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选择原则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举隅
2016-09-10徐芳
徐芳,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226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崇川区“新五朵金花”培养对象,曾荣获江苏省优秀园丁奖银奖。主持两项江苏省教育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出版专著《语文诗学别解》,并有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诞生于工业领域的技术选择论,对语文教学有着广泛的指导启示作用。教学虽然不同于工业流程,但也有工艺问题。教学中的选择,不仅仅指的是工具和教材的选择,教法的选择、情境的创设选择、流程的安排选择、不同对象的交流选择、不同课型的学法选择,等等,都应该纳入课堂技术选择的范围。不管面对哪一方面的选择,其根本宗旨是统一的,所遵循的基本道理是相同的。在语文教学的技术选择中,同样要遵循技术选择论的若干原则。在这些原则中,值得关注的有人性化原则、取中原则、舍弃原则等。以下结合语文教学作简要举隅,以求窥斑见豹之效。
一、人性化原则
技术选择论最为基本的原则无疑是人性化原则,单纯物质化的倾向是必须摒弃的。一切技术选择都是着眼于人的,是根据人的需要、人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的。这样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盥洗面盆水龙头设计者完成了水龙头的360度旋转这一功能创新,使水柱可呈45度向上喷出,与人的面部直接接触。同时又在出水口设计了减压装置,让水柱出水柔和,满足面部的舒适感。这一技术改良纯粹出于人的需要,以提高使用的方便度和舒适度为目的,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原则。移植到教育教学中,道理亦然。
教育“要研究人的产出而不是物的产出,不是完成一个工件的制作而是完成一代灵魂的塑造。”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当下,都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充满着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学更应如此。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绝不会仅仅在意自己教学设计的完美、课案实施的顺畅、目标落实的高效,而是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学生想要什么,得到了什么,在语文中享受到了什么。他的目光不是聚焦在知识的传授上,不是将课堂窄化为“传道授业”的场所,不是将学生视为被动接纳的容器。他注重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主体在语文学习中的真实存在状态,追求的是语文生活中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体验和经历。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考量与推进中,他都会用四个字来作为自己的首要准绳,那就是“目中有人”。
苏教版第一册教材《大海睡了》是一首短小的儿童诗,形象有趣、意境优美。笔者曾经在执教这一课时,在第一稿的设计方案中,要求学生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读课文,还引导学生仿照诗中例句“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学会用“牵、搂、拉”这几个动作词语对大海进行拟人化描述。试教下来,感觉学生很累,教师也很累,原本情趣盎然的诗没能教出情趣来,课堂充满了理性色彩。原初的课堂设计是基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与特点,教师满以为自己的设计是丰富多彩的,但却没有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没有好好琢磨:对刚入学三个月的学生来说,这样一篇教材,它的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没有思考对简单纯净的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该花样翻新地教还是简简单单地教。总之,没有移位于学生立场考量他们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教师不是设身处地地以学生为本,而是钻在教材教参里以“我”为中心地做设计。这是违背技术选择的人性化原则的,这样的设计当然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蒙台梭利说过:“一个教师应该经常对儿童的困境进行反思”。 于是,教师推翻原案重新备课,这一次的教学思路是:强调感性与活动,整堂课就设计一个教学任务——读。第一步,读正确;第二步,读出节奏;第三步,读出大海的静。又按照具身学习原理,让往往在学习中全身心投入的学生伴随着舞蹈化的动作与韵律,美美地有节奏地读。整堂课不枝不蔓,就聚焦在一个“读”字上,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做动作读、看画面读、听音乐读……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读好这首诗,把理解性的点拨穿插在指导“读”的过程中。这样,学生就从不会到会,从流利到有韵律,再到最后的有意味,读完了,也学会了。这样的教学要求和方式符合刚入学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特点,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取中原则
取中原则,亦称“统筹折衷原则”,即“统筹兼顾、合理折衷”的意思。“折衷是指取正或调节过与不及”,比如通信:在一定条件下,灵敏度提高则分辨率(击中率)会下降,分辨率(击中率)提高灵敏度会降低,最好的结果是两者都不要太冒尖,都过得去。
