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美其美,百花竞放

2016-09-10黄沛华

中国教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湘西乡土民族

黄沛华

湘西,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总人口290多万,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湘西的民族文化影响广泛,乡土教材的开发、编写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推动力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湘西教育工作者骨子里浓浓的乡土情怀。

一、乡土情深

湘西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现,湘西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现代,湘西涌现出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艺术大师黄永玉等一批风云人物。

湘西有浓郁的民俗风情。目前拥有2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2项省级文化遗产项目,234项州级传统文化项目。

湘西有神奇的山水风光。湘西山水秀丽,矮寨奇观、德夯美景、猛洞河、古苗河、不二门、红石林、坐龙峡、吕洞山等奇山异水,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湘西有和谐的各族人民。湘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文化多元。湘西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40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繁衍生息,少数民族人口占湘西总人口的78%。这里的地方语言虽然五花八门,风土人情也各不相同,但民族团结,人民和谐相处。

湘西,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秀丽的山水风光、淳朴的古风民意向世人展示着她的美。这是我们编写乡土教材取之不尽的素材资源,也是湘西乡土教材多元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文化自觉

2008年,我们正式出版了第一本面向全州的乡土教材—《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乡土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如同播下了一粒种子,很快便在湘西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今,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的是,重视乡土教育已成为湘西州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湘西中小学校的共识。我们已经形成了广泛的文化自觉,树立了充分的文化自信,湘西的乡土文化是湘西教育的宝贵资源。基于这份宝贵资源,我们学校开发了丰富多样的乡土教材,拓展出生动活泼的乡土教育形式。

1.大力开发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

近年来,湘西的乡土教材开发有如雨后春笋,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地区一级教科研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协同组织编写了《湘西苗文课本(1—4册)》,录制了与《苗文课本》相配套的《苗汉双语文教学光碟》,并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也是湘西州苗语教学历史上第一套正式出版的教材。我们组织编写了《湘西土家语课本(1—4册)》,免费赠送给土家语教学试点学校使用;组织编写了《湘西民族文化常识(小学版)》和《湘西民族文化(中学版)》两本地方文化教材,并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县市和学校自主编写的乡土教材更是种类繁多,初步统计有120余种。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吉首市民族中学编写的“民族艺术教育”系列校本教材,包括《湘西民族音乐》《湘西民族美术》《湘西民族体育》《醉美湘西》《湘西蜡染》《吉首精神》等,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吉首市矮寨镇民族完小编写了《苗鼓神韵》,应用于实际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民族完小的学生鼓队从农村学校的操场走到了湘西重大节庆的表演广场,还受邀去长沙参加了晚会表演。保靖县民族中学编写的“大美湘西”系列校本教材包含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多门学科,独具特色。

我们的乡土教材开发还延伸到理科课程。比如,湘西州民族中学编写的《锦绣湘西化学王国》,将湘西的食品工艺、特产、矿藏等知识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之中;《中国民间文化与物理趣味》将湘西本土的农具使用、民间建筑等知识融入物理学习之中,书中所有插图全部由本土美术教师手绘而成,极具地方特色。

2.积极研发新型的网络乡土课程

开展乡土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乡土教育意识和乡土教育能力。湘西州教育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了31项乡土文化教师培训的网络课程,其中包括电子文本、图片、音像材料等配套资源;开展湘西中小学教师学习民族文化常识的远程教育培训,第一期培训规模为6000人,培训时间为50个学时,受到教师的一致好评。

3.建设物化的乡土教材

乡土教材多元化促进了乡土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湘西的乡土文化教育不仅体现在教材文本上,还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活动中。吉首市民族中学、保靖民族中学、凤凰阿拉小学、吉大师院附属小学等学校,都建有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陈列室。保靖民族中学结合该校所编乡土教材的内容要求,投入大量经费,收集民族民间文化实物,仿制模型,专门建设了乡土教学的实物陈列室。吉首市民族中学的乡土文化陈列室如同一个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内容十分丰富。凤凰县三拱桥中学的芭茅手工作品制作室和泸溪白沙小学的陶艺作坊也各具特色。这些物化的乡土教材凸显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文化。

三、美美与共

在湘西永顺民族中学考察时的一个场景让我至今难忘,一位长者得知我们来考察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活动,主动跑来同我们交流。虽然他并不是特别清楚“乡土文化”的概念,但他对自己收集的土家山歌的钟爱溢于言表。这位老人背着一个扩音器,在尽量不影响我们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寻找机会为我们即兴演唱。他是多么希望我们能够了解他所珍视的东西啊!虽然我们在乡土教材开发和乡土教育推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相较于学校课改的迫切需求,相较于普通百姓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乡土教育是根的教育。对于乡土教育的重要意义,应该进一步取得共识;对于乡土教材的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今后工作中,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给予更多的鼓励。许多学校和个人开发乡土教材都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他们大多是自掏腰包完成编写工作,一些内容上乘的教材甚至是在街边打印店里打印出来的。由于费用短缺,印刷数量也十分有限。

二是给予更专业的指导。学校、教师对开发和编写乡土教材的积极性都很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许多教材的编写都是自发、自主、独立完成的,数量虽然可观,但质量难以保证,内容难免重复。有的教材只是乡土文化知识的汇编,难以体现文化精神的传承。

三是注重推广和使用。由于编写质量问题和印刷限制等因素,加上课程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的滞后,有的乡土教材使用范围小,使用时间短,有的甚至被束之高阁,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乡土,本应该是多元的;乡土,也应该是共通的;乡土教育,应该是我们携手共同推进的美好事业。在此,我想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表达我们对乡土教材和乡土教育发展的热切期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猜你喜欢

湘西乡土民族
一桥飞架
MINORITY REPORT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乡土分外妖娆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