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有读相

2016-09-10顾盛杉

课外语文·中 2016年11期
关键词:战地记者将书加藤

顾盛杉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其实,读也有读相。

摊读,就是将书放在桌子上或者膝盖上,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对那些文字进行检阅。人对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的读相,有些认真的味道。著名山水诗人孔孚先生,生前酷爱读书,但不论什么样的读物,他都要摊放在桌子上读,每一本书,都像张开翅膀的白鹭。孔孚先生必须让它们憩息于水田般的书桌,心,才能释然、安然……

捧读,可谓优美的读相,无论你站着抑或坐着、躺着,只要你把书捧在手里,哪怕你读不了三页五页,也对得起书了。像孩子捧着梦想,像草叶捧着露珠,像风儿捧着小鸟的翅膀。一个“捧”字,似乎可以道出读书人对书的尊重。

扫读,就是边看边翻,自管一路翻下去,眼睛顺势横扫而过,窜皮不入内,看过便随手扔在一边。有人读小报或通俗小说往往是扫读。扫读所需要的是了解,粗知即可;再加上一些愉悦和刺激。

嚼读,就是每一页都不肯轻易放过,时而要把一段深邃且优美的文字重新再看过一遍,时而会坠落字里行间,让思维或情感纠缠其中,甚至愈陷愈深。嚼读的书有它的个性。它不适于旅行中阅读;阅读最好是在晚间,独自一人。如果你心里有烦事,也别动这种书。它可绝对赶不走在你心里翻腾的那些东西。只有你内心一片平和——你为它准备了一个很大的心灵空间时,嚼读才可以开始。冯骥才先生以法国一篇散文《第一口啤酒》为例,说明了嚼读的意义。他认为,这篇不过千把字的文章,所写的一律是最细微的生活感受。这种感受都是非理性的、平淡至极的,甚至是一些极轻微的感觉。它细小轻微得使我们绝对不会记住。比方你攥那把小折刀削苹果皮时,手指常常攥在刀刃上;比方一个个光亮的豆子从豆荚里被挤出来时,最后一个总是很小很弱……但它叫你“重新看到了生活和自己”。这个“重新”,是经过作家的感受力、发现力和审美力的帮助,使我们“重新”感到生活无处不是这样优美和迷人的!

立读,源于海明威的“柜前立读法”。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过战地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作为记者,他又多次参加英国的空军行动。战地记者的工作紧张而又流动性大,海明威没有整块整块的时间坐下来“摊读”“捧读”,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嚼读”。所以,每当部队在城市驻扎下来后,海明威总是寻找图书馆或书店,他站在书柜前翻阅着手中的书。这就是他的“柜前立读法”。这一读相,不是将书从头至尾一页一页地读,而是首先读书的目录和各章节的标题,其次读前言、序言或者后记、跋一类的较短的说明文字。这样就了解了全书的概貌。下一步,再翻一翻目录上所提示的最为感兴趣的章节和选段。应该说,这是一种用最短的时间尽量汲取书籍精华的方法。

东瀛的加藤固一先生倡导“选择随意的读书姿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藤先生曾利用乘电气列车上下班的一年时间,靠毅力手不释卷,熟练掌握了拉丁语。加藤固一主张阅读者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针对不同的书籍,采取相应适宜和有效的“读相”。这也许就是“读书有读相,而无定相”吧。

(选自《智慧背囊》,南方出版社)

阅读练习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读相”一词含义的理解。

2.文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几种“读相”?

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介绍。

4.“扫读”其实指的是一种略读方法,你能写出几个表示“扫读”的成语吗?

5.读了这篇文章后,对你有何启发呢?

猜你喜欢

战地记者将书加藤
书中自有万般趣
高科技战争中的“四大金刚”
无题
我不能欺骗自己的良心
战地记者重塑英国陆军
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日媒追忆亲中政治家加藤纮一
八路军战地记者的日记本
著名围棋大师系列之十五
战地记者安全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