语文教学中的取中原则,说的是当两种方案都有优势而又互相冲突互为矛盾的时候,教师要仔细衡量利弊,反复权衡得失,最好找到一种两者兼顾的最优化途径,达到去弊存利的最佳效果。统筹折衷原则其实就是系统化原则,从大局出发,着眼于整个系统的整体优化。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名作佳品,其中有不少颇具鉴赏价值的华彩片段。教学中,若引导学生在这些华美丰溢的地方品读赏析、流连回味,把文字琢磨得通体剔透、烂熟于心,对学生语感的丰富、语汇的积累大有裨益。但换一个角度,这种过分纠缠于部分章节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容易使学习者拘泥于片断的、个别的字词句,而忽略从全篇的视野去关注和探究文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习惯于品词析句,不知如何整体感悟。长此以往,学生对个别细节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但俯瞰全篇、统领全局的能力会渐渐丧失。精彩的片段不能放弃,把握整体的能力也不可忽略,如何协调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呢?按照取中原则去寻找折衷的路径:将华彩部分作为观照全篇的切入口,牵一处而动全身,品一段而及全文,就能在感受片断精妙的同时觉知篇章系统中的互为支撑和圆融统整。
例如,《半截蜡烛》的结尾处,是全文的高潮,当情报员伯诺德夫人的女儿杰奎琳把藏有情报的蜡烛台慢慢端上楼,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这个段落让学生去进行“情境赏读”,无疑是可以出彩的,但是不要忘记,如果没有前面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国军官一次次的斗智,一次次的周旋,也铺垫不出文章结尾处的扣人心弦。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执教此文,到赏读结尾高潮环节时,并没有在这一个点上精雕细刻,而是以此作为打开全篇的“锁眼”,交给学生一把可拨动锁眼的“钥匙”:如果在最后戛然而止处补充一段,给一个特写镜头,你将把镜头对准谁?这样的学习导引,势必驱动学生去联系全文,整体把握,给出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想象表达。如果教师不能引领学生对全文作大视野的俯瞰,拘泥于课文的只言片语,就会限制学生精彩的想象和表达。可见,有了系统整体意识,便能心阅全篇,胸有成竹;即便片段精读,也是窥斑见豹。境,浑然而一体;语,圆融而统整。长期如此把握,学生的言语生命一定是丰满而充盈的。
三、舍弃原则
取舍,就其词义来看,就是“选择”的题中应有之义。技术选择论告诉我们: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工艺流程设计,都是在众多的方案中比较考量,把“潜在选择”经过大浪淘沙变成“现实选择”,什么都想要,结果往往是什么都要不到。一个猎人想同时抓五只兔子,结果可想而知。技术选择论的舍弃原则,建立在对目标的简约化设计和达成的直接指向上。“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个“一瓢”之水,不是随随便便地舀的,而是受目标制约的。
当下,在所有语文人开始关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候,开始将目光投向教材以外的与语文相关的一切信息的时候,开始通过链接把单薄的一篇教材变得充实丰厚起来的时候,舍弃原则显得尤其重要且不可或缺。不愿舍弃、不懂舍弃、不明“舍”才能“得”的道理,只会让语文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越来越肿胀不堪,以至完全变形失去本来面目。这绝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语文教改实践中的失度现象已屡见不鲜。有些教师为了链接而链接,不加甄别与遴选,“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有的只顾引进课外资源,而将文本置于一边,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有的找不准文本与课外资源的结合点,资源的链接显得生硬突兀不合时宜。“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课外资料的链接一定要精选,要舍得放弃。只有适当的才是精妙的,精妙的才是恰如其分的,恰如其分才是最佳的。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伯牙绝弦》,备课时搜集了大量关于知音话题的资料,故事、诗词、视频、歌曲、器乐协奏曲,等等,然而上课时,只在导入环节中选用了四句诗词渲染气氛,在重点段落的精读中播放了一段《高山流水》,其余全都干净利落地“无情割舍”了。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习一篇课文的课时也是有限的,一节课中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更是有限的。链接的课程资源过多,则会过多消耗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教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课程资源的运用并非多多益善,要有所控制,不能单纯地为了“应时”而追求热闹、花哨,更不得作秀、弄假,要讲究实在与实效。教材资源才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能力的重要凭借。教师应慎用教材之外的资源,“云锦”再美,倘若不是“用在我”,不能达成“剪裁妙处”,往往会得不偿失。
语文教学诚然是艺术化的劳动,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甚至“灵光乍现”,但它又的的确确是具有专业色彩的技术,是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择的。技术选择论给予语文教学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今做举隅式浅析,以为借鉴。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