荫之下,或墙前洁净之处,放下担子,打开工具箱,取出工具,围上围裙儿,坐到小板凳上便飞针走线地修补起来。
七十年代后期,市场上出现了塑料鞋底,有的家庭苦于人口多忙不过来,便自家做好鞋底鞋帮,买一副塑料鞋底,让修鞋匠去上鞋底儿,比自己上的可麻利得多。修鞋匠手持筒锥和穿好细麻绳的钢针,连帮带底儿一块儿扎眼,随即用两根猪鬃引过麻绳“嗖嗖”地穿过收紧,很快就能把一双鞋上好。
鞋穿得久了,鞋底都会磨薄,拿到修鞋匠那里前后钉上皮掌即可,鞋脚尖儿磨出了窟窿,把鞋尖儿补一块半圆形皮补丁,后根儿穿破了,“抱”一个后根儿,至于绽线断掌,磨破鞋帮,修鞋匠皆能修补圆满,而且立等可取,照穿不误。
修鞋匠的主要工具,就是錐子,剪刀和钉拐子,除了有家庭妇女做鞋的通用针锥子外,还有筒锥。筒锥,并不跟普通锥子一样,把儿宛如小小的辘轳把儿,针径皆为筒状,针尖儿一侧为斜面,扎透鞋底儿,再把穿着麻绳的钢针扎进筒里,在拔筒锥的同时,把钢针和麻绳也带过来,绝不会因穿不透针而烦恼,拔线也相当省力,缝补速度极快。
穿鞋也有常见病、多发病,因着力点多在脚后跟儿,鞋底儿后外侧,最容易磨损,如不及时修补,就会造成鞋底儿外偏或与鞋帮分离,缩短使用寿命,人们都在鞋后跟稍有磨损后就补修,修补办法,一是钉鞋云儿,二是钉鞋掌。所谓“鞋云儿”,就是由加工厂加工的小月牙儿形铁板,长不足一寸,外面有花纹沟槽,里侧固定着好几根垂直钉子,直接钉在鞋后跟即可;所谓“鞋掌”,就是把一层层剥开约半公分厚的旧汽车轮胎,剪一块钉在鞋底前后,在磨损较多处,再塞进些小块儿胶皮加垫儿,如此更为平整。
钉掌时,让鞋底朝上鞋窠笼套在钉拐子上,用鞋拐子上铁板垫着钉钉儿,避免露出顶尖儿扎脚。所谓“钉拐子”,就是一块长厚铁板,长三四寸左右,宽一寸有余,两端皆为圆形,形状跟小鞋底儿近似,下面中间立一根拇指粗铁柱,铁柱下是一块厚木板,称之为顶拐子座儿,用来保持稳定。钉钉儿时既可支撑鞋底,也会把透过的钉尖儿弯回;鞋掌分前掌后掌,脚心朝后部分,谓之后掌,脚心朝前部分,谓之前掌。鞋掌钉好后,因钉上的胶皮,周围都大出鞋底儿,必须进行修整,将其斜放在膝盖上,用片刀把周围多余部分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方算完工。
一般的钉鞋掌,都是在鞋底儿出现磨损后再钉,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特殊情况,就是常年在山上放炮打石头的采石场石匠,他们穿的鞋,即使是刚做的新鞋,穿之前就要把鞋底儿前后都钉上胶皮掌,而且周围还宽出鞋底儿两三厘米,因为采石场的采石人,整天登山爬岭,双脚在大小石块上踩踏,脚下皆为奇形怪状的碎石块儿,有的棱角比刀刃还锋利,如果不事先把鞋底儿钉上皮掌,几天就会把鞋帮儿鞋底儿磨坏,一双新鞋根本穿不了几天就会报废。一旦钉上了大出许多的鞋掌,双脚再踩到碎石块上,就是深陷在碎石头堆里,有鞋掌儿边缘的保护,石块儿也难以磨损鞋底儿鞋面,鞋的寿命得以延长。
八十年代中期,有的县城供销社把军队后勤回收的旧球鞋倒来投放市场,一时间竟成了抢手的热门货,尽管旧鞋大多破损,但价格特别便宜,两元一双,再花三五毛钱找修鞋匠补好,依旧穿用一年半年,比起家里做鞋来要实惠得多。
说起修鞋匠的酸甜苦辣和个中滋味来,别人是难以理解的,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那些在城镇胡同口“安营扎寨”的不必说,特别是那些像老郑头一样的修鞋匠,一年四季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一头挑着工具原料,一头挑着杂物衣被,不时地吆喝,四海为家,什么雨鞋、球鞋、皮鞋都要补,可谓辛苦一生啊!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了神州大地,党的富民政策,激发起广大人民的劳动热情,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服饰穿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人们皆告别了家做的布底儿鞋,穿上了轻便的球鞋、塑料底儿鞋、胶底鞋,乃至旅游鞋、皮鞋等,再也没人肯穿带补丁的布底儿鞋了。家庭妇女们彻底摆脱了做布鞋的烦恼,但修鞋匠却因此失去了用武之地,急剧萎缩。
如今,在城市的胡同口或巷子里,或许还能看到修鞋匠的身影,但大多数老修鞋匠已随着历史长河渐渐远去。新生的一些修鞋匠,仍抱着老一辈的信念,坐在巷口或角落,默默地守候着这门传统手艺,传承着老一辈执着的信念,为街坊邻居们提供着修鞋的便利。但是,他们也已与时俱进,使用的修鞋工具,比起父辈要先进了许多,速度也更快,修补的鞋,根本没有过去家庭自己做的布底儿鞋了,也不用使用手捻的细线麻绳了,取而代之的都是现代的高档皮鞋、雪地鞋和旅游鞋。手工缝补,变成了手摇修鞋机,补丁剪好后,只要塞到补鞋机针头下对准补丁,用手轻轻摇动手柄,排列整齐的化纤线针脚就会快速出现在针头后面,速度要比手工针锥子快好几倍,充分展现了现代修鞋匠的特征和风采。(五洲